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魯迅的故家 | 上頁 下頁
七二、蘭星


  中房的人移住到新台門來的,還有一個桂軒四太太。這一派的第十一世號叫一齋,是一個舉人,《越縵堂日記》中提起他過,說他同介孚公要想把章實齋《文史通義》的板本鏟去文字,重刻時文云云,其實這是錯誤的。一齋大抵不免是個「劣紳」,但他對於書籍也還有點理解,他曾將茹三樵的《越言釋》縮刻為巾箱本,嘯園叢書本即是依據這個重刊的,《文史通義》也由介孚公和他找到木板,送給浙江官書局,修補印行,見於譚複堂日記中。第十二世號揆初,曾重修本族的家譜,他的兒子就是桂軒,早已去世,留下一子壽頤,小名蘭星,曾在三味書屋讀書,魯迅最初得到《花鏡》,便是以二百錢代價問他買來的。介孚公去世,潘姨太太不久逸去,房屋空了出來,西偏吳送媽媽為首所典的一部分也早已期滿,乃一併租給了桂軒太太,不過經常只是她一個人居住,因為蘭星是給和記管事,住在那裡不回來的。

  周氏致中兩房都有相當支派,唯獨和房一脈相傳,因此資產集中,最為富有,因為曾經營商業,所以那一房特別稱為「和記」,相仍不改。到了第十世沒有兒子,便向大房即致房下的智房要了一個繼承下去,那即是苓年公的幼弟,通稱「十五老太爺」。他一直活到己亥年,但因失明終年不出眠床來,也就沒有見過他的面。第十二世號星曹,小名咸,本家恨他吝刻,綽號為「海沙」,實在只是鹽的別名而已,第十三世小名瑜,早卒,有一子一女,子名培生,也早卒,有遺腹子為第十五世了,女大概尚在,名從略。

  照上邊所記系統說來,如以第十四世為本位,則和記與智房的人比較相近,但也是同高祖,若是別房的人乃是同第八世祖,比高祖還要遠兩代,在《爾雅·釋親》中已經沒有名稱了。不久四太太來訴說,他的兒子不好,與那姑娘發生戀愛,於是本家中議論紛然,拜忌日時蘭星也不便出來了。對於那些偽道學的長輩,魯迅卻非常厭惡,他雖不明白說出,遇見蘭星便特別親切接待,這種無言的聲援的確也有不少力量,但那已是宣統年間事,距離庚子已經頗遠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