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苦雨齋序跋文 | 上頁 下頁
越諺跋


  在小時候我于鄉先生中有最佩服的兩個人:一是烏程汪謝城,一是會稽的範嘯風。汪先生以舉人官會稽縣學教諭,所著關於韻學歷學諸書及詞一卷均在《荔牆叢刻》中,《玉鑒堂詩》六卷近亦刻入吳興叢書,但我所喜歡的乃是單行的一部《湖雅》,書凡九卷,後附《湖蠶述》四卷。范先生是個副榜,即《越諺》的編著者,詩文集均不存,先君曾經請他寫過一副小對聯,只記得下句:「悠然見南山」,末署「扁舟子範寅」,不過這對子也早已落在穿窬君子的手裡了。《湖雅》與《越諺》詳記一地方的風物或言語,性質有點相近,但體例不大一樣,前者略近《埤雅》《爾雅翼》,所謂亦雅詁之支流也,後者則全以俗語為主,隨語記錄,不避俚俗,假如引一句成語來說明,那麼其一可以說是君子安雅,而其二乃是越人安越歟?

  范先生家住城外皇甫莊,甲午以前我的舅父也住在那裡,兩家正是貼鄰,我在那時常聽人家講他的逸事。他中副榜時心裡正很懊惱,有一老嫗來賀他道:「今年中了半邊舉人,明年再中半邊,合起來便是一個,豈不很好。」但是下一科他是否真又中了半邊,這卻有點記不清楚了。

  他編《越諺》時召集近地的小孩唱歌給他聽,唱後便請他們吃夜糖。到了晚年,他常在灶下燒火,乞糕餅炒豆等為酬,有時因為火候不中程,為姑媳譙訶也不為意。嘗以己意造一船,仿水車法,以輪進舟,試之本二櫓可行,今須五六壯夫足踏方可,乃廢去不用,少時曾登其舟,則已去輪機仍用篙櫓矣。范先生蓋甚有新思想,而困于時地,不能充分發展,世人亦莫之知,大都視為怪物,與徐文長仿佛,其有逸事流傳亦相同。《越諺》刻於光緒壬午,及今五十年,印刷傳佈為數不少,未得列于著作之林,然而藏板至今尚可新印,無甚缺損者,其實也未始不是還從這裡來的好處也。

  從前記錄越中方言者,據我所見有毛西河的《越語肯綮錄》,茹三樵的《越言釋》,田易堂的《鄉談》等,但是他們的方法都是《恒言錄》《通俗編》的一路,如不是想替俗語去找出古雅的本字,至少也要在書本裡發見先例,故所說即使很精確,原是部分而非整個,也只是文字學的材料,與方言土俗了無關係。《越諺》所取的方針便截然不同,他是以記錄俗語為目的,有一語即記錄一語,純是方言志的性質,他用字要尋出典,以致有些字很是古怪,也許是一種毛病,雖然這毛病不能算怎麼大,因為那些字本來反正多是有音無字的。

  《越諺》中又收錄著好許多歌謠,完全照口頭傳說寫下來的,這不但是歌謠研究的好資料,而且又是方言語法的好例,書中多載單辭隻字,缺少表示語法實例的整句之缺點也就可以勉強補上幾分。此後如有還未忘記紹興話的紹興人能夠費點工夫把他添注上拼音,這便可以成為一部急就的《紹興方言志》了。我們且不講「唯桑與梓必恭敬止」那些舊話,只是飲水思源,從學問或趣味上面想起來,覺得對於這位扁舟子老先生實在應得表示相當敬意耳。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舊會稽縣人周作人識于北平苦雨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