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千尋 > 妖妃不厭詐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所以啊,店家的事扯不到菩薩身上,娘生孩子的事兒更扯不到菩薩身上。 儘管她滿肚子不以為然,但長輩的想法是不能隨便更改的,長輩說有關就是有關,因此五福跟著祖母到廟裡,替娘和新弟弟祈福來了。 燒過香,祖母碰見老友,兩人在香客廂房裡聊起來,曾五福便帶著丫頭出來逛街,東看看、西看看,她打算挑個好玩意兒送給剛滿月的弟弟們。 沒錯,是弟弟「們」,娘生下一對雙胞胎,個頭挺大的,很難想像娘小小的肚子怎麼裝得下兩個娃兒? 這在曾家是天大地大的好消息,娘自從生下五福之後,肚皮再沒有動靜,愧疚之余不時向爹爹提納妾,但這個話題是曾家的禁忌呐。 為什麼?因為曾家有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祖父有個孿生弟弟,依祖父的說法是,「這個弟弟雖然和我長得一模一樣,可腦子比我靈光得多,他五歲就會做買賣,八歲能開店。」 這樣優秀傑出的叔祖父後來怎麼啦?死了!怎麼死的?被女人害死的! 曾祖父死得早,兄弟倆是寡母一手帶大,家裡給祖父和叔祖父各娶一門親,叔祖父的妻子溫麗婉淑,人人滿意,可叔祖父就是不喜歡,生下兒子給家裡交代之後就不再進妻子的房門。 不久,從外面領一個女子回來,自此門庭不安。 據說那女子美得不象話,像九天狐狸下凡塵,連祖父這等正人君子遇上都會臉紅心跳。女子進門後開始爭權奪勢、搶地盤,叔祖父被她迷得天旋地轉,她說什麼全依。 正妻就這樣被活活氣死,兒子沒有娘的照顧,再加上繼母刻意虐待,活不過五歲也死了,這會兒二房只剩下兩個人,總該消停吧? 確實,很會賺錢的叔祖父和嬌妻過了一段富足美好的生活,後來不知攤上什麼惡運,叔祖父的生意越做越差,還被倒好幾筆貨款,曾祖母對九天狐狸不滿意,認為是她帶來的惡運,又嫌棄她生不出兒子,硬是買個女人回來傳宗接代。 偏偏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你買一個、我弄死一個,你買一雙、我殺一雙,曾祖母就這樣被活活氣死。 曾祖母過世後,祖母見狀況不對,繼續下去,曾家遲早要敗,便提分家。 九天狐狸說:「曾家哪有什麼家產,不都是我家那口子掙出來的。」 這話不厚道,曾家原是有幾畝薄田的,弟弟愛行商,哥哥喜歡讀書,考上秀才後遲遲沒有機會考上舉子,認了命回家種田,十幾年下來也有一些積蓄,替家裡買進七、八畝田。 祖父不願意和弟弟爭吵,淨身出戶,把所有東西全留給弟弟。 祖母拿出自己的嫁妝買下宅子,祖父就在私塾裡教學子念書,終也把兒子培養成才,他考不上的舉子、進士,兒子全幫他考上,雖然只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好歹曾家門楣已經從農戶成為官家。 反觀弟弟,不但沒有子嗣,生意越做越落魄,最後九天狐狸竟趁叔祖父不在家,把細軟卷跑了,叔祖父自此大病不起。 有叔祖父的例子在前頭,因此曾家家訓第一條:絕對不可以迎妾、納通房、養外室。 這一條原本是規範自家子孫,卻沒想到變成媳婦最大壓力,被傳善妒也就罷了,但曾家子嗣萬萬不能斷在她手上啊! 曾五福的娘就這樣辛苦九年,直到去年有人介紹一個好大夫,幾帖藥下去,竟懷上了,懷上不打緊,不來就不來、一來來兩個,這簡直是天大地大的喜事。 祖母說那個大夫肯定是菩薩化身,來渡咱們曾家的。 敢情這年頭菩薩也流行女扮男裝?不過長輩說什麼都對,他們吃的鹽巴比她吃的米多,過的橋比她走的路多,所以都對、都對。 曾五福街上來來回回逛上兩圈,沒找到滿意的,想轉回廟裡,卻發現一個乞兒有氣無力地靠在牆角,身前放著一個破碗,碗裡面有幾文錢,連乞討也不盡心盡力,講幾句好話給善心人士聽聽。 五福彎下腰與他對視,他眼裡充滿絕望,茫然的目光彷佛穿過她落在某個地方。 五福索性蹲在他跟前,歪著頭問道:「這位大叔,您多大年紀啦?」 他回神,看見一個圓滾滾的俏丫頭蹲在自己跟前,讓他想起自己的閨女,心頭一陣酸澀。「二十八。」 「我爹三十歲、祖父四十八歲,他們年紀都比您大,可我祖父每天都下田種菜,養活自己,他總說:「五體不動、腦子生繡。」用盡力氣好好生活,才會過得快樂。大叔,與其在這裡乞討,你不如去找點差事兒,賺來的銀子才花得踏實。」 她笑眯眯地鼓吹他。 搖頭,他早已經不想活,家鄉遭逢十年難得一見的大水患,房子沖走了、田地淹沒了,子女長輩全死于瘟疫,家道中落、手無縛雞之力,他一路流浪、漫無目的,只想著死了便好。 餓的時候有人施捨便吃一點,沒人施捨,餓著肚子也能挨個三、五日,與其說他在乞討,不如說他在等死。 見他不發一語,五福若有所思,問:「大叔從前是做什麼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雙目蘊淚,喉結微顫,他無法再說下去。 他不是想告訴她些什麼,也不是盼她垂憐,只是想同她說幾句話,聽聽她清脆稚嫩的聲音,想念自己的女兒。 「大叔會算賬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