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白色巨塔 > |
13.誓不甘休(3) |
|
「雖然並不是完全沒有考慮過,但我在剛才已經說過了,在我會診時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而且,柳原醫生也向我報告,在手術一周後,也曾經有過發燒三十八九度的情形,癌性肋膜炎雖然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但不會有高燒的初發症狀,所以,我判斷為術後肺炎。」他否定了關口的追究。 「但你能夠斷定癌性肋膜炎沒有發燒症狀嗎?在內科學的權威著作《內科學大系》中記載,胃癌也會引起相當程度的高燒。」 關口指著一本厚厚的書,繼續追問。關口對醫學知識掌握的豐富程度和充滿自信的態度,和第一審時判若兩人,坐在被上訴人席上的財前詫異地注視著關口。 金井張口結舌,吞吞吐吐地說道:「這我知道。但我不是癌症方面的醫生,我沒有資格發表超出我專業的意見。」 金井好不容易才讓自己脫身。他剛才還一直強調是術後肺炎,但這一番說辭顯然削弱了自己證詞的說服力。 「我沒有問題了。」 關口回到座位時, 神態比國平更加自若。 今天是大河內教授出庭作證的日子,大阪高等法院民事34號法庭內擠滿了來自醫學界的旁聽者。柳原助理、金井副教授、佃講師和財前又一等與財前有關的人當然不會缺席,裡見、東教授以及他的女兒佐枝子也坐在不引人注目的旁聽席角落。 白髮瘦削的大河內教授一站上證人席,法庭內便充塞著令人緊張不安的凝滯氣氛,坐在被上訴人席的財前也面色凝重。而上訴人佐佐木良江、小叔信平則以期待的眼神抬頭望著毅然地站在證人席上的大河內。 審判長便宣佈:「現在由上訴人律師開始主訊問。」 關口律師站起來,向大河內行了一個禮。 「可不可以請您再說明一下,在解剖時所看到的左肺下葉和肋膜表面各轉移灶的大小、形狀,以及兩者的位置關係?」 大河內從上衣口袋裡掏出老花眼鏡,看著解剖記錄:「首先是左肺下葉,在靠近橫膈膜的末梢位置,有一個小指頭大的轉移灶,周圍還有三個米粒大的轉移灶群,肋膜表面聚集了許多凹凸不平、大小不一的腫瘤。」 「每個癌細胞大概有多大?」關口提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問題。 大河內說:「癌症的種類不同時,大小也不盡相同。通常較大的為50微米,較小的差不多有10微米左右,1微米相當於千分之一毫米,所以,就可以知道1個癌細胞有多小。但這麼小的癌細胞一旦開始分裂增殖,1天就可以從10個變成20個,100個變成200個,就像搞非法傳銷的人一樣無止境地持續增加,最終將吞噬人類的生命。」 「在本案的病例中,你認為癌細胞是怎樣轉移到肋膜,並開始增殖的?」 「肺野的轉移灶向肋膜產生侵蝕,附著在肋膜上的癌細胞就開始增殖,逐漸變成巨大的聚集體。但所謂的聚集體也並不會很大,只有芝麻粒般大小,但隨著時間的推延它會逐漸增大,最後變成肉眼也可以看到的腫瘤。」 「照您這麼說,是不是可以從腫瘤的大小,來反推發生癌性肋膜炎的時間?」關口更深入地問道。 大河內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沒錯。外行人的著眼點真讓人招架不住。轉移發生的時間愈早,腫瘤也會愈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從腫瘤的大小推斷出發生癌性肋膜炎的時間。」 聽到大河內這麼回答,關口好像聞到獵物的味道般雙眼發亮。 「是嗎?原來可以推斷!在本案中,癌性肋膜炎發生的時間點是重要的關鍵,在第一審中就從各種觀點的立場討論過這個問題。如果從肋膜表面的腫瘤大小來推斷產生癌性肋膜炎的時間,大概會是在什麼時候?」 由於出現意外的進展,旁聽席上所有的人都屏氣凝神,審判長也定睛注視著。大河內的意見或許可以為上訴審的新論點提供理論根據。 在主訊問中獲得成功的關口滿意地漲紅著臉回到座位上,財前律師團的河野和國平好像在商量著什麼。 下午1點,開庭時間一到,審判長與兩位陪審法官陸續就坐。審判長宣佈開庭,河野身旁的國平立刻起身,提出申請:「我方要求傳訊被上訴人證人,浪速大學講師佃友博先生。」 審判長確認上訴人的律師關口並未提出異議之後,宣佈:「現在開始進行被上訴人證人訊問。」 「你在佐佐木先生的病房會診時,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當時,財前教授只憑兩張X光片便診斷出患者的早期賁門癌。我十分敬佩教授精湛的判讀能力,同時更深刻地體認到,醫生面對癌症時,所需肩負的重大責任與恐懼。因為,如果我是佐佐木先生的主治醫師,我恐怕無法只憑兩張X光片,立即診斷出賁門癌。不僅是我,即使是研究醫院的消化器官專科醫生,我想多半也無法一眼看穿吧。我從心底替這位患者感到慶倖。」 佃講師的答辯口齒清晰,猶如法庭戲裡的演員,臺詞倒背如流。 「瞭解。原來財前教授擁有如此高超的判讀能力。那麼,你是否記得財前教授當時看了患者的X光片之後,說過什麼話?」 「我記得,教授一看到X光片就說左肺有一個陰影。其實大多數的醫局員完全看不出這個陰影在哪兒,只是一味地伸長脖子想看清X光片,七嘴八舌地討論著。這時教授說,患者有結核病史,所以這個陰影可能是結核的舊病灶,但也有可能是癌症轉移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