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保衛延安 | 上頁 下頁 |
四 |
|
周大勇瞪起那鷹一樣的眼睛,一邊走,一邊望著前邊起伏的山嶺、川道裡的村莊和樹林,望著延安的天空。延安的天空浮著一團團的雲彩。雲彩讓太陽光燒得火紅。三月十九日晌午,部隊穿過延安正東八十裡的甘穀驛小鎮。這裡有一條大路直通延安,清湛湛的延河繞鎮子流過。這條河是經過延安流來的,經過黨中央和毛主席住的那些窯洞下邊的山腳流來的。 甘穀驛,人們該是多麼熟悉它啊! 抗日戰爭中,千萬幹部從前方回到延安學習,或是從延安出發過黃河到抗日前線去,多半路過這裡。先前,這個小鎮子是很熱鬧的,現在呢,小商號的門都死死地關著,冷清清的街上,只有民兵們背著步槍、梭標、大刀,來回巡遊。像潮水一樣的部隊急急地流過街道,給甘穀驛小鎮添了生氣。 遠處有打雷一樣的爆炸聲。戰士們在議論,有的說那是炮聲,有的說那是飛機轟炸的響聲。 團參謀長衛毅跟上本團直屬隊穿過街道的當兒,看見陳旅長站在街旁的臺階上,朝西望著。他從馬上跳下來,走到旅長跟前。 陳旅長回過頭,說:「衛毅,延安周圍的一草一木,我看起來都蠻眼熟!大概是一九四二年,對咯,就是一九四二年,我從前方回延安學習,就經過這個小鎮子。」 衛毅說:「我一九四一年從前方回延安學習,一九四四年從延安出發到前方去工作,來回也是從這兒過。」 陳旅長說:「你在延安住過好幾年,那你對延安一定很熟悉。」 衛毅說:「是啊,我熟悉透啦。旅長!你記得延安北門外的中央黨校?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那裡給我們作過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 陳旅長說:「記得。那時候,我正在黨校一部學習。中央黨校對過就是楊家嶺,黨中央一直住在那裡。毛主席也在那裡住過。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也在那裡開的。呵!想起這一切,都像是昨天的事情。」他朝西望去,只能看見那伸向遠處的山嶺和延安上空的雲彩。「衛毅!陝北、延安,對中國革命真是有說不盡的功勞。十年內戰,我們沒有得到休息,後來到陝北才得到休息。抗日戰爭開始,陝北又成了我們的總後方。我們全國各地的幹部,特別是負責幹部,差不多都在延安學習過,差不多都吃過陝北老鄉的小米啊。」 他倆談到毛主席住的棗園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朱總司令住的王家坪,邊區政府,清涼山,寶塔山,延安城,橋兒溝,新市場,文化溝,八路軍大禮堂,參議會大禮堂……他倆談得那樣熱氣,像是談到自己熟悉的家鄉一樣;像是那裡的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塊石頭,都跟他們的生命緊緊連在一起。 衛毅說:「旅長!現在要不是去打仗,而是回延安去報告工作,去學習,去找熟識的同志……咳!還想這些幹什麼!現在,戰爭就是一切!」 陳旅長背著手,臉色是凝固、嚴峻而陰沉的,一陣很難察覺的激動掠過嘴唇。他眼珠一動也不動地望著急急前進的戰士們,再也沒吐一個字。 三 延安,周圍是山,延河繞城流過。城東的寶塔山上有雄偉的九級寶塔,城東北的清涼山上有萬佛洞和四季長青的松柏。在這些名山、寶塔的映襯下,延安城顯得格外莊嚴、美麗。 延安,這個挨長城靠黃河的古城,像井岡山和瑞金一樣萬古不朽。在那狂風暴雨的年頭,有許多偉大的歷史事件,是跟延安的名字聯繫在一塊的。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和毛主席,率領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往後,黨中央和毛主席就在延安城邊的延河畔,住了十來年。 黨中央和毛主席住在延安,延安就成了中國的心臟,成了中國革命的司令部,成了勝利的發源地。 