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千尋 > 爺兒不敵嬌娘子 | 上頁 下頁 |
九 |
|
今日之事,她已籌謀多時,值錢的首飾、銀票、和離書全帶在身上,再藉由智通法師講經一事與婆婆頂嘴,讓婆婆一怒之下將她留在莊子,然後……逃離。 照理說,應該往南方走的,但再危險,她都得回京一趟,因為老宅裡有公公想要卻遍尋不著的東西。 偏偏她漏算了天氣,這場大雪讓她一路行來,加倍艱難。 「娘累嗎?」水水軟糯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不累。」 「水水自己走。」 「不行,水水年紀小,濕了身子很容易生病。」 「娘濕了身子也會生病。」 「娘是大夫呢,大夫會知道自己身子的,水水別擔心,給娘唱首歌吧。」 「水水唱歌,娘就不生病了嗎?」 「是啊,人的精神好,就不會生病。」 「那水水給娘唱。」 水水唱了,是她的外婆教給娘、娘又教給她的歌兒。 我的寶貝寶貝,給你一點甜甜,讓你今夜都好眠, 我的小鬼小鬼,逗逗你的眉眼,讓你喜歡這世界, 嘩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唉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要你知道你最美…… 甜甜嫩嫩的聲音在耳邊回蕩,陸溱觀聽著、想著,彷佛又回到童年,回到娘的懷抱。她是娘的心肝寶貝,是娘付出所有都要放在掌心寵愛的珍寶。 揚鞭快馬,賀關帶著兒子一路從蜀州趕往京城。 說起來,當今聖上一直想把賀關留在身邊,可他不願意,畢竟多年費盡心力經營的蜀州,如今已是一片欣欣向榮,繁華不亞於京城。 凡是大好男子,心中都有一片錦繡江山。 那年賀關策馬掃蕩匈奴,從邊關退下來之後,一直想做點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那是他的野心,他的野心不是當皇上,而是造福百姓,名垂青史。 幾年下來,他辦到了,他有治世大才,他是百姓眾口交譽的好王爺。 其實當年他請旨求皇上封他為蜀王,皇上並不樂意,蜀州太落後貧瘠,百姓少、生活難,別說賦稅,每年朝廷還要撥款紓困。 身為皇上的同母兄弟,且賀關曾一心扶持、助皇上順利坐上龍椅,不管是哪個理由,皇上都不可能把蜀州封給他。 但賀關堅持,他領著一隊軍中兄弟,前往蜀州。 一到地方,他立刻卷起袖子開始做事,他鼓勵農桑、建立商行,興建櫂都、曆都、閔都等幾個大都城,他提供鋪子讓百姓居住行商。 有錢賺,自然能吸引更多的百姓聚集。 六年下來,原本貧窮、人口稀少的蜀州,現在每年的稅收已居全國之冠。 往年都是接近年節,賀關才會進京,但今年提早一個多月,有兩個原因,一是皇太后年中一場病,身子不如往昔,幾封書信往來,心疼母后一世勞碌的賀關終於點頭,願意迎娶王妃,便趁著過年返京,見見母后擇定的女子;二來,他打算把都市規劃的成功經驗帶給皇上。 多年前,曾經有人教導過他,國家的興盛與衰敗只在一件事——經濟。只要百姓生活富足、人人有飯吃,就沒有人肯造反。 六、七年前,奪嫡之爭正值關鍵,當時朝臣都認為最有可能繼位的皇子有兩個,一個是三皇子賀盛,他的母親明妃深得先帝寵愛,另一個是在馬背上建立無數功勞的賀關,至於現在的皇上賀鎮,先帝連考慮都沒有考慮過。 然而先帝曾親口說過:馬上建國、馬下治國。 聞其言可知,即便賀關立下再大功勞,先帝都不會把帝位傳給他。 確實,先帝相當不喜歡賀鎮和賀關的生母德妃,更不喜歡德妃的娘家馬氏,連帶的兩個兒子便也瞧不上眼,即使賀鎮仁慈睿智,有治國之才,即使賀關文武俱佳,能開疆拓土、有建國之能。 那時賀關戰無不勝,邊關百姓封他為戰神,他把窮兇惡極的匈奴打回大草原還不肯歇手,上書朝廷,要深入草原內陸,將數名匈奴大將徹底消滅。 奏摺傳入京城,朝廷中,主戰與主和兩派吵翻天。 賀盛自然主和,萬一真讓賀關把那些匈奴大將殲滅,朝廷迎來的將是邊關三十年和平,這是多麼巨大的功勞啊!賀關絕對會被寫入史書,朝中官員、平民百姓絕對會擁戴賀關入主東宮。 賀盛不容許這種事發生,於是他在賀關妻子身上下毒,而她那時正懷著孩子。 外頭傳言,七皇子和皇子妃情感深厚、鶼鰈情深,為妻子,七皇子不納側妃、不要妾室通房。 賀盛深信,七皇子妃將亡的消息傳到賀關耳裡,他會放棄計劃,趕回來見妻子最後一面。 誰知賀鎮找上陸醫判,而他能解此毒。賀盛恨極,卻無法阻止局勢發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