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十四家詩鈔 | 上頁 下頁 |
詠懷詩選十五首 |
|
夜中不能寐②,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③,翔鳥鳴北林④。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⑤。 ①黃節注:《詩·大雅》:仲山甫永懷。永、詠,古通。《尚書》:歌永言《漢書·藝文志》引永作詠。師古曰:詠者,永也。永,長也,所以長言之也。 ②古直注:起首本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詩序》柏舟,言仕而不遇也。 ③《楚辭·九章》:鳥獸鳴以號群兮。王逸注:號,呼也。 ④吳淇曰:鳥不夜翔。曰翔鳥,正以月明故,即曹孟德:月明星稀,鳥鵲南飛。 ⑤黃節注:末二句蓋用曹植《雜詩》: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意指上孤鴻、翔鳥言之。 二妃游江濱,逍遙順風翔。 交甫懷環珮,婉孌有芬芳。 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 傾城迷下蔡,容好結中腸。 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 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①。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②。 ①黃節注:萱草三句,皆用《衛風·伯兮》詩義。 ②《漢書·韓信傳》:項王使武涉往說信曰: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沈約曰:婉孌則千載不忘,金石之交則一旦輕絕,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也。 劉履曰:須溪劉會孟謂從二妃來不謂有此結語。蓋所謂如截奔馬者。此文詞變化之妙,學者亦不可不知。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①。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②。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③。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④。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雲已⑤。 ①《漢書·李廣傳贊》: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②《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沈約:風吹飛藿之時,蓋桃李零落之日。華實既盡,柯葉又彫,無複一毫可樂悅。 ③繁華二句,李善注:言無常也。 ④方東樹曰:去上西山,即亂邦不居之義。阮籍《首陽山賦》云:嘉粟屏而不存兮,故甘死而采薇。 ⑤沈約曰:歲幕風霜之時,徒然而已耳。李善曰:繁霜已凝,歲亦幕止。野草殘悴,身亦當然。 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連畛距阡陌①,子母相鉤帶。 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②,多財為患害③。 布衣可終身④,寵祿豈足賴⑤! ①畛,田界。距,至也。《說文》: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②《莊子·人間世》:膏火自煎也。 ③《漢書·疏廣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人之怨也。 ④《史記·李斯傳》:斯乃上蔡布衣。 ⑤《左傳》成公十五年:華元曰:不能治官,敢賴寵乎? 沈約曰:當東陵侯侯服之時,多財爵貴,及種瓜青門,匹夫耳。實由善於其事,故以味美見稱。連畛距陌,五色相照。非唯周身贍己,乃亦坐致嘉賓。 何焯曰:言古人即易代失侯,可以種瓜食力。何事不可固窮,欲事二姓乎? 邱光庭及吳淇均謂以瓜諷人不能高蹈遠引而嬰患害。黃節謂二氏之說未會全詩,觀布衣二句之對於邵平,蓋稱之,非譏之也。 灼灼西隤日,餘光照我衣。 回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 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饑。 如何當路子①,磬折忘所歸②。 豈為誇譽名③,憔悴使心悲。 寧與燕雀翔,不隨黃鵠飛④。 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 ①《孟子》:夫子當路于齊。綦毋邃曰:當仕路也。 ②曹植《箜篌引》:磬折欲何求。 ③誇,張也。 ④《卜居》:甯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沈約曰:若斯人者,不念己之短翮,不隨燕雀為侶,而欲與黃鵠比遊。黃鵠一舉沖天,翱翔四海。短翮追而不逮,將安歸乎?為其計者,宜與燕雀相隨,不宜與黃鵠齊舉。 黃節案:劉履、吳淇皆以末四句為嗣宗自謂。何焯從之,曰:末言己寧沒身下位,不敢附司馬取尊顯也。陳沆,曾國藩亦皆取之,則與沈約說異。沈歸愚曰:為知進而不知退者言,蓋鄙之之詞,則仍以沈約之說為允。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①,青驪逝駸駸。 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雲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②。 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③。 ①《楚辭·招魂》曰: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②《戰國策·楚策》:莊辛謂楚襄王,蔡靈侯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③《孔叢子》:賈子陽謂子思曰:吾念周室將滅,涕泣不禁。 劉履曰:按《通鑒》,正元元年,魏主芳幸平樂觀。大將軍司馬師以其荒淫無度,褻近倡優,乃廢為齊王,遷之河內。群臣送者皆為流涕。嗣宗此詩,其亦哀齊王之廢乎。 黃節按:何焯曰:此篇以襄王比明帝,以蔡靈侯比曹爽。嗣宗,爽之故吏,痛府主見滅,王室將移也。蔣師爚曰:按《曹爽傳》有南陽何晏、鄧颺、沛國丁諡。晏乃進之孫,颺乃禹後。後漢《何進傳》,南陽宛人,《鄧禹傳》,南陽新野人,是皆楚士,皆進自爽。何、蔣二氏之說,未免附會,不如劉履說耳。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①。 被褐懷珠玉②,顏閔相與期。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③。 千秋萬歲後④,榮名安所之⑤。 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嗤⑥。 ①《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②《家語》: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被褐而懷玉,何如?子曰:國無道可也。 黃節按:《老子》曰:是以聖人被褐懷玉。呂延濟曰:褐,布衣;珠玉,喻道德。 ③沈約曰:自我以前徂謝者非一,雖或稅駕參差,同為今日之一丘,夫豈異哉。 ④《戰國策·楚策》:楚王謂安陵君曰,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 ⑤古詩:榮名以為寶。 ⑥《莊子·至樂》:噭噭然隨而哭之。《說文》:嗤,笑也。 沈約曰:志事不同,徂沒理一。 蔣師爚曰:噭噭今自嗤,劉琨答盧諶書所謂破涕為笑。排終身之積慘者也。起昔收今,轉瞬之感,便作萬代觀。 黃節曰:所思,謂顏、閔之徙。然已成丘墓矣。雖有千秋榮名,不如羨門之長生耳。是以今日自嗤,嗤昔年之志于顏、閔也。 何焯曰:世不可為,乃蔑禮法以自廢。志在逃死,何暇顧身後之榮名哉?因悟安期、羨門,亦遭暴秦之代,詭托神仙爾。 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樑①。 綠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②。 走獸交橫馳,飛鳥相隨翔③。 是時鶉火中,日月正相望④。 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 羈旅無儔匹⑤,俯仰懷哀傷。 小人計其功,君子道其常⑥。 豈惜終憔悴,詠言著斯章⑦。 ①《漢書·地理志》:河南開封縣東北有蓬池。又:陳留郡有浚儀縣,故大樑也。 ②《楚辭》:莽茫茫之無涯。 ③《登樓賦》: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 ④《左傳》僖公五年: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問于蔔偃曰:吾其濟乎?對曰:克之。公曰:何時?對曰:童謠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杜注:鶉,鶉火星也。言丙子平旦,鶉火中,軍事有成功也。《說文》:望,月滿,與日相望以朝君也。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何焯曰:嘉平六年二月,司馬師殺李豐、夏侯泰初等;三月,廢皇后張氏;九月甲戌,遂廢帝為齊王,乃十九日,是月丙辰朔。十月庚寅,立高貴鄉公,乃初六日,是月乙酉朔。師既定謀,而後白于太后,則正日月相望之時。末言後之誦者考是歲月,所以詠懷者見矣。 ⑤《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左傳》:敬仲曰:羈旅之臣。 ⑥《荀子·天論》: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 ⑦沈約曰:不應憔悴而致慷悴,君子失其道也。小人計其功而通,君子道其常而塞,故致憔悴也。因乎眺望多懷,兼以羈旅無匹,而發此詠。豈惜句,所謂君子不為小人匈匈綴行。結語,君子作歌,維以告哀之旨。 陳祚明曰:風霜以喻式微,羈旅以喻寡黨。此計功者所必去。而君臣分義,乃經常不可失也。公如僅以高曠為懷,而甘心憔悴者,何必曰君子道其常乎?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 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洲,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①。 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②。 ①曹植《九愁賦》:見失群之離獸,覿偏棲之孤禽。 ②《詩·陳風》:彼美淑姬,可以晤言。鄭玄《箋》:晤,對也。《小雅》: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箋》:我心寫者,舒其情意,無留恨也。 何焯曰: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途窮能無慟乎?孤鳥離獸,喻逃死吳蜀者。孤鳥指夏侯霸,霸素為曹爽所厚,爽誅,亡入蜀。離獸指文欽,入吳,亦因爽誅內懼。 吳淇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乃獨坐空堂上,無人焉。出門臨永路,無人焉。登高望九州,無人焉。所見惟鳥飛獸下耳。其寫無人處,可謂盡情。 西方有佳人①,皎若白日光②。 被服纖羅衣,左右佩雙璜。 修容耀姿美,順風振微芳③。 登高眺所思,舉袂當朝陽④。 寄顏雲霄間,揮袖淩虛翔。 飄颻恍惚中⑤,流盼顧我傍。 悅懌未交接⑥,晤言用感傷。 ①《詩經·邶風》:雲誰之思,西方美人。 ②宋玉《神女賦》: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③振,動也。 ④宋玉《高唐賦》:晰兮若皎姬,揚袂障日而望所思。 ⑤《老子》: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⑥曹植《洛神賦》: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黃節按:《晉書·本傳》雲,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於田裡,歲餘而爽誅。時人服其遠識。或即詩中所指歟。 夏後乘靈輿①,誇父為鄧林。 存亡從變化,日月有浮沉。 鳳凰鳴參差,伶倫發其音②。 王子好簫管③,世世相追尋。 誰言不可見,青鳥鳴我心。 ①《山海經·海外西經》: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又《大荒西經》:夏後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 ②《漢書·律曆志》: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昆倉之陰,取竹之解穀,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參差,洞簫也。 ③《列仙傳》: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台。 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①。 戰土食糟糠,賢者處蒿萊。 歌舞曲未終,秦兵已複來。 夾林非吾有②,朱宮生塵埃。 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③。 ①《水經注·渠水》:《陳留風俗傳》曰:縣有蒼頡師曠城,上有列仙之吹台。北有牧澤,澤中出蘭蒲。上多㑺髦,衿帶牧澤,方十五裡。俗謂之蒲關澤,即謂此矣。梁王增築為吹台。城隍夷滅,略存故址。 ②《戰國策·魏策》: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台。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 ③《史記·魏世家》:王假三年,秦灌大樑,虜王假,遂滅魏以為郡縣。 陳沆曰:駕言發魏都,借古以寓今也。明帝末路,歌舞荒淫,而不求賢講武,為苞桑之計,不亡於敵國,則亡于權奸,豈非百世殷鑒哉。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①。 去此若俯仰②,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③,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④。 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⑤。 去者餘不及,來者吾不留⑥。 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遊⑦。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⑧。 ①班倢伃《自悼賦》: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 ②《莊子》:其疾也俯仰之間。 ③曹植《求自試表》:翼以塵露之微,補益山海。 ④《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⑤班倢伃《自悼賦》:惟人生兮一世,忽一過兮若浮。 ⑥《楚辭·遠遊》:往昔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⑦魏武帝《秋胡行》:願登泰華山,神人其遠遊。《史記·張良傳》: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 ⑧《楚辭·漁父》:漁父曰: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莞爾而笑,鼓枻而去。《國語·越語》:範蠡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漢書·梅福傳》:越職觸罪,危言世患。 炎光延萬里①,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②。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③。 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 ①揚雄《劇秦美新》:震聲日景,炎光飛響。李善注:炎光,日景也。《法言·孝至篇》:夏、殷、商之道將兮,而以延其光兮。 ②宋玉《大言賦》:彎弓掛扶桑。又:長劍耿介,倚乎天外。 ③《莊子·列禦寇》: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曾國藩曰:此首有屈原《遠遊》之志,高舉出世之想。 木槿榮丘墓①,煌煌有光色。 白日頹林中,翩翩零路側。 蟋蟀吟戶牖②,蟪蛄鳴荊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③。 衣裳為誰施,俯仰自收拭。 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 ①《禮論》:仲夏之月,木槿榮。 ②《詩經·唐風》:蟋蟀在堂。 ③《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毛傳:猶有羽翼以自修飾也。采采,眾多也。《淮南子》:蜉蝣不過三日。陳祚明曰:譏富貴之不常也。 黃節曰:末二句指上木槿、蜉蝣等不知生命之短。慷慨努力,謂木槿之榮蟋蟀之吟、蟪蛄之鳴、蜉蝣之修也。非美之之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