蘆溝橋上炮聲響了,祖國在血跟大火中飄搖。千千萬萬的人,像潮水一樣流向延安,尋求救國的道理。 黨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撫養了這千千萬萬的人,並給了他們制勝的思想武器。中國人民靠著這制勝的武器,才堅持了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強盜。 日本強盜垮臺了,美國強盜又來了。美國強盜,指揮蔣介石燒起了內戰的大火。 黨中央和毛主席又在延安,指導中國人民對美帝國主義的走狗蔣介石進行猛烈的鬥爭。 這時光是:「中國人頂的一塊天,北邊明來南邊暗。」但是,在黑暗中受苦受難的人,時常聽見黨中央和毛主席從延安發出雄偉堅強的聲音。這聲音,劃破黑暗的天空,照亮了生活跟鬥爭的道路。 黨中央和毛主席住在延安,陝甘寧邊區就成了聖潔的樂園,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往年,秋田下來,陝甘寧邊區各地的勞動英雄、農民代表,就拿上瓜果菜蔬,到延安給毛主席報告豐收的喜訊。毛主席和工人、農民,常常在這山青水秀的地方,談論生產方法跟收成的好壞。毛主席也常常在清朗朗的延河邊散步,思考中國人民的現在跟將來。 毛主席住的窯洞對面的山頭上,一早一晚就漫過牛群、羊群。農民和牧人常常望著毛主席那窯洞的窗子,唱著歌頌自己偉大領袖的曲調。 毛主席在那青山綠水間的窯洞中,為中國人民解放進行了偉大的工作。毛主席在那樸素的住宅中,寫出了許多指導中國革命的不朽著作。 夏秋交接的季節,是陝北最好的時日。早晨大霧罩著延安,罩著延安城周圍的山川和流水,幾十步遠,就什麼也看不清。霧氣裡,牲口的鈴鐺聲怪中聽地響著,報告一天勞動的開始。遠處,霧氣罩著的山頭上,有人唱起了「信天遊」。這樸實優美的歌聲,是在歌唱共產黨和毛主席的功勞,歌唱勞動的愉快,歌唱美好的生活,歌唱幸福的愛情。紅豔豔的太陽光照射在寶塔山尖上的時光,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延安城漸漸地顯在太陽光裡。城周圍的山坡上、溝渠裡,一片一片的人在聽課,在討論學習中的疑難。 肥實的山羊綿羊,在山坡上追逐跳蹦。放羊娃,坐在長著野花的山頭上,吹起了梅笛兒。滿山的穀子、高粱,隨風搖擺。川道裡的果樹林邊,坐著的老年人,邊撚毛線邊哼小曲。有時候,誰家的姑娘,牽著一頭牛或是一對對的綿羊在河邊飲水。她一邊摩著自己的家畜,一邊呆呆地看寶塔倒在河裡的影子;那塔影隨著水的波紋在抖動哩。 太陽落山時光,延安是一片歡樂的歌聲。青年們在延安城邊唱:「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有的人,還在黨中央和毛主席住的窯洞下邊散步。延河邊成群的螢火蟲飛竄開來的時光,延安又沉入廣闊深刻的思想裡了。 夜裡,延安城四面的山上,一層層窯洞的窗子上,一排排的燈光閃亮。你站在延安城向四面山上望去,直覺得四面都是萬丈高樓。在那萬千個閃光發亮的窗子裡,人們正用全部精力工作學習,思索真理。最重要的是,在這萬千閃亮的窗子裡,有毛主席和他的戰友的一些窗子。在這樣的夜晚,興許,毛主席和他的戰友正在那燈光下,思考全中國,思考全世界哩。 天上有晶亮的星星,地下有朗朗的流水聲。民主聖地——延安的夜晚,該多美啊! 可是,如今——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日的夜裡,空曠曠的延安城躺在寒森森的黑暗裡。城南、城北,被敵人飛機轟炸倒的房子,已經燒了好幾天,房屋的木料早燒光了,晚上只有點點火星在天空飄飛。街上除了準備最後撤退的治安工作人員和一群群由青年農民組成的自衛軍以外,機關工作人員、學生、老百姓,撤退得連一個也不見了。沒有歌聲沒有笑語,往日四面山上的萬盞燈光也不見了,只有延河的水還照常不息地向東流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