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呂梁英雄傳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七回 受煽惑家屬哭鬧 探情況混進據點


  雷石柱的屋裡,民兵家屬們的哭嚎聲,謾駡聲,混成一片。武二娃的媽哭哭啼啼:「你們快把我兒給找回來呀!」康明理的女人張翠魚,滿臉是淚水,抽動著肩膀,拉著雷石柱喊:「給我把他找回來,不找回來這日子怎麼過呀!」雷石柱見這般光景,無話可說,真似滾油煎心。這時,村裡人把老虎山梁犧牲的民兵也抬回來了!張有才的媽,連哭帶喊闖進來,撲在犧牲了的張有才身上哭喊說:「看!我大兒給鬧成這樣,我二兒叫日本鬼子打死,我不活了……」哭著又往張有義身邊一撲,手捶著地,身子搖晃著,嚎啕大哭起來。

  張有義本來傷痛不想說話,見媽媽和其他民兵家屬們如此哭鬧,火氣又冒起來了,忍痛叫道:「你們這些人真是落後,沒有點犧牲觀念,打仗就得流血呀!再說這怎能怨石柱哥呢!第一是民兵太大意,沒聽石柱哥的囑咐;第二是地形不利呀!」躺在擔架上的周醜孩,見老婆和媽媽在身邊哭喊,心裡早不耐煩起來,大聲直叫:「你們亂……亂哭啥哩?犧……犧……」眾人不聽他喊,又哭又鬧,把房子都快鬧翻了。雷石柱無法,急得頭上直淌汗水。想起犧牲被俘虜的民兵,心裡一陣酸痛,淚珠便滾了下來。

  李村長忍著難受上前勸說道:「打了盆說盆,打了罐說罐。既然事情鬧成這樣,眾人光哭鬧也不行呀,咱們得想個辦法解決……反正這是我們的責任沒負到,叫民兵們受了損失!……」武得民同志心裡也極難受,但他沒有流眼淚,他想著如何把大家從悲傷中解脫出來,振奮起來。於是他十分自豪的大聲說:「大家不要難受了,也不要鬧了,民兵上當受包圍,是壞事,但他們所表現的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精神,這是十分寶貴的。要想打走日本帝國主義,沒有這種英勇奮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能行嗎?所以我們不應當難受,應當向他們學習!」

  經他這麼一講,有些人停止了哭鬧,老武同志繼續說道:「我看現在的辦法,是先把受傷的人,送到後方醫院養傷口;被敵人抓走的,咱們想法子往出救;光榮犧牲了的,咱們買棺材裝起來,開追悼大會埋葬。你們說除了這樣辦,還有什麼好法子呢?」眾人一聽,指導員講的有道理,雖然還免不了啼哭難受,但總算各自散了回去。

  此時天色已晚,老武和武工隊要回區討論辦法。村主任周毛旦,忙派人把三位受傷民兵,跟隨老武抬往靠山堡轉到醫院去。李村長和各幹部又東奔西走忙了一天,第二天把犧牲的民兵裝了棺木,心上的十分憂愁,這才算解去三分;唯有那幾個被敵人抓去的民兵無法營救,把大家愁得飯也吃不下去,覺也睡不著。

  雷石柱更是愁的厲害,老婆和他說話,他也不理,只顧獨自蒙起被子睡覺。心裡有事,哪裡能睡穩覺呢?剛一閉眼,康明理、孟二楞們幾個民兵的影子,就在腦子裡轉起來:他們是死了呢,還是活著呢?也許敵人把他們關到木籠子裡了,他們瞅空會跑出來吧?也許敵人給他們上了刑,逼問口供;孟二楞的猛性子,一定不說,罵開了,敵人就把他殺了!康明理,也許不會暴露秘密!康有富,呵,康有富,這傢伙吃不住拷打,他要一說實話,其餘三個人就都完了!完了……他越想越細,心裡越急,恨不得一下想個什麼法子把他們救出來!可是腦子想昏了,想脹了,想痛了,也還是沒有好法子。嘴裡只是「唉唉」的長出氣。一天兩天,想得眼窩也深了,臉也黃了,好似害了傷寒病的一樣。

  一天下午,雷石柱正蒙住頭發愁,忽聽門外進來一人說道:「雷石柱,你光每天發愁也不算個辦法呀!」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武得民同志。雷石柱把被子一掀坐起問道:「你剛從區上來?快上炕!」他招呼老武坐下,兩條濃眉又愁的皺成一條,說道:「有什麼法子呢?我往區上走的時候,千囑咐萬囑咐,結果他們自以為是,闖下這個大禍,鬧的叫村裡人都埋怨我!唉!一年的成績,這一傢伙是豆腐掉到灰堆裡,沒法子收拾啦!沒辦法……」

