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藥味集 | 上頁 下頁 |
野草的俗名 |
|
《緣督廬日記抄》卷十三,光緒丁未四月下云: 「初七日,往返田塍,見野花,指問村人。野木犀枝葉花朵皆如桂,但白色。牆上有藤下垂如金銀花,亦白色,土人謂之石沿藤花。又有小紅花,瓣如障扇形,土人名山荷花浪。此皆土俗語,若欲考其名義,須檢《爾雅》本經。」 葉鞠裳好古,故尊信《爾雅》《本草》,但土俗語亦自佳,即古書中名義多自俗名出,注疏家亦多徵引,若郝蘭皋的《爾雅義疏》最為顯著,不佞亦正以此益喜之也。毛子晉著《毛詩陸疏廣要》,疏解頗詳,後刻入青照堂叢書中,有李時齋批語常引俗名,在采采芣苡條云: 「車前以多生道旁故名,吾鄉人或名豬耳。葉斷之有絲,小兒或呼為老婆績線。」 此於經說或博物學上不知價值若何,卻是民俗志的好資料,可以見平民或兒童心理,不單是存方言而已。範嘯風著《越諺》卷中記名物,花草項下有紹興土俗名數條,稍為增補注釋共得八則。 一 臭婆娘 臭婆娘。《越諺》注雲,「其子細,其氣臭,善惹人衣。《留青日劄》名曰夫娘子,實即《爾雅》所謂蘮蒘竊衣耳。越呼是名。」 錢沃臣《蓬島樵歌》續編注雲,「《留青日劄》,草子甚細,其氣臭惡,善惹人衣者,名曰夫娘子。南方謂婦人無行者曰夫娘,蓋言其臭惡善惹人者。案即《爾雅》蘮蒘竊衣,俗曰臭花娘草。」 錢君為象山人,可知寧紹方言相同也。郝蘭皋《爾雅義疏》下一竊衣注雲,「今按此草高一二尺,葉作椏缺,莖頭攢蔟,狀如瞿麥,黃蕊蓬茸,即其華敷,粘著人衣不能解也。」 《本草》似未著錄。日本中勘助著小說《銀茶匙》前篇四十三,敘岩橋至叢莽中採取狗虱,撒人衣發上,蓋即此物,亦是土俗名,字書上無考,平常只如字解作狗身上虱,此殆以形似而借用也。 二 官司草 官司草。《越諺》作官私草,注雲,「有莖而韌,孩童爭勝為戲。」 案此即是車前,如蘇頌所雲,春初生苗,葉布地如匙面,中抽數莖作長穗如鼠尾,花甚細密,青色微赤。兒童拔其莖,對折相套,用力拉之,斷者為輸,蓋是鬥草之戲也。俗稱訴訟為打官司,故有此名,官私疑誤。尤西堂著《艮齋續說》卷七云: 「《芣苢》序曰,後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傳曰,文王之時萬民和樂,兒童歌謠。申公亦謂童兒鬥草嬉戲歌謠之詞。今急口讀之,其聲甚似。」 《詩傳》《詩說》原系豐道生偽作,但鬥草之說亦頗可喜,姚首源在《通論》中大加以嘲笑,未免以人廢言矣。日本寺島良安編《和漢三才圖會》卷九十四有角牴草一項,注云: 「案角牴草原野濕地有之,葉布地叢生,微扁,似石菖而色淺。秋起莖,頂作穗青白色,可有細子而不見。其莖扁強健,長六七寸,小兒取莖綰穗結如錢繈,而用二個,一插其結處,兩人持莖相引而斷者為輸以戲,因此草俗名相撲草。」 看圖蓋是莎草類,兒童遊戲用法相同,故名亦相類,在中國不知何名也。《和漢三才圖會》原用漢文,今仍其舊,唯一二費解處,稍為修改。 三 黃狗尾巴 黃狗尾巴。《越諺》無注。《爾雅義疏》下一稂童粱下引鄭志,「韋曜問雲,《甫田》維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 《本草綱目》卷十六狗尾草下時珍曰,「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像狗尾,故俗名狗尾。」 