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千尋 > 妖妃不厭詐 | 上頁 下頁
一〇


  【第二章】

  十五歲那年,熙風出宮建府,除了皇后娘娘和玥貴妃給的人之外,熙風只帶走余安。

  五年,足夠讓熙風確定余安對自己的真心,而余安也對熙風推心置腹,把那年在冷宮外面聽見的對話以及教導熙風武功的目的說了。

  余安用寫的跟他說:「我本是褚敬峰麾下的小兵,無意間得罪他,褚敬峰不用軍棍懲罰,卻將我綁在馬後,要活活將我給拖死。

  「此事被安將軍知道,當時的褚敬峰只是安將軍手下的小將,卻仗著父親的名號在軍中形成勢力,處處對安將軍挑釁。

  「看在褚家分上,安將軍如果夠聰明,應該不予理會此事,反正不過是一條賤命,但安將軍道:「我的兵是要死在戰場上的,不是要死於自己人手中。」他從馬蹄下把我救出後,給我一筆銀子說:「褚敬峰氣量狹窄,今日之事,定會找機會還報,你還是快點離開軍營。」

  「沒想到褚敬峰早就派人盯上我,我前腳剛離開,後腳就被抓住,幾個惡人將我淩辱一番後把我去勢,丟在山坳裡。安將軍知道此事後狂怒,他狠狠責罰了褚敬峰,安、褚兩家就此結仇。

  「後來安將軍安排我南下,我的運氣好,途中遇見高人,拜他為師,學成後下山,我便想盡辦法進宮。當年的我太天真,以為可以混成皇帝跟前的紅人,就可以報仇,沒想到宮裡步步驚險,皇子與皇子鬥、嬪妃與嬪妃鬥,便是宮女太監之間為了往上爬也爭鬥不休。

  「一次,褚敬峰進宮,他認出我,我仗恃著一身武功不願對他低頭,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本事與他對峙,沒想到人家根本什麼都不必做,只消告訴他的貴妃妹妹一聲,半夜我便讓人下藥,再醒來時全身傷痕斑斑,喉嚨被毒啞,丟進冷宮裡,服侍那些被送進去的嬪妃宮女。」

  服侍?不,那些女人進冷宮後,活不了太久就會變成一具屍體,認真說來,他的工作是把她們送到化人場。那回他不肯忍耐了,待傷勢痊癒,他溜出宮外,將褚敬峰給殺死。

  所以褚敬山並不是他殺的第一個褚家人。

  聽完余安的故事,熙風承諾,「早晚有一天,我定會為安將軍洗刷清白。」

  雖然出宮建府,但四皇子府並不是他可以放心的地方。

  玥貴妃雖然對他放下戒心,卻要確保他夠聽話,因此在府裡安插不少人,至於皇后娘娘……似乎是不敢放心自己,即使他已經表現得夠平庸,她卻還是時刻提防,所以該布下的人一個不少。

  因此就算在府裡,他依舊演戲,演一個沒心機、親切和藹、個性怯懦、與人交好、性情溫和的四皇子,他很清楚,就算自己再沒實力,只要他的身分是皇子,就會是其它皇子的對手。

  不過,他不會放任這種狀況太久的,那些棋子,或者收買、或者遣走,或者令背後的主子對他們起疑心……他不允許玥貴妃和皇后的暗中窺伺。

  但在那之前,他必須先建立自己的力量。

  熙風從匣子裡取出一迭銀票,盜賣宮中寶物被抓是要砍頭的,但自從他的輕功練出一點成績後,他便經常幹這種事,他不斷累積金錢、製造財富,因為他清楚,建立勢力需要靠銀子。

  窗口一陣風刮進來,熙風抬眸,就算不看,他也知道來人是誰。

  是他的師父——余安。

  他認下這個師父了,他以為自己再不會相信任何人的,卻沒想到自己會在余安身上重新拾回信任。

  「師父,怎麼來了?」熙風把銀票放下,起身走到余安面前。

  余安陪著熙風一起演戲,在皇子府邸,他就是個縮在角落、默默整理花園,連個名字都沒有的啞巴老奴才。

  他拿起桌上紙筆,飛快寫下一行字。「我要帶你去一個地方,你先到悅來客棧等我。」

  「去哪裡?」

  「安將軍死後,我聯絡上他身邊的人,把安將軍死亡的真相告訴他們,我們約定好要替安將軍平反冤屈,今天我帶你去見他們。」

  「是怎樣的人?可靠嗎?」他要做的事太大,半點風聲都不能透出去。

  「他們都是安將軍的心腹,多數像我這樣,缺手斷腳,是不齊全的人。從戰場上退下來之後,安將軍並未因此棄之不顧,他買下一座山頭、蓋房建屋,後來住的人越來越多,便形成一座村莊。

  「後來的幾年,皇帝漸漸忌憚安將軍的功勞,軍糧、軍資東拖西欠,要十萬給一半,誰都知道打仗是最燒銀子的事,沒有錢、沒有米,連吃飽都談不上,讓官兵怎麼打仗?有一回,安將軍在打南蠻,打到一半,軍糧接濟不上,眼看就要斷炊……」他無聲的歎氣。

  「然後呢?」熙風急問。

  「安將軍原本安置那些人,是想給他們一條活路,沒想到他們當中有幾個是經商好手,還有個善謀能斷的上官先生,他們拿著將軍給的銀子,在短短幾年內以安將軍的名義在大齊王朝買下不少鋪子,經營各種買賣。

  「村裡能做事的都派上用場了,那些鋪子大大小小,每年的營收驚人,有的還能在京城排上名號。就在將軍為銀子的事攪得頭昏腦脹時,上官先生帶著上百人,押糧押銀,一路送到安將軍手上。

  「那次,在缺米少糧的情況中,安將軍還能打出大勝仗,舉國上下歡騰不已,還有人立祠塑像,替將軍招福延壽。許是那件事在皇上心裡種下殺機的吧,百姓歌功頌德、萬民景仰,連說書人都拿安將軍的英雄事蹟當成段子,這樣的聲勢讓皇上無法安枕,以至於釀出後來的禍事。這讓上官先生萬般自責,深感愧疚,於是歃血為盟、立下毒誓,要用盡所有的力量替安將軍平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