  老武見雷石柱有悲觀情緒,就安慰著說道:「同志!為人民服務,遇上困難不能悲觀洩氣!這次出問題,一方面是民兵們自大輕敵,另一方面可能有壞人煽動破壞,我們得全面分析情況,想個辦法才行!」雷石柱急問:「你說有什麼辦法呢?這幾天敵人正三路『掃蕩』二分區,我看待幾天那裡的反『掃蕩』結束,咱們正規軍過來,把漢家山拿下就有辦法了!」

  武得民說:「咱們的軍隊還有大的戰鬥任務,行動是有計劃的,不能專為了這個小據點來打仗呀!我看現在還是先探點消息,瞭解瞭解康明理他們幾個的情況。這兩天,我在區上商量了幾次,區委同志們也是這意見。」雷石柱一聽到是區委的意見,便點點頭,急忙出去找來李有紅說:「明天漢家山逢集,你化裝一下進去,先探一探康明理他們幾個的生死下落。情況弄明才好定主意。」李有紅答應了。雷石柱便給他找來上次打仗搞到的中澗村的一張「良民證」,並囑咐他提高警惕。第二天吃畢早飯,李有紅裝扮起來,背了一鬥小米,抓了一隻老母雞,假裝趕集糶米,賣雞,往漢家山去了。

  漢家山據點,碉堡修成以後,敵人又從四村抓苦工,在村周圍築起夠三裡多長的一道外圍牆,把村子緊緊圍住。最近新從水峪鎮換防調來一隊日軍,仍住在碉堡上,偽軍照舊紮在關帝廟裡。

  這天,外圍牆門口站崗的,正是新調來的日軍,人生地不熟,檢查也不嚴密。李有紅背著米袋,裝做個拐腿,一跌一蹶地來到門上。守門的偽警問了一聲哪裡來的,扣留下李有紅手裡提的母雞,看了看「良民證」,隨便翻了翻米袋,便放進了村。

  李有紅進了村來,直往正街走去,口中一邊喊:「誰糴米!誰糴米!」一邊偷看街上的情形:只見村後山上兩座碉堡,日本人在上上下下地跑,街面上的四五家字型大小都關門了,除了些賣零食的小攤和兩家飯館外,就是敵人的料子館、合作社。來往行人,多半是穿戴破爛的偽軍。喝的醉醺醺的日軍,東跌西撞,隨便打人搶人。

  李有紅邊看邊走,跳過當村的小水渠,老遠看見關帝廟門口,兩三個喝得兩眼血紅的日軍,跌跌撞撞,嘴裡嚷著:「托麻鵝的大大的好」,圍住了一個老婆婆,亂搶籃裡的雞蛋。這位老婆婆籃裡的雞蛋,是來集上賣的,撞上了這群惡鬼,不分青紅皂白,搶了個乾乾淨淨。

  老婆婆哭喊央求,被日本人又踢又打,橫躺在街上,死了一樣。李有紅正看得肚裡冒火,突然身後有人一把抓住了他的米袋。他回身一看,是一個醉醺醺的日本人。趕快邁開長腿,幾步閃進一條胡同裡。正著急沒處躲藏,前邊走來個老漢,問他米價。

  這老漢叫孫志強,家境貧窮,靠掏炭過活,自幼生性強悍,看不慣強權欺人的事情,遇事只要理上不順,他便要出頭來評一評,常常因為別人的事,自己氣肚子。老婆在第一次敵人來時,被打死了,只有一個兒子叫孫生旺,也在煤窯裡掏炭。李有紅見他問價,忙答道:「都是自己人,你給多少就多少!」孫老漢見李有紅做事爽快,就有五分合了脾胃,隨把他引回家中,米過了鬥,便取錢給李有紅。

  找來找去,剛巧差一百塊錢,孫老漢正著急無法籌畫,門外有人進來罵道:「操他祖宗,這還成世界啦?」孫老漢一見是兒子孫生旺進來,便問什麼事,孫生旺把油燈從頭上取下來生氣地說:「這炭是掏不成啦!窯上受窯主的氣,掏了一個月賺的一千元票子,說拿回來買米,今天進堡門又叫日本人掏走了!」孫老漢是個強性子人,馬上氣得鬍子都噘了起來,口裡嚷道:「是哪一個掏了你的錢?我去找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