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青春校園 > 江南:此間的少年 >
三十六


  回到家,獨孤校長從書櫃下麵翻出以前寫的論文看了又看。他女兒很詫異地看著老爹在燈光下小心撫摩著那些發黃髮脆的紙頁,悠悠地歎了口氣。

  從此以後獨孤求敗開始愛惜那些論文,非常愛惜——因為他知道自己再也寫不出來了。

  校慶的組織,獨孤求敗做了整整五年,紀念汴大一百周年,也紀念他自己的校長生涯。

  他所要紀念的,是一個結束。

  嘉佑元年也是汴大校長換屆的時候,過了那一年,汴大的校長就不再是他獨孤求敗,而會有一個新的人代替他作為汴大的標誌出現在檔堆和閃光燈前。獨孤求敗有時候拍拍窗櫺放眼看湖,想想自己終也會揮手離開那棟代表校長身份的小樓「獨對軒」,心裡頓時生出一絲緬懷。

  不是史學權威,也不是汴大校長,那麼他獨孤求敗還是什麼呢?

  有一次想到這個問題,獨孤求敗黯然苦笑,瞅瞅周圍無人,在辦公桌前拍案而起,亮出身架先來個叫板:「喝呀啊啊……」

  而後慨然唱道:「漫揾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作者按:讀過《紅樓夢》的朋友想必知道此一段唱深得蘅蕪君賞識,大家閨秀如薛寶釵者這樣欣賞魯智深的狂禪之歌,實在是個異數。我曾經有同學說到此處,拍案說寶釵姐姐也如此狂野,在場的人都笑彎了腰。在此為記。)

  這一段唱罷,獨孤求敗就聽見稀裡嘩啦一片掌聲,轉頭一看走廊那邊,才發現秘書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進來了,正帶了兩個大鬍子西域教授站著使勁鼓掌。

  後來大家就都知道原來獨孤校長還是個票友,魯智深唱得大有水準。所以但凡宴請外國教授,大家把酒言歡之餘還會請獨孤求敗清唱一段《寄生草》,也給外國教授一個仰慕大中華文化的機會。其間掌聲不斷,只有獨孤求敗自己在心裡苦笑,誰又能知道他當日一聲叫板的心情?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洗淨繁華,他獨孤求敗還就是個獨孤求敗,如此而已。

  為了那麼點緬懷,獨孤求敗準備好好策劃一下校慶一百周年的紀念活動,為自己的校長生涯畫下一個光輝的句號,讓大家記住曾經有個叫獨孤求敗的校長帶領汴大走過百年大關。也為自己真正老了以後寫回憶錄多點素材。

  百年校慶其實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表示了汴大終於在一百年的風風雨雨裡倖存下來。在此期間,不知道有多少同類大學早都塌班子走人了。學術機構的存在只是個時間問題,截至到大宋的年代,因為種種原因,不知多少有名的教育機構都灰飛煙滅了。

  獨孤求敗搞歷史的,對這個有體會。先代的抗秦民主聯盟領袖項羽沖進咸陽,立馬把大秦博士們的藏書都給燒了,在那之前不久,秦始皇剛剛興高采烈地燒了一把。而西戎諸國本來有個牛逼烘烘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百年後就被另一個牛人愷撒給燒了。

  七百年後又有阿拉伯大將阿默爾將軍操把大彎刀殺進亞歷山大城,看見大堆的書,都是愷撒當年手下的漏網之魚。阿默爾將軍輕鬆的點根煙就要燒,士兵說將軍您可別亂燒啊,也許還有些有用的書呢。阿默爾從口袋裡抄出一本《古蘭經》來,說這裡的書我們可以用如下分類法分為兩種,《古蘭經》和《非古蘭經》,對不對?士兵說您這二分法當然對,不過好像純粹是廢話啊。阿默爾說,《非古蘭經》是邪書,要燒!士兵說有道理,那要是有《古蘭經》呢?阿默爾說你沒看見我手裡已經有一本了麼?剩下的多餘,也燒,想看我這本借你看。

  真到了亂世,學府脆弱得如同獨孤求敗當年那點學術名聲。

  汴大的生存不能不說是大宋政府傾力扶持的結果。大宋皇帝早就提出了「教育為本百字方針」,意思說我們要建立一百所世界性大學,培養一百萬大學生,投入一百億的教育經費,最後弄個百年大學出來。

  爭取百年大學這個名頭的學校不在少數,比如山東曲阜大學就說當年孔夫子在我們這裡設帳授課就是我們大學的起源了,折合下來不有千多年了麼?更狠的是周口店大學,硬說根據考古北京猿人已經理解簡單算術了,而他們大學坐落的地方正是北京猿人當年教小猿人數學的地方。這麼算下來「周口店大學」大概有五十萬年的存在歷史。

  這一點上汴京大學遠遠爭不過人家,因為他們的史料實在太清楚。汴大前身是後周末年太祖皇帝趙匡胤建立的「陳橋軍校」,誰也不敢把這個偉大的榮譽往猿人頭上推。

  獨孤求敗算過來算過去,還是不確定汴大是不是能說有一百年歷史,因為他搞歷史的老習慣還在,太嚴謹。他琢磨著歷史上大概有十多年因為金人南下而全校遷入了大山裡,師生們和自然親近與猴子混跡。還有十多年因為政府提倡「強化武德」,所以全體學生都崇尚拜師學藝打架鬥狠,根本沒搞教育。如果把這些時間都刨掉,所以實際運作的時間最多也就七十多年。

  得到這個結果獨孤求敗惴惴不安,臨近校慶的時候他特地打了個報告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申請一筆撥款,說是準備在校慶一百周年的時候舉辦一些小規模的學生活動,順帶邀請幾個西域學術代表一起來汴梁開些研討會。其實獨孤校長主要是借這個機會看看上面的意思。

  出乎獨孤求敗的預料,朝廷的一等大員親自趕來視察,不但自己跑來了,還把大宋電視臺的記者帶來了十多人。獨孤求敗小心陪著去看當年太祖皇帝立在學校門口的下馬碑,上有太祖手書八個大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