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歡樂頌第三季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邱瑩瑩心裡一緊,掀開被子道:「行了,我們一起過去。我能走,已經去看過應勤兩回了,別擔心。總不能讓你們過去什麼人都不認識,摸錯病床白讓人笑話。」 邱家父母雖然不捨得女兒扶傷領路,可邱瑩瑩堅持要去,他們也沒辦法,邱母將凳子拿上,一家三口一起去應勤那兒。可臨出門,邱母嘀咕:「論規矩,都是男方先上女方門的,我們這麼送上門去,會不會被人看輕賤了?」 邱父想了想,「特殊情況,到底人家媽媽照顧我們瑩瑩這麼多天了,再要她先上門說不過去。」 一家人浩浩蕩蕩來到應勤的病房,一看見應勤的臉,就知道果然沒錯,這是個文氣的書生。兩位大人才放下心來,與應母寒暄。應母早已搭好活動床,熟練地扶邱瑩瑩坐下。邱家父母見此更放下心來,與應母互相介紹。 寒暄過後,邱父便轉入主題。「兩個孩子的事……」 「啊,正打算等我們應勤好了出院後跟你們商量,你們來了就太好了,我們外面找地方說話,這兒讓給兩個孩子。」 邱瑩瑩大驚,但她不敢出言阻止,眼睜睜看著父母跟應母出去。應勤見了道:「別怕,我們家大局已定,只要你爸媽不反對就成了。」 邱瑩瑩卻是心驚肉跳,不知道應母會對她爸媽說些什麼。她緊張地看著門口,「你說,他們會商量什麼?」 「你這麼緊張,會不會是你爸媽反對?別,我們把他們喊回來,當著我們面說。」 「對啊,我們的事情,怎麼可以不讓我們參與。你嗓門大,你喊。」 應勤扯起嗓門喊她媽,可喊了三聲,什麼應答都沒有。「他們可能去什麼地方坐著說話。算了,別瞎操心了,爸媽不會害我們,放心。」 邱瑩瑩心裡卻藏著老大一個鬼,怎麼可能不提心吊膽。她心神不寧地與應勤聊著天,兩眼卻大多數時候盯著門口。 過了好一會兒,卻見邱父黑著一張臉,黑旋風似的刮了進來,鐵塔似的在邱瑩瑩面前一站,「應家伯母說的事是真的?」 邱瑩瑩心裡一沉,問:「什麼?」 「你亂七八糟的事?」 邱瑩瑩腦袋裡嗡的一聲,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她看看門口隨後進來沉著臉的媽媽,還有一如往常的應母,說不出話來。邱父見此,便知應母沒撒謊,氣得撩起大掌就給了邱瑩瑩一個耳光。邱母一看,幾乎是以超越極限的動作撲上來,攀住邱父的手臂。但邱父以另一隻手指著邱瑩瑩罵:「從小到大,啊,從小到大,我從不捨得動你一個手指頭,從來苦口婆心教育你規矩,可看看你給我做出什麼……什麼事來,我都沒臉見人。你還想瞞我,你也知道羞恥?知道我來會戳穿你?我,還有你媽,從小是怎麼教你來著,啊?我們一向教你守規矩,要聽話,要勤快,你呢?你倒是說,你到底怎麼回事?說啊,說啊!」 邱母苦苦阻止,邱瑩瑩早捂著臉哭得淚眼婆娑,都看不清她爸猙獰的臉。應勤在一邊不斷喊:「別打,別再打了,傷到小邱。她已經認識錯誤了。」 連應母都上來嚴肅地道:「邱師傅,咱不提倡體罰,再說小邱還住院著呢,經不起,再打壞了可怎麼辦。」 邱父喝道:「去,別在這兒丟人現眼,回自己病房去。」邱父留下邱母,讓協助應母打掃收拾,伺候更重傷的應勤,他硬是橫眉豎目地押著邱瑩瑩回到自己病房。 邱瑩瑩不敢反抗,她從沒見過這麼凶的爸爸,她看看應勤,應勤只能央求:「邱伯父,別打小邱了好嗎?求你。」 邱父從鼻孔裡重重地哼出一聲氣來,說了聲「你是好小夥子」,還是押著邱瑩瑩義無反顧地走了。 邱瑩瑩哭哭啼啼摸著牆根往自己病房走,才剛走進自己病房,就被爸爸輕柔地橫抱起來,輕輕放到病床上。邱瑩瑩驚呆,眨著眼睛,睫毛扇著淚水,驚慌失措地看著她爸,見她爸又伸手過來,她驚恐地扭頭避開。 邱父卻歎道:「打痛了沒有?打你臉上,爸爸心裡更痛啊。可爸不能不這麼做。讓爸看看。」 邱瑩瑩再度目瞪口呆,傻傻的被她爸的手托住她的後腦勺,轉過她的臉細看。 「看得出,應家人看不上你,以為你沒規矩。爸爸也很生你氣,但爸爸知道你不是壞孩子,你肯定是腦袋發昏做錯一件大事。可爸爸得讓應家人知道,我們邱家孩子是有規矩的人,年輕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一次犯錯可以原諒,應該原諒,不能再追著不放。爸爸只能比他們更狠心,爸爸心裡也不捨得,可爸爸為了你沒辦法。你懂嗎?」 邱瑩瑩似懂非懂,但還是點點頭。卻哭得更凶了。 邱父看著女兒紅腫的半邊臉,重重歎氣。等女兒的哭聲稍稍輕下來,才道:「你跟小應的事,我們已經談了。既然兩家大人都已經答應,我看,結婚的事是越快辦越好,省得夜長夢多。但應家先占了理啊,我們很難辦。還好小應倒是護著你。」 一說到與應勤的事,邱瑩瑩專心聽著,便忘了哭泣。 「總之你放心,爸爸既然來了,這件事一定要給你落實好。」 邱瑩瑩愣愣地點頭,想了會兒,才結結巴巴地道:「應媽媽聽應爸爸的,應爸爸說我好,她才不再反對。」 邱父聽了低頭沉思。 中午,邱父在邱瑩瑩的指點下,去買了豐盛的中飯,給應家送去,並去喚邱母回邱瑩瑩病房吃飯。 應母見了,非常客氣地欠身道:「怎麼好意思。我們兩家的事兒還沒定下呢,我怎麼可以心安理得地無功受祿。」 「哎,您這就見外了。我都還沒好好謝你們這幾天對我家瑩瑩的照料。」 「呵呵,下不為例,下不為例。聽瑩瑩媽說,她已經退休,打算在這兒伺候女兒到出院恢復健康。不如我們兩家飯菜票合一起用,讓我們應勤出錢。」 「這麼做,論規矩是不行的,我們同樣不能無功受祿。這樣吧,我安排好這邊的事,明天即趕回家去,見應大哥。老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們老哥倆喝幾口,這種家務事由兩個大老爺們兒見面決定。」 應母一愣,但隨即點頭,「這是正理。」 邱父鬆口氣,領邱母走了。這邊應勤問:「不是已經說定了嗎?」 「那怎麼算,還得他們兩個男人當面敲定。婚姻大事呢,又不是兒戲。來,吃飯。到底是同鄉,買的菜口味差不多。吃完飯,媽口述,你發短信給你爸,先打好招呼。不過都是規矩人家,應該容易說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