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大長今 | 上頁 下頁
一二八


  「四診法和腹診的檢查結果都是這樣,而且她的出血量實在太多了。」

  「那是因為娘娘沒有按時服湯藥,現在她已經開始服藥了,應該很快就能止住出血的。」

  「沖脈和任脈過於不穩。」

  「我親眼看見死胎從腹中出來。別說廢話了,做你自己的事去吧。」

  「可是大人……」

  「呃呵!你懂什麼,就敢在這裡瞎摻乎?我不是說過了嗎,我是親眼所見!」

  「大人說得沒錯,我也清清楚楚地看見有蓄積物出來了。」

  既然芬伊也站出來幫腔,長今也就不好再說什麼。長今退了一步,但是心裡仍然疑惑不止。

  胎死腹中治癒之後,也就是胎兒死於腹中、蓄積物從體內脫離之後,就應該逐漸恢復元氣才對,可是崔淑媛的臉色根本不像正在逐漸恢復。雖然她的臉上稍稍透出一點紅色,但是舌頭、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呈青色,這些都屬於異常現象。兩天之後下血仍然不停止,這也很奇怪。儘管這樣,值班醫官還是堅持使用同樣的藥材,而不肯尋找新的治療方法。不要說新方法了,他們竟然對初診毫不懷疑。

  內醫女的本職工作就是按處方熬藥、看護病人,僅此而已,所以芬伊顯得很平靜。其實醫女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皮毛水準,醫女本身也並沒有深刻的使命感,大多數都醫術平平。

  很少有哪位醫官會耐心聽取醫女的意見,只把醫女當成跑腿的差使或娼妓而已。因為得不到信任,也就沒有機會承擔重大任務,所以大多數醫女很早就放棄了努力。既然沒有醫術精湛的醫女,醫官也只會讓她們幹些雜活。醫女制度設立很久了,卻依然原地踏步,沒有任何變化和發展,就是惡性循環的結果。

  如果長今的判斷正確,那麼拖延時間就有弊無益了。可要是隨心所欲進行針灸治療,則可能丟掉醫女的職位。醫女擅自採取針灸治療,自然屬於越俎代庖的非法行為。

  何況患者正是今英,長今就更不敢擅自主張了。為了釋放心煩意亂的情緒,長今以取藥為名去找銀非。

  「那位金淑媛啊,為了生王子,想盡了各種辦法。據說她竟然以新尿缸接大王早晨的第一泡尿,把雞蛋泡在裡面,兩個月後煮熟了吃。這就是轉女為男法。」

  轉女為男,即在妊娠三個月前仍不能區分男女的情況下,通過服藥或偏方可以將腹中的胎兒變成男孩。就是因為這種信仰,所以很多人才在妊娠之後仍然使用符咒等方法。

  「可是,三個月之前真的分不出是男是女嗎?」

  「我也覺得奇怪,不過那之前應該既不是男孩,也不是女孩吧?」

  「雖然是個血塊,不過怎麼可能既不是男孩,也不是女孩呢?」

  「說得是啊,胎神婆婆在賜予胎兒的同時,性別不就已經決定了嗎?」

  「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我跟你想的一樣。想來想去,性別好象都應該在妊娠的同時決定了。」

  「你不覺得可笑嗎?」

  「什麼?」

  「你和我,根本就不瞭解男人,卻在這裡談論嬰兒的形成……」

  銀非調皮地笑了,長今受她感染,也更著大笑起來。

  「你不知道,朴昭媛娘娘為了獨霸大王的寵愛,花費了多少心思。看見她們,我就覺得做醫女真是命好。男人只有一個,可是身邊有多少女人?身份高有什麼用,要是換了我可能早就鬱鬱而終了。」

  除了王后尹氏,大王還有敬嬪樸氏、熙嬪洪氏、昌嬪安氏、淑儀洪氏、淑儀李氏、淑媛李氏、淑媛金氏等等,再加上淑媛崔氏,共有九位夫人。

  「哦,你知道內醫院來了一位新儒醫嗎?」

  「沒聽說。」

  「我去取藥的時候看見的,人很魁梧,比大王帥多了。」

  銀非在長今面前口無遮攔,長今嚇了一跳,趕緊看了看周圍。

  「你小心點,別讓人聽見了。」

  「那又怎麼樣?今天傍晚結束工作之後,大概要聚集到內醫院開歡迎會,你也去看看。」

  儘管答應要去,卻不知道有沒有時間。長今告別了銀非,又向產室廳走去。儒醫是士大夫出身的醫生,在性理學發達的當時,儒醫做為一種獨特的醫療工作者,屬於儒生醫官。

  韓醫學借鑒東洋哲學原理,對性理學和漢學造詣精深的儒生一般對於醫學也有很深的學問,自然而然就成了家庭和當地的醫生,儒醫制度也就逐漸形成了。

  內醫院和惠民署的醫官大部分都是中人出身,貴族出身的醫官自然與眾不同。他們潛心研究韓醫學理論,為醫生講解醫書,但他們很少實際操作醫術,主要從事理論研究,為建立韓醫學的理論體系做出了很大貢獻。

  內醫院由幾十名醫官組成,從正三品的內醫正到僉正、判官、主簿、直長、奉事等,職位級別也很多。此外,還有針醫和醫藥同參各十二名。根據職務不同,每個人承擔的業務也各不相同,甚至還專門設有負責釀造的醫官。

  最重要的任務自然是照顧大王以及整個王室的健康,從啟辭問安開始,絲毫不容許有半點疏忽。上書問候大王及王室是否平安,並針對各種藥物和治療方式展開討論,這就是啟辭問安。另外還特別設立了五天一次的日次問安制度,定於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詢問大王以及王室的健康狀況,這也算是一種健康檢查制度。

  有時,省略正式的文書直接以言語代替,這叫做口傳啟。還有另外一種口傳問安,只簡單地問候平安,適用于大王出宮、舉行活動、接受針灸或肉灸的時候詢問大王的身體狀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