《和漢三才圖會》注雲,「案狗尾草原野多有之,小兒用之鉤蛙為戲者。」 在中國不聞有此遊戲,但小兒亦喜採取玩弄耳。 四 碰鼻頭草 碰鼻頭草。《越諺》作湴浡頭草,注雲,「似蓴。」 《本草綱目》卷十九莕菜下時珍曰,「莕與蓴,一類二種也,並根連水底,葉浮水上;其葉似馬蹄而圓者,蓴也;葉似蓴而微尖長者,莕也;夏日俱開黃花,亦有白花者。」 這裡所謂碰鼻頭草蓋是莕而非蓴。越中多水,城內道路幾乎水陸並行,鄉下則河港尤闊大,交通必賴舟楫,人民對於水裡的東西自然特別感有興趣。如坐「躅槳船」 ——《越諺》卷中注雲,小而快,用腳踏槳,槳在後,躅從《荀子·禮論篇》注。」 案躅字無可注音,當讀如紹興音弱。——中,進村間小漊,見兩岸碧葉貼水,間開黃白小花,隨槳波而上下,便知俗名之妙,老百姓非全無幽默者也。《詩經》周南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仿佛亦有此意,此固非如範嘯風所謂今之閉戶攻八股者所能領會者也。 五 老弗大 查舊日記有一節講到老弗大,時為光緒己亥(一八九九)十月十六日,其文云: 「午至烏石頭墓所,拔老弗大約三四十株。此越中俗名也,即平地木,以其不長故名,高僅二三寸,葉如栗,子鮮紅可愛,過冬不凋,烏石極多,他處亦有之。性喜陰,不宜肥,種之牆陰背日處則明歲極茂,或天竹下亦佳,須不見日而有雨露處為妙。」 陳淏子著《秘傳花鏡》卷三花木類考中平地木一則云: 「平地木高不盈尺,葉似桂深綠色,夏初開粉紅細花,結實似南天竹子,至冬大紅,子下綴可觀。其托根多在甌蘭之傍,虎茨之下,及岩壑幽深處。二三月分栽,乃點綴盆景必需之物也。」 越中此草很常見,盆栽易茂,北方似無有,唯在日本亦有之,俗名藪柑子,或寫漢名紫金牛,為植物學的一科名。杉木唯三著《植物和漢異名辭林》在藪柑子下亦收錄平地木一名,而知者蓋鮮,日本譯《呐喊》序文中有「結子平地木」 一語,譯注雲,「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南的圍場稱平地松林,平地木殆其地所出產耶。」 此則捨近求遠,未免徒勞而無功也。 六 天荷葉 《本草綱目》卷二十虎耳草下時珍曰,「虎耳草生陰濕處,人亦栽于石山上,莖高五六寸,有細毛,一莖一葉如荷蓋狀,人呼為石荷葉,葉大如錢,狀似初生小葵葉及虎之耳形,夏開小花淡紅色。」 《花鏡》卷四藤蔓類考云: 「虎耳一名石荷葉,俗名金絲草。其葉類荷錢,而有紅白絲繚其上,三四月間開小白花。春初栽于花砌石罅,背陰高處,常以河水澆之,則有紅絲延蔓遍地,絲末生苗,最易繁茂,但見日失水,便無生理矣。」 此節所說最得要領,蓋葉上紅白絲與紅絲延蔓俱是天荷葉的特色,小時候對於此草覺得有興趣即在此諸點,西湖花隱翁亦注意及此,這是很有意思的事。 七 骨牌草 《本草綱目》卷二十石韋下時珍曰,「多生陰崖險罅處,其葉長者近尺,闊寸餘,柔韌如皮,背有黃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葉淩冬不凋。」 