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新青年 > 青年雜誌第一卷第一號 | 上頁 下頁 |
華沙(Warshaw)之役 |
|
德軍自移師東響以來。集全國之軍力于波蘭方面。以迫俄軍。戰線之長。自裡巴〈波羅的海邊〉至羅馬尼亞國境。計三千餘裡。兩軍士卒之數。約六百萬人。開有史乘以來未有之戰局。而華沙一役。尤為有史乘以來未有之劇戰。捷報傳來。聯軍震動爰將此役前後情形撮要記迅如左。 (一)德軍方略 開戰之始。德軍於西現取攻勢。於東現取守勢也。破比臨法。卒以後防空虛。倉皇退卻。而俄軍出師之速。又在意外。東顧多憂。遂翻然變計。移傾國之眾于加里西亞。而東歐從此多事矣。德軍有事于波蘭。而其目標則在華沙。蓋華沙不守。則撒去波蘭之第一屏幛。德軍殲滅俄國之主軍。從此可期。於是德奧軍以全力自三面圍攻華沙。意在東歐之戰事結束。可以從事比法方面之戰爭也。 (二)俄軍弱點 此次德軍作戰計畫。分三路進攻庫爾蘭方面。比羅將軍以騎兵三萬。占波埃俄依鐵路截斷接彼得格勒輿華 沙之柯夫洛威爾拉鐵路。統大兵向柯夫洛攻擊。主軍興登堡元帥。渡拉裡夫河。駐軍華沙北方。逐俄軍於布格河方面。南軍麥剛森將軍。又自南方占盧布林、課爾們路線。與主軍呼應。取猛烈進勢。其意蓋在破俄軍國防第一線。但俄軍據有堅固要塞。又用乓境內。徵發軍需。較敵便利。攻陷非易。惟其弱點一征軍器子藥缺乏。一在運送之機關不甚完備。且重要軍器及子藥之製造能率。又劣於敵軍。以此統帥尼古拉大公。知與德軍對抗徒損大兵。難操勝算。遂下令撤回防第一線內之兵。退入國防第二線內。 (三)華沙攻陷 俄軍既下令退軍。同時各要塞所有之炮。計一千四百尊。均移送他處。其餘軍器、軍需品及金屬物。凡可以資敵用者。無不運送後方。全市為之一空。至八月五日晨。巴伐利亞邦親王裡哇波爾特軍。突入內防禦線。無抵抗力之華沙遂歸德軍佔領。後留之俄國戍兵。渡維斯土拉河。沿那夫俄心斯黨鐵路。往華沙東方之普拉卡退去。斯役也德軍以五次進攻之力。雖陷華沙。損失頗巨。惟俄軍因此士氟大沮。按華沙系波蘭故都。人口都百萬。在俄國推為第三都會。物產之富。為俄軍供給軍需之源。今委于敵手。俄軍損失更巨。所以德人聞捷。異常歡忭。德皇維廉二世。以八日歸柏林。開重要會議。佈告波蘭之半獨立。以奧國大公查理提芬。為波蘭新王。至此軍事家多推測東方戰局。將小有結束。殊不知德軍志在覆俄國主軍。免其捲土重來,故佔領華沙後,仍向退走之俄軍全線猛擊也。 (四)退走困難 俄軍以二百余萬人。在三千餘裡之戰線內退走。其秩序斷不能如總司令部之所期。當其退走之始。按地勢及指揮官之定計。步兵先退。炮兵留於第一線內。幾陷於重圍之中。在昔俄軍雖以善退稱。今則難免有意外之混亂。況德奧軍正思斷其退路。興登堡元帥指揮大軍。自華沙西北兩面襲擊。裡哇波爾特親王與麥剛森上將兩軍。自華沙南方及其東南進攻。於是拉裡夫河之要塞線。及普拉卡、伊芬哥羅德、盧布林、課爾們之戰線。均為彈雨所蔽。雖德國公報。載俄軍後衛勇於戰闘。詎知掩護戰闘。與攻擊戰闘。其意氣精神。有不可同日語者。果不出數日。普拉卡攻陷。伊芬哥羅德失守。俄斯托羅領加、羅們、夏洛安三處。且相繼歸於德軍。而白萊斯托利土夫斯克。其勢益危矣。 (五)最後決戰 波羅的沿岸之庫爾蘭方面。比羅將軍又增兵活動。一面迫利卡。一面攻柯夫洛要塞。至十一日。俄軍于柯夫洛各工廠。下令即時撤退。其勢巳危。加之興登堡元帥。德皇特任為柯夫洛總指揮官。下嚴令攻襲。縱有若何犧牲。在所不顧。俄國之戍兵。乃至力竭退去。惟柯夫洛既歸德軍。截斷波蘭與俄都之交通線及向北走之俄軍退路。俄軍所據之第二線。更不能支勢將於距彼得格勒六百里之戰線為最後之決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