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青春之歌 | 上頁 下頁
初版後記


  斷續經過六年,把這書寫成之後,我確有如釋重負的輕快之感。我想,許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覺:有什麼能比完成了一件人民交給自己的艱巨任務更快樂的呢?說實在的,對我這樣一個雖不年輕、但對文學還是個初學寫作者來說,寫這樣一部長篇確是很吃力的。我的鬥爭經驗和藝術表現能力既很淺薄,而且身體又長年處在病痛中,精神時時有不支之感。可是,我為什麼竟不自量力地寫下來呢?是什麼力量支持我前後做了六七次的重寫、修改,熬過了漫長的時日呢?提起這個,我的心中仍然不免激動……我要真誠地告訴讀者們:我的整個幼年和青年的一段時間,曾經生活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黑暗社會中,受盡了壓榨、迫害和失學失業的痛苦,那生活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時常有要控訴的願望;而在那暗無天日的日子中,正當我走投無路的時候,幸而遇見了黨。是黨拯救了我,使我在絕望中看見了光明,看見了人類的美麗的遠景;是黨給了我一個真正的生命,使我有勇氣和力量度過了長期的殘酷的戰爭歲月,而終於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這感激,這刻骨的感念,就成為這部小說的原始的基礎。

  一九三三年前後,在殘酷的白區地下鬥爭中,我直接接觸的和間接聽到的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的英勇鬥爭、寧死不屈的事蹟,是怎樣的使人感動呵!是怎樣的使人想跟他們學習、想更好地生活呵!這些人長期活在我的心中,使我多年來渴望有機會能夠表現他們。所以這書中的許多人和事基本上都是真實的,譬如書中篇幅不多的林紅就真有其人。這個異常美麗的女同志是英勇地犧牲在山東軍閥韓複榘的屠刀下的。就是這些人鼓舞我寫,就是這些人給了我力量。一想到這些人,懶惰、膽怯的手就勤奮起來,勇氣也就大起來了。

  我終於敢寫的原因,是我喜歡文學,也願意用這個武器做一點對人民有益的事。可是我自知水準很差,因此對那些澎湃複雜的鬥爭,對那些光輝燦爛的人物,對敵人的陰毒兇狠,我還難於表現它們于萬一;如果這部小說真能讓青年同志們看看過去的人們是怎樣生活、鬥爭過來的,也許他們對今天的新社會、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會更珍愛一些,——而這也就是我對這本書的最高願望了。

  一九五七年九月於北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