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魯迅小說裡的人物 | 上頁 下頁
呐喊衍義 二三 女學生剪髮


  《頭髮的故事》的第三段是關於女人剪髮的問題。男人剪髮在清末民初雖然經過些波折,總算終於成功了,像上一段裡所說,在辛亥革命的前夕青年競先剪辮,因為沒有遇見張勳孫傳芳這一流人,也幸得無事過去。男人的辮子在那時候只有政治的意義,民初儘管軍閥專權,但總算換了朝代,所以清朝的辮子去掉並不足惜。可是女人的頭髮,那是另一件事,仿佛是有禮教的意義,剪去長髮無異於打倒禮教,所以是絕不可容許的。說也奇怪,軍政官商的反對倒也罷了,那身為校長教員的太太小姐們尤其特別起勁,「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這些都是實在的事情。那時是民國九年即一九二〇年,單說北京,女高師的附中,市立的女中,差不多都是這種規矩,那些校長們的名字大家也還記得。

  魯迅在這裡便很替那些因了頭髮而吃苦受難的女子不平,也可惜她們無謂的犧牲。「改革麼,武器在哪裡?」這改革顯然是應寫作革命,只是臨文避了諱。下面又說:「你們的嘴裡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這尼采式的一句格言,是魯迅自己平時所常說的話,放在故事中的 N 先生口裡做個結束,倒也是適宜的。這篇《頭髮的故事》一看很是簡單,但是說來已有了五節,就此打住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