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寄秋 > 農家夫人有官威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朱家大姊在去年秋天出嫁了,嫁給西山村的趙越冬,在朱小蟬刻意的安排下,趙越冬經過幾年的經驗累積後變成養鴨大戶,每年要養上數十萬的鴨子,全供給「聞香居」做脆皮烤鴨。 朱小蟬的腦子轉得快,在烤鴨鋪子開了一年後,她覺得鴨心、鴨肝、鴨腸子便宜賣出很可惜,因此她又計劃開了兩間滷味鋪子,和十間烤鴨鋪子合起來,共有十二間鋪子。 朱家大姊嫁出門的那一天,朱小蟬和爹娘商量好把兩間滷味鋪子,連同西山村的水塘和那三十畝水田都送給她當陪嫁,把她感動得兩眼淚汪汪,直說不想嫁了。 「不是快了,那個人等得兩眼欲穿,巴不得你趕緊穿上嫁衣,大紅花轎來迎娶。」朱小春手扶後腰,挺著五個月大的肚子走得緩慢,她身後是年約五十的婆子,叫陳婆子。 朱小蟬裝傻的眨著眼,讓一旁著淺綠色衣裙的小丫頭把雙胞胎弟妹帶到後頭換曖一點的襖子。「哪個人呀,真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夢話。」 「真要我把那人的名字說出來才認賬嗎?你這是睜著眼睛裝瞎子。」那人的心意誰不曉得,明顯到有長眼睛都看得出來,只差沒走明路、央媒人上門提親罷了。 「未到最後,誰都不知道事情會不會有變化,世事難料,也許你認定是你的卻偏偏不是你,別抱太多期望,順其自然。」以她目前的身價也不是嫁不出去,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好吧,她是有點說氣話,誰讓這棵樹是有人管的。 朱小春一臉胡塗的撫著肚子。「你在打什麼啞謎,什麼是你的又不是你的,要我說,王秀才才不會讓這件事黃了呢。」 自從看見王秀軒偷握她妹子的手之後,朱小春也不是遲鈍的人,漸漸看出兩人之間有點什麼,互有意思,只是他們未言明,她就當沒這回事,默默的看他倆一來一往,越走越近,然後隨著時間過去,他們那濃得化不開的情意也慢慢浮上檯面。 基本上,朱老二家是樂見其成,他們都挺喜歡從小看到大的王秀軒,認為他人溫厚,性情平和,有學問又肯上進,對人有禮不躁進,端方正直,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婿。 「王夫人。」朱小蟬直接點明。 驀地一怔,朱小春苦笑。是了,還有個瞧不起朱家的王夫人,王秀軒他娘。 「那位夫人還是看你不順眼呀?她也是商賈人家出身的,學識懂得比你少呢,憑什麼端起架子,她再裝也不是名門世家女,連書香門第都構不上。」朱小春從前雖是個軟糯性子,但幫著妹妹打點幾年生意、嫁人後,性格也強了不少。 王夫人是個愛面子的人,自個兒出身商賈,卻特別看重門戶,她覺得夫家是文人之家,士族大戶,丈夫,兒子都是極其出色的文人,所以她往來的也是高門大戶,三代餘蔭的官宦人家或名門世家。 她很努力維持和各家夫人小姐的來往,以為走動多了也能融入她們那圈子,提升自己的地位,殊不知別人在背後笑話她膚淺,見識淺薄,明明是鄉下土包子還裝有才氣,詩詞一句也對不上,聊天論事說得坑坑巴巴,毫無內容。 「阿姊,別這樣說,反正咱們過自己的日子,別和人家瞎攪和。」井是井,川是川,暫時沒交流,她們何必在人後頭議論是非。 「怎麼,還沒入門呢,你就護起婆婆了。」王夫人的裝模作樣最叫人瞧不上眼,喊她一聲夫人是客氣,真跩上了。 朱小春對王夫人沒好感,不會自取其辱的上前打交道,王夫人看人是分對象的,對朱小春從未正眼看過,從前同一個村子住著,擦身而過頷首示意時,她總高傲的自以為高人一等,把別人的打招呼當成對她的恭敬。 「阿姊,你是嫌你妹妹的名聲不夠臭,想來補一腳是不是,我在咱們山北村是惡名遠播。」多虧了朱婆子和朱實,這幾年她成了不孝女,惡意毆打長輩的壞子孫。 不過她不後悔那一打,打了之後,她三叔也知道怕了,不敢招惹她,讓她清心了一陣子。 想到小妹被自家人惡言譭謗,朱小春不由得氣從中來。「哪裡的話,姊是心疼你平白無故被那家人弄臭了名聲,他們也不想想,同是朱家人,你若不好了,大伯家的寶蓮、三叔家的青蓮找得到好人家嗎?」 今年十八歲的朱寶蓮仍待字閨中,不是她不想嫁,而是沒人要,朱婆子逢人便說朱大壯有多壞就有多壞,大的不會教子,小的不懂禮數,一家子全鑽進錢眼裡,只認銀子不認老娘,兄弟手足是一堆債。 而朱實也不遺餘力的散播謠言,說朱家根本沒分家,朱大壯拿了朱家的錢去買地、開鋪子,他賺了銀子後一人獨吞,把女兒養得跟他一樣自私自利,六親不認。 試問自家人都說得那麼難聽了,基於家醜不外揚,想必這一家人也不是什麼好貨,有錢的心狠,無銀的口德差,一窩的老鼠屎,誰沾了誰臭,還是敬而遠之算。 連帶著朱牛頭、朱實家的閨女也倒黴,被自家人給拖累,至今無媒人上門說親。 朱小蟬一想到朱寶蓮怨懟的眼神,不免有些好笑。「好在我們也少回山北村,那一家子的好壞與我們無關。」 「說得也是,誰管他們呀!老想從我們身上撈好處,真是討厭死了。」居然還不要臉的到西山村,跟她丈夫要一百隻鴨子,說他養那麼多隻鴨子,給個幾百隻算什麼。 幾百隻? 虧三叔說得出口,難道買仔鴨不用錢,喂鴨的小魚小蝦是天上落下的?算算也是幾十兩的成本呀。 想要,拿錢買唄!他們又不是養著玩。 「阿姊,你嫁人以後變得敢說敢言了,不像以前老是輕聲細語,要我們忍耐些,別鬧不和。」那時的阿姊多溫婉,卻也有些怯懦,不敢強出頭,凡事多退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