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千尋 > 妖妃不厭詐 | 上頁 下頁
六五


  「是邱家兄弟親眼所見,他們堵在村口,凡有人逃出去,便亂箭將他們逼回火場,齊熙棠要全村百姓的命來消恨。那些青壯男子往後山小徑逃跑,離開邱家村後,他們上山落草為寇,為著生活開始搶劫過往商旅。」

  「真是官逼民反……」這樣的皇子要是真的登基為帝,是萬民的災難。

  齊熙棠之死雖是手足相殘,她卻無法責備他,生在皇家、長在皇家,這樣的事不知見過凡幾,如果他選擇視而不見……沉默何嘗不是幫兇?

  目光調向遠方,熙風回憶什麼似的緩緩說道:「為了這件事,我閉門反省,如果我不炒作此事、不買通禦史,如果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百姓終究敵不過一個皇子,雖然齊熙棠早晚會得到那片山地,但……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冤死亡靈?」

  「這怎能怪你?」她抱住他的手臂,把臉貼在上面,輕輕安撫。

  「當時年紀小,想事不周全,如果同樣的事放在眼前,我不會這麼做。」

  五福偏著頭,與他對視,認真想過半天之後,點頭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再次驚喜,她到底能夠多聰明,竟能猜出自己所想,天底下也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與自己並肩。

  「你說,你會怎麼做?」他以眼神鼓勵她。

  「先將邱家村的人全數遷走,讓大皇子花大把大把的銀子蓋好別莊,待皇帝駕臨前幾日,開始散佈齊熙棠對邱家村做的惡事,集合全城百姓的輿論力量,再買通數百名百姓,從皇帝出皇宮那刻起,舉白幡、遞血書,沿途哀號哭泣。

  「一趟好好的溫泉之旅變成如此,皇上定會惱羞成怒、痛責齊熙棠。事後就算他想找邱家村的人報仇,可是村人早已經搬離。」

  「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他笑開,不過他確實考慮過這個。

  「不然呢?讓皇帝泡溫泉時撞鬼,鬼自陰間上來告禦狀?」她忍不住噘起嘴,帶著訕笑。

  「這倒是個好想法。不過我真正想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覺地讓父皇知道這件事,倘若父皇不在百姓面前丟面子,父皇不會立即處理齊熙棠,但他會因此對齊熙棠改觀,在他身邊埋人。

  「如果當初父皇這麼做的話,也許他現在不會中毒,齊熙棠不會有機會收買軍機營將帥,情況不會發展成現在這樣。

  「那次的教訓,讓我意識到在後宮建立勢力的重要性。多年以來,動之以情、施之以恩、收之以利……不管哪種方法都用,慢慢地,我在後宮有了自己的人馬,要不是有足夠的確定,我也不敢與耿秋蘭連手,不敢把程溪送進後宮。不過,我真正想拉攏的人是李柳,他是父皇最信任之人。」

  「你做到了,不是?」

  「對,齊熙棠死了、齊熙慶廢了,數名成年皇子被貶的眨、被牽連的牽連,有李柳和耿秋蘭在,父皇會很快召我回宮,他必須穩定朝堂,畢竟接下來的幾個皇子小的小、弱的弱,父皇也擔心皇后垂簾聽政。」

  「皇后企圖用李氏攏絡你,會不會也想……」李家出兩個皇后,便可以保李家再創繁榮。

  「李氏不是用來攏絡我的,是用來監視我的,只有她腦子不清楚,以為只要我投入大皇子陣營,她就可以永享榮華。」

  五福感慨,人人都以為自己最聰明,只有算計別人的分兒,沒有被人算計的理兒,誰曉得,不到最後不知道誰才是誰的嘴邊肉。

  「告訴我邱家兄弟的事吧,他們落草為寇之後呢?」

  「此事因我而起,我必須給他們一個交代,於是我上山與他們談判,我給他們請師父,教導他們讀書識字、練習武藝,我安頓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平安終老,並且允諾如果有意願為我做事,我會將他們視為左右臂膀,許他們一個光明前程,如果不願意也無妨,只要他們別再搶劫無辜百姓,我可以供給他們一世所需。」

  「他們同意了?你沒有允下其它條件?」

  又猜對,熙風眼底出現果果的眼神——「小姐英明!」娶妻如此,夫複何求?

  「是,我承諾他們,日後給他們親手為家人報仇的機會。」

  五福明白,這才是齊熙棠罪有應得的理由。

  所有人都以為天皇貴胄可以為所欲為、無人可管,殊不知,人管不了,有老天爺管、有因果管,今日所種下的籽兒,不管好壞它都會發芽茁壯,善因、善果,惡因、惡報。

  「大皇子被誅之事,會不會查到你的頭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那年的自己說了個爛提議,害得父親差點兒死於非命。

  當時太單純,以為有理走遍天下,以為大皇子會感激父親找到解決之道,她想:皇家什麼都缺,獨獨不缺銀兩,能用錢解決的事,他們定會點頭,殊不知……

  在他們眼裡,人命遠遠比不上那些阿堵物。

  「你在擔心我?」

  她點點頭道:「祖父常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只要彼此看重、彼此信賴,無論外頭多少風雨,都壞不了根本。所以,咱們誰也別棄了誰,好不?」

  她的聲音中盡是柔腸百轉,悱惻纏綿,他突然軟了心肝,緊緊摟住她,不住地親吻她的臉頰。

  「好,誰也別棄了誰。」

  明白了,他終於明白那年娘為什麼不求位分、不在乎權勢,一心一意跟著父皇。

  因為娘心裡有愛情,有信任,她盼著永恆,盼著一份天底下最美好的關係。

  返京的消息傳到李彤樺耳裡時,她一陣竊喜。

  走到妝台邊,從匣子裡拿出一個青玉瓷瓶,是馬道婆給的,她花近五百兩銀子換得。

  這本不是用來對付曾五福的,若不是耿秋蓮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笨女人,曾五福早就不在。

  這藥是特地為耿秋蓮備下的,她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馬道婆與自己有關。

  幸好繞個彎兒,馬道婆和耿秋蓮還是死了,所以這藥也該換個歸屬。

  「皇子妃,曾側妃交代咱們預備好,後日清晨就返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