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亦舒 > 一個女人兩張床 | 上頁 下頁 |
十三 |
|
§第十名 山區的小村莊幾乎整個世紀都沒有大變化。 一條村約一百戶,大部份人姓陳,種茶為生,一切自給自足,近十年才引進各式電器,自公路搭進電源,孩子們在傍晚才可以到合作社門前廣場看電視。 這樣簡陋的生活質素看似無味,實際上並不是,山區多霧,一邊是高山,茶田沿著梯田一級一級像碧綠色高塔,小徑兩列種植玫瑰花,香氣撲鼻,採摘了賣出去做香水,民居左右是菜田,孩子們放風箏、跳繩,與世無爭,像極香格利拉。 物質文明,並不是一切。 可是,村莊也有騷動的一日。 那天,鄉村小學老師韋武對同事陳乙玉說:「村上來了一隊外國人。」 乙玉正在擦黑板,詫異地轉過頭來,「哪一國的人?」 「是一隊美國軍人,一共十個人,他們還帶著三個電視臺記者。」 「幹什麼?」 韋武坐下來,「來尋找一架二次大戰時失蹤的B二十五型轟炸機。」 乙玉大奇,「我方准許他們前來?」 「是,」韋武解釋:「當年,飛機自山區主空軍基地飛出,往日本執行任務,返回基地時在霧中失事撞毀失蹤,飛機上有十位空軍,相信全部罹難。」 乙玉緩緩說:「是五十多年的事了,那時,兩國是聯盟。」 「是,到最近,架設電纜時才發現可疑殘骸,立刻通知美方,他們派人過來採取樣本,結果證實的確是當年失事的飛機。」 乙玉沉默。 「聽說還有軍人的家屬跟著來。」 乙玉說:「美國人做事誇張,什麼都勞師動眾。」 「是,這次他們連食水糧食都帶來紮營,打算工作一個月,盡可能把飛機每一部份都運出山區,並且尋找骸骨及遺物。」 乙玉十分沉默。 「你在想什麼.。」 乙玉笑笑,「我在想,據說,北美洲的太平洋鐵路每一哩都有華工的骸骨,幾時,也把他們運回家鄉安葬,那該多好。」 韋武搔搔頭,不出聲。 乙玉說:「要不要去看熱鬧?」 「是在東邊最崎嶇一段,需要用繩纜墜下山坡才可以看見。」 「你的英文可派到用場了。」 韋武緬腆,「還可以應付罷了。」 兩個年輕人趁放學時間空檔,往東邊山路走去。 雖是一個難得的大晴天,走近密密的樹林,也略覺陰森。 只見軍隊在附近平地已紮起營幕,設備齊全得像一個小型軍事基地;衛星電話、電腦、傳真機、錄像器,統統齊備。 他倆一走近就有人迎出來,「是翻譯嗎?」 韋武問:「你們需要翻譯?」 「也徵求工作人員。」 「做什麼工作?」 「請看。」 山坡下邊至少有二三十人正在挖土,他們架起篩架,將每一寸土壤都仔細篩過,尋找蛛絲馬跡,認真得像老古學家一樣,人人汗流浹背。 乙玉見他們那樣有組織,不禁暗暗佩服。 韋武立刻被尼龍繩槌下山去做翻譯,乙玉站山崗上往下看,只見飛機斷成好幾截的殘骸已隱約可見。 「你好。」 乙玉嚇一跳,轉過身子。 身後站著一個金髮的年輕人,他自我介紹:「我是美國ABC電視臺記者史東,你好。」 乙玉知道對外國人需要不卑不亢,她立刻說:「大家好。」 史東說:「家祖父是英裔,曾經到過此地買茶葉,他對這一區很熟。」 乙玉點點頭,「我們仍然售茶。」 史東看著她,「使我奇怪的是,你會說流利英語。」 「誇獎了,我是村上唯一間小學及中學的英語教師。」 「誰教會你英語?」記者永遠好奇。 「我在南亞大學畢業返回鄉村教書。」 「了不起。」 「過獎了,工作進行如何?」 史東說:「這不是一項密秘行動,我國答應人民:永遠不會放棄尋找戰時失蹤軍人下落,這次找到失事飛機,十分興奮。」 「可是一共有十名機員?」 「對,已找到若干骸骨,即時運返做去氧核糖核酸檢驗,我們亦已找到軍人身份項鍊。」 那俗稱狗牌的項鍊上刻著軍人姓名及軍營號碼。 「這次任務真叫人欷噓。」 是,蒼海桑地,半個世紀前的敵人,今日已經和解,甚至成為盟友,可是,經已犧牲的生命,永遠不會回來。 「軍人的家屬,經過五十多年,仍然在等待親人下落。」 在世的話,都是七十多老人了。 「其中七名軍人已婚,並育有子女,三名未婚,可是他們的兄弟姐妹繼續尋找。」 山坡下一陣騷動,原來又尋獲一枚重要證物,那是一副眼鏡。 「一定屬菲臘下士,只得他一人患散光。」 乙玉看向天空。 「可是要下雨?」 「雨季已過,你們選的時間很好。」 「聽說一下起雨來非同小可。」 「是,煙雨彌漫,形成瘴氣,不習慣會生病。」 史東忽然說:「農田旁的玫瑰叢十分動人,可否介紹它們的品種給我認識?我想側寫一段報告。」 乙玉想一想,不可對外國人太客氣,她說,「我還得改卷子呢。」 她走了。 第二天,韋武出現。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