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千尋 > 一米陽光 | 上頁 下頁 |
八七 |
|
「奴才不敢。」 「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看看這裡是什麼地方,敢來這裡撒野。來人啊,把人抓起來送官。」 「是。」 守在外頭的府衛進屋,二十幾個人慌得擠成一團,今天來的每個都是原本王府有點身分的下人,他們原沒想用聲勢嚇人,誰知…… 江總管挺身往趙涵芸跟前一站,道:「敢問王妃,我們犯了哪條罪得報官處理?」 「欺主背主、以下犯上,這罪名夠大了吧?」 「王妃莫非忘記,如今我們都是良民,哪有上下主僕之分?」江總管在王府裡管事多年,可不是白混的,他見過的世面不比趙涵芸少。 江總管堵住趙涵芸的話,氣得她咬牙,額頭青筋畢露。 怎麼,非要她賞口飯吃?她不賞還就敢作亂了?當真以為鬧一鬧便可心想事成?趙涵芸怒氣衝天,要鬧是吧,好啊,就鬧吧,大大地鬧吧,不過……麻煩是木青瞳惹出來的,自己何必幫她兜著? 到時,木青瞳會怎麼處理?鬧到自己跟前?拿嫁妝賠錢了事?為他們同自己爭這中饋之權?最好是同她爭權,到時她可以作戲的空間就大了。 京城有哪個府裡是有嫡子的正妻不管事,卻讓無後的小妾把持?王爺再寵她,也不會讓寵妾滅妻的事發生,到時她見縫插針、挑撥幾回,把事情往大裡鬧,讓王爺看清楚那個蠻婆子的本性……她就不信,兩人在宗人府裡那點情分,能禁得起多少次消磨! 拿起帕子擦擦嘴,趙涵芸掩蓋笑意,喝口水,緩言道:「算了,反正這事兒既然是木側妃允你們的,你們就去找她吧,來人,領他們到安樂軒。」 趙涵芸不敢虧了木青瞳的吃穿,有阿馨、阿臨當門神守著,諒她也不敢在三餐上頭動手腳,因此這些日子反倒閑下來。 她閑了,儲嬤嬤卻半點不閑,她自個兒拿著包袱就進了安樂軒,她別的事不做,成天到晚就給木青瞳燉湯。 木青瞳無法拒絕她的好意,再說……湯也確實好喝得緊,因此這段時間雖說心裡不舒坦,身子倒沒見清瘦。 赫連湛則是很忙,從出宗人府之後就沒回過家。 而木青瞳前腳剛進信王府的門,真兒後腳就進府了,趙涵芸也想阻止,但王爺的眼線在呢,她不敢造次,更何況她也忙,一進府就得做新的人事佈局,不用老人自然得用新人,要讓偌大的王府儘快回復昔日光景,也得耗費心力。 今天進府的是方管事,他拿著帳潘來向木青瞳棄報。「小姐的那幾株牡丹長得很好,真兒捨不得賣,打算留著等小姐來育種,是不是下一趟我讓人拉車過來?」 她瞄儲嬤嬤一眼,回答:「不必了,留在莊子上,好生照料。」 真兒舉一反三,花種得越來越好,雖然還沒有培育新苗的本事,但養出來的花的錦繡花坊裡變成搶手貨。 「是。四、五、六月賣花所得有七千兩百七十兩,真兒買回近百株花苗,但這麼一來暖房就有些窄了,想請示小姐,是不是再蓋幾座暖房?」 方管事是個得用的,他把賬本分糧食和花草兩個部分,不曾弄混。 目前看來,種植糧食的地占十分之九,但還沒開始真正賺錢。 他們不用佃農,因為育苗培種的關係,全是使用雇工,因種苗不賣,目前支付給工人月錢、繳納稅賦以及買新田的銀子,都得靠賣花掙來的銀錢。 讓她意外的是,方管事對經營的野心顯然比她更大,他不只想置田地、種莊稼,更想開鋪子,不受中盤剝削。 「這事你和真兒看著辦,倒是你昨天提到買鋪子的事,再緩緩吧,等過了今年再說。」 「可馬鈴薯眼看著就要收成,去年一畝地就有一千斤的收成,今年咱們都種上手了,產量肯定會再多些,屬下估計,若有一千兩百斤,上萬軟田地得有一千兩百萬斤啊,這麼多的量,若是能自己賣,肯定……」更別說他們還育了幾百畝的新稻和新麥,收成的稻麥不只風味好,產重還比過去的多。 「別急,這批馬鈴薯我並沒有打算拿來換銀子。」 「不然呢?小姐另有用途?」 「我想推廣出去,讓每年遇澇旱災時百姓不至於斷糧。」 馬鈴薯對土地要求不高,產量又好,而大隋朝往往在每年七、八月將近秋收之際發生澇災,往往災情慘重、粒米無收,這時候再種植稻麥,又得面臨冬雪的問題,因此馬鈴薯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聞言,儲嬤嬤點頭,淺淺笑開。 方管事覺得有點可惜,他早就盤算好這些馬鈴薯起出要怎麼定價、怎麼買賣,原本可以賺得缽滿盆溢的事,小姐卻要用來造福天下萬民。 唉……也是,從真兒嘴裡,他早就瞭解自己跟的是個什麼樣的主子。 「若人人都種起馬鈴薯,往後小姐那一萬多畝田要種什麼?」 馬鈴薯不難種,懂得農事的,學過一回也就會了,頂多第一年收成少些,可也比水稻好得多。 「種茶!」她會改良制茶技術,不輕易教人學了去。 茶?方管事兩隻眼睛發光,那可是昂貴的東西啊!到時再開鋪子,才叫做賺呐。 他忍不住想拉開椅子坐下來,好好同小姐討論一下種茶的事,可這時門外一陣喧擾,阿臨領著江總管和一群人進門。看見木青瞳,他們不約而同下跪。「問側妃娘娘安。」 木青瞳連忙擺手,說:「快起來快起來,雅兒,倒茶。」 木青瞳起身站立,看看左右,想請他們坐,才發覺屋子就這麼大,站著都擠成一團,哪有地方可以坐? 聽見娘娘讓人倒茶,眾人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側妃娘娘還是和過去一樣溫和體貼,沒把他們忘記。 實話說,能夠當個平頭百姓,舍去賤籍,身分上自然是風光,更甭說日後子孫出息了還可以念書參加科考,運氣夠好考個功名,一家子就算翻身了,只是沒田沒宅的,在外頭難營生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