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夏娃 > 丫鬟當道 > |
一 |
|
第一章 揚州,位於南北大運河與長江的交會處,一向商業發達,從隋煬帝開運河後,地位更加重要。 唐代安史亂後,北方殘破,一切仰賴南方供給,而貨運以水道為便,於是南方的物資都彙聚揚州為轉運口。唐代最大的兩種商業是茶和鹽。在揚州,鹽商從事的買賣數量龐大,又本輕利厚,最易致富。有鹽商又被稱為儒商,這些人文化品味很高,重視文化傳承,還興辦學院。中唐以後,揚州的盛況越過長安,儼然成為商業和文化的第一城。 在揚州還有一項大商業,便是“互市”,互市是與外國通商,隋唐在緣邊商埠都設有互市監,即掌管諸蕃交易之市。 揚州城市不大,環境卻相當優美,因為生活富饒,這別墅、園林相當多,可以說是南方樂園。在城,提起“一獅商行”的字號,那是無人不曉。上官家是從運鹽發跡,後來又做起互市,如今財富已累積到難以計數了。 說起來上官家應該是人人欣羡的家族,只遺憾這家一代代主人皆早早夭折,又多是單傳,到了這一代,只剩下掌家的老夫人和唯一的孫子,連媳婦都早早隨著兒子辭世了。 或許正因為如此,對這上官家唯一的血脈,老夫人保護得緊,是不容許有絲毫差錯的,更別提讓他舞刀弄槍,做這麼危險的事了。 上官家歷代無人為官,但討進門的媳婦卻幾乎每個都是官家千金,過世的上官夫人還是一位皇親國戚,其父官拜大將軍,姊妹有一位貴妃。 上官老夫人過去則是尚書府千金,她仁慈和藹、樂善好施,並且甚是能幹,將上官家的產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所以外面人提起她,都不免要敬佩地讚譽一番。 這位老夫人,別的不迷,就是迷信,從丈夫、兒子過世後,對於“算命的說”,她更是奉如聖旨,尤其若關係到她唯一的孫子,即便是一丁點小事,她也要求神問上一番。光說大明寺,別人初一、十五求神拜佛,她就差沒天天報到。 有一天,從長安來了一位異人,聽說他要往南下,路過此地,突然感覺到這豪華宅邸面有異,便敲門要進來一探。 他姓易,正是近年來京城赫赫有名的神算,老夫人早早便聽聞此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言過去、曉以未來,一向有心拜訪,也曾兩次到長安拜見未果,只因此人性異,金山、銀礦不在眼,只見有緣人。 老夫人一聽說易先生親自登門,那雙又驚又喜的眼睛登時張亮,趕忙出門迎接。 此人一身白袍,年約三旬,相貌堂堂,威儀凜凜,襟懷落落,養就淩雲之氣,一眼便知是高人,老夫人不敢怠慢,立刻請他進大廳奉茶。 易先生至堂中坐下,直言道:“貴府上不甚平靜?” 老夫人怔了半晌,暗忖近來也無是非,生意上又一帆風順,她孫兒身強體健,何來不平靜之說?“老身愚昧,不明白先生所言,還請賜教。 易先生只是一笑,“在下指的不是最近,乃是貴府曆十七代來,一直人丁單薄,老爺早逝之事。” 自古以來,“人丁旺盛,兒孫滿堂”就是一句福語,尤其富貴人家,除卻功名利祿,最在乎的莫不是傳承問題了,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這句話便可想知世人對於血脈繼承的在乎程度。 老夫人吃一驚,瞪大了一雙老眼。雖說這事也不是秘密,只要一訪鄰近便知,不值得大驚小怪,但這“十七”的正確數字,除卻她,也只餘家一位高齡的老僕婦曉得。老僕婦雖因病已回家安養,仍得老夫人信賴,深知她不是嘴碎之人。老僕婦還有一名孫女在上官家中做事,年十六,聰敏伶俐,也深得她喜愛。 當下老夫人遣退堂中奴婢,“先生高明,敝府如今能繼承香火的也只有小孫一人了。先生言及此,莫非知曉個中因由?不知有法可解否?” 易先生但笑不語,雖未表是否,那一臉高深莫測已足夠教人打心底信服了他。 “這且不提。老夫人,可否請令孫出來一見?” “當然。請先生稍候。”老夫人趕緊喚人去請。 這時候一名結兩條長髮辮的女孩端茶進來,“請用茶。” 老夫人正揮手遣小女婢退下,易先生卻緊瞅著女婢,並且出聲,“且慢,這女孩是?” 他並非見這女孩白皙如玉,韻格非凡,相當標緻才問起,而是另有原因,也是他如今出現在這兒的理由。 “府中一名丫鬟。先生,怎麼了?”老夫人看他直瞅著小女婢,一臉不解。 女孩正是老僕婦的孫女,十歲那年便進府來做事,因為老夫人喜愛她,經常將她帶在身邊。 女孩一雙大眼睛靈活地偷瞧了易先生一眼,只那一眼,便深深吸了口氣,屏住了呼吸。老天!她活了十六年,還不曾見過這樣英俊的男子哪!僅僅一眼,她幾乎給勾去了魂魄! “小姑娘可留下。”易先生凝望著她,神色忽地溫柔。 女孩也渴望,卻不敢自作主張,便望向老夫人,直待老夫人頷首以後,她才喜悅地站到一旁,淨高興著有機會多瞧“美色”幾眼。 上官耀來到大堂中,他年十八,龍眉鳳目,皓齒鮮唇,身穿赭衣繡袍,腰系藍田玉帶,足登飛鳳烏靴,俊俏非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