又金星草下引掌禹錫云: 「喜生背陰石上淨處及竹箐中少日色處,或生大木下及背陰古瓦屋上,初出深綠色,葉長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黃星點子,兩兩相對,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 越中所見葉只長一二寸,黃星亦兩兩相對,因形似骨牌,故得是名,俗傳如能收集三十二張成一副,便是神藥,可治虛損,服法已記不清,大抵是燉老鴨吃吧。陳伯雨著《金陵物產風土志》中雲,「鐘山多藥材,有骨牌草者,點肖其牌,雲能治勞瘵,《本草》所未載也。」 即是此草,《本草》中曾載著,但雲主治瘡毒為異耳。 梁茝林著《浪跡續談》卷五有骨牌草一則云: 「骨牌之戲自宋有之,宣和譜以三牌為率,凡六面,即骰子之變也。近時天九之戲見於明潘之恒《續葉子譜》,雲近叢睦好事家變此牌為三十二葉,可執而行,則即今骨牌碰湖之濫觴也。今張氏如園中有骨牌草,春深時叢生各地,草葉狹而長,其葉尾各有點子浮起,略似骨牌之式,天牌及地牌最多,唯虎頭略少。余在揚州時即聞有此草,僉言若得三十二葉,點子皆全者,可治血證,而實未曾目見此草,今乃於如園中親手摘視,未知先有此草而後有骨牌,抑先有骨牌而後生此草,不可得而詳矣。」 案金星草已見於《嘉祐本草》,又《益部方物略記》中亦載,可知宋時已入藥,唯骨牌草之名則當起於近代耳。掌禹錫稱其葉長一二尺,宋子京贊亦雲長葉叢生,蓋是生在陰崖深箐中者,昔在故園所見都在木犀枝間,故頗短小,或是變種也。 八 鹹酸草 《本草綱目》卷二十酢漿草下時珍曰,「苗高一二寸,叢生布地,極易繁衍,一枝三葉,一葉兩片,至晚自合帖,整整如一。四月開小黃花,結小角,長一二分,內有細子。」 蘇頌曰,「初生時小兒喜食之。」 案此所說均合,小兒摘葉食之,味微酸,故名。小野蘭山著《本草綱目啟蒙》卷十六引《閩書》,亦雲鹹酸草,與越中同。 此外本來還有兩三種植物要說,今姑從略。上面我所記的只是物名,引了古書稍加注釋,表示對於土俗語的興味之一斑而已,這在方言與民俗學上的意義未曾有所說明。柳田國男在所述《民間傳承論》第八章言語藝術中有關於動植物俗名的幾段話,都說得極好,今摘譯其植物名一部分於下: 「鴨頭草的方言實在很多,有叫作染坊的老奶奶或染店客人者,這就把新造此語的時代也指示給我們了。染坊職業化了,普及於國內,在足利時代之末,江戶前期頃,村人看了這花的藍色,便去與新近印象很深的染坊連接起來,其定名的時代差不多就可推知了。曼珠沙華(案即石蒜,越中稱蟑螂花)也有種種名字,因為在彼岸(案即春秋分前後各三日,共七日稱彼岸)時分開花,故稱為彼岸花,或遠望其形狀而定名的,曰狐花,又因觸著感覺疼痛而曰爛手,曰保世花,也是好玩的名字。保世留者,四國之方言意雲使熱辣辣的痛也。又有地方嫌惡此花,稱之曰死人花,或則因其開在水邊,故取水怪之名稱之曰猿猴花,河童花。(案猿猴借音,即是河童之別名,似溺鬼而系生物雲。)這種名字在遠隔地方也會相同,或由傳聞而沿用者當亦有之,但偶然命名一致者蓋亦多有。如稱此花為河童花,在各地方多用河童的方言下再著一花字為名。」中國方言亟待調查,聲韻轉變的研究固然是重要,名物訓詁方面也不可閑卻,這樣才與民俗學有關係,只怕少有人感興趣,不單是在這時候沒有工夫來理會這些事也。 廿六年八月七日在北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