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凱琍 > 專情來罩你 | 上頁 下頁
三十六


  不管是工作或放假、戀愛或失戀、幸運或悲傷,都能從中找到微笑的力量,從內心自然湧出;一份活下去的動力,以及一種自得其樂的方式。

  騎車在花93線上,想起我以前就住在193巷,人生常常是這麼巧。

  路過「怡園」和「理想度假村」,看了一看覺得還好啦,「遠來大飯店」則是豪華得不可思議,所以我小說的男女主角要住在這兒,以補償我無能為力的失落啊。

  (蔡阿婆我都沒去過紐約和巴黎,當然要讓女主角替我去嘍!同樣的道理,我都沒遇過深情好男人,當然女主角要替我被愛嘍!不提了不提了,越說越覺得我活著幹麼……)

  午後,在芭崎服務站的午餐,商請老闆娘為我煮的蛋奶素面,以及奶茶一杯,附近有兩隻黑白公狗,我從機車裡拿出飼料來請客。

  時光悠緩,不趕不忙,吃面配風景,這樣就超滿足了,五星級飯店與我何干?雖有點酸葡萄心理,不過我還滿喜歡做鄉下阿婆的感覺。

  這幾天一直騎車、一直拍照、一直對自己唱歌說話,雖然陰天灰灰的,有時還不起雨來,但這經驗畢竟是難得的。明年朋友畢業後,房子退租了,機車也運回臺北,恐怕我就不會來花蓮做機車之旅了吧。

  去年我曾來過,今年我又來了,兩次的心情不太相同,掛念著不一樣的人,但我仍是我,一個需要沉澱自己的我。

  明知一切都會消失的,但在那之前,我想好好去感受、去回味。

  十月十八日,下午三點二十七分,我從花蓮的壽豐站搭上一班超慢速的自強號,要四小時才能到臺北,其實若從花蓮站出發,最快的兩小時半就到臺北,但要那麼快做什麼呢?

  快不一定好,慢不一定錯,能不趕時間也不被時間追的人,才是最愜意吧。

  這班車停靠許多站,就讓我以慢速離開,路過壽豐、志學、吉安、花蓮、新城,這些只有在本地才有意義的地名,也許日後我會淡忘,但回來時就會恍然想起吧。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Good-bye you know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下次不知何時才會來到花蓮,以這樣的心情離開,並一一告別。

  告別了朋友的租屋處、兩隻貓咪(恩恩和咪咪),告別了帶我四處趴趴走的機車小黑,然後在火車上,隔著大片玻璃窗,向這片美麗山水告別。

  從人煙稀少的地方逐漸來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我又回到都市了。

  假期結束了,明天起的生活,是習慣、是常規、是平日。

  火車經過學德站未停,但有站長朝我們揮旗致意,右方看到陰灰的海面,進入第一座隧道,中間小段見到光日,又是海面,再進入第二座隧道,再重出天日,進入第三座隧道,經過仁和站,看到大片芒草和海,再進入第四座隧道,出來後是海,停在和平站。

  如此進進出出的隧道,有點像做腦部斷層檢查,一下天黑了,一下又光亮了。四周是重工業設施,且有一座像外星基地的圓形建築,秋天的海真是芒草一片,很美。

  我買了一個便當八十元,由車勤服務隊花蓮分部製作,這名字好復古、好莒光日,裡面只有一半是我能吃的(我吃蛋奶素),卻給我一種回到過去的朦朧感。

  想像住在山間、海邊或原野上,附近只有自己一棟房子,或幾個鄰居為伴,那會是種什麼感覺?

  非常安靜,這是肯定的,日子變得很長,因為寂寞。一切都少少的、靜靜的,也許更能定下心來看自己,少了娛樂和刺激,除了自己和大自然,不得下去面對和看清吧,那逃不開的靜呀。

  城市的誘惑太多,教人分心,但這也是種生存方式吧。著迷於各式各樣流行的事物,搞些花樣和玩意,好把心放上去,就不用把自己看得太清楚,人生看得太透徹。

  城鄉差距確實很大,除了經濟、建設、人心、生活速度等,還有那快樂的方式、價值的判斷。

  若住在鄉下,我可能一年寫兩、三本書就夠了吧,因為物價、房價都低,賺不多沒關係,反正也花不多。一切簡單下來,變成瘦瘦的人生。

  衣服、鞋子、包包都不用多,簡單夠用就好,認識的人也少,接觸的事也少,每天就安靜的、單純的生活。一日不過三餐,是需要吃到多精美呢?睡也不過就那張床,人就這一副軀殼,能維生就可。

  多出來的時間、金錢心力,該要放到哪裡去?我想那會是個新課題,一個活著終究逃避下了的課題:我是誰?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在這段旅程中要創造些什麼、留下些什麼?

  一切問與答,都在邊走邊想邊做邊改變中呀。

  (全文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