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千尋 > 娶妻安樂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這症狀也叫無病呻吟,原本無病,喊久了就真的生出病症。此病無藥可醫,頂多開些疏肝理氣的藥物,是于老太爺非要折騰,把兩分病徵看成八分症狀,再加上於老夫人年事已高,當然會搞得一屋子雞犬不寧。 輕鄙的應答讓于老太爺十分氣憤,怒目望向孟孟身後的年輕男子。 于文彬苦笑搖頭,若於家年輕一代都是這副模樣,他真懷疑濟善堂這塊招牌還能撐多久? 孟孟問於老夫人,「這病應該有十年之久了吧。」 此話一出,于老太爺眼底透出希冀,忙問:「是,姑娘打算如何開藥?」 「此病乃是因情志不舒、氣積鬱滯,逐漸引起肺腑不合,導致五臟氣亂、功能失和。鬱症有虛實之分,實症為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虛症則分久鬱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我想以丹槴逍遙散合左金丸、柴胡疏肝湯合半夏及厚朴、甘麥大棗湯合孔聖枕中丹、滋水清肝飲治之,以寧神、疏氣通暢為主,並輔以金針入穴,增強效果。」 藥方出爐,有本事的人眼底多出兩分服氣,而「金針入穴」四字落入眾人耳裡,這會兒有人無法淡定了。 於府上下只有一人會金針入穴之術,可那人已經在十年前死亡,他能得此絕技,來自一番奇遇,如今這位姑娘也懂……莫非他們師出同脈? 于老太爺震驚得說不出話。 當年他說服于文彬將此技傳給家中兄弟,他同意了,開始著手寫下書冊,沒想到孫子死後其他人遍尋不著這本書,此事讓於家上下扼腕不已,多年過去,他們都以為金針之術已經失傳,沒想到…… 「姑娘可要現在為祖母施針?」于文和第一個站出來問。 于文彬告知孟孟,此人便是當年害死他之人。 她輕哼一聲,眼中透出微微的鄙夷,連話都懶得對於文和說。 轉身,她告訴于老太爺,「此技乃師父不傳密技。」這意思夠明白了。她又說:「老太爺是要我現在施針,還是……」 于老太爺接下話,「我們通通出去,外面留兩個丫頭守著。」 大夥兒心癢難耐,卻不敢不從。 沒想到孟孟卻說:「還請老太爺留下,安撫老夫人的心情。」 聞言,眾人心中一喜,若老太爺能學會獨門密技,還怕他不教給下一代? 這會兒他們沒了看笑話的心思,全希望孟孟能多來幾次,好好替老夫人「診治」。 孟孟將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裡,垂下眉眼,心中歎道于叔說的沒錯,這個濟善堂興盛不了多久了。 待屋裡人全走光後,孟孟從懷裡拿出金針。 孟孟看了于文彬一眼,見於文彬朝她點點頭,才取金針,準確朝穴位刺入。 看著她熟練的手法,半點不輸自家孫兒,老人家眼眶微紅。 孟孟專注而認真,于文彬坐在床邊,心疼地看著兩位長輩。 爹娘相繼過世,二房沒落,他和文謙在家中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幸得祖母垂憐,將他和文謙帶在身邊,若是沒有祖母,他們豈能順利長大? 幸好文謙比自己聰明,願意放棄濟世堂產業,在外頭闖蕩,這個決定讓他平安活到今天,否則的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孟孟終於拔下金針。 於老夫人神態安詳地望著她,嘴角微微勾起,「小姑娘,你讓我想起我孫兒彬兒,以前他幫我扎針的表情和你一模一樣。」 怎能不一樣?那是她的于叔、她的父親、她的師父。 她握住於老夫人的手,認真地說:「已經過了十年,您該放下了,否則您的牽絆會讓于叔無法離開。」 於老夫人心頭一驚,皺眉問:「你在說什麼?」 孟孟低聲道:「我同兩位老人家說個故事好嗎?」 「你說。」于老太爺是個心思敏銳之人,孟孟一句話,讓他垂下的眼皮陡然撐起。 「打出生起,我就看得見已逝的鬼魂,三歲以前,我一直以為他們是人。」她頓了頓,開始詳細講述,「其實鬼魂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可怕,他們徘徊在人世間,只因為心中有無法釋懷的遺憾……于叔于文彬在我五歲的時候來到我身邊,那時的他剛離開人世沒多久。我的父親很早就過世,是他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他手把手教會我醫術……」 孟孟緩慢地說著旁人無法理解的故事,倘若心存偏見,定會將她當成神棍,但于老太爺不會、于老夫人更不會,因為這十年來,他們經常覺得心愛的孫兒仍然在自己身邊流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