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研究 | 上頁 下頁
水滸傳的演化(1)


  一

  《水滸傳》是中國英雄傳奇中最古的著作,也是她們之中最傑出的一部代表作,卻又是矯矯不群,與一切的英雄傳奇都沒有什麼聯絡的關係。她的來歷,與一切的英雄傳奇的來歷是很不相同的。初期的中國英雄傳奇,大都是由歷史小說分化而來的。然而這個最早期的英雄傳奇《水滸傳》,卻是與最早期歷史小說並行發展起來的。她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水滸傳》並不是什麼歷史小說的片段,如《英烈傳》,也不是由她們演化而來的,如《說唐傳》,她一開頭便是一個完整的民間的英雄傳說。經過了好幾個時代的演化、增加、潤飾,最後乃成了中國小說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水滸傳》的產生,是很早的。當《三國志》與《五代史》的故事在盛傳著的時候,即在南宋的時候,《水滸傳》便已經產生出來了。《水滸傳》敘的是,北宋末年的一夥以宋江為領袖,佔據著梁山泊的劫富濟貧的英雄們的故事。宋徽宗之時,奸人蔡京、高俅、童貫等當權,結黨營私,壓迫正士。於是許多忠義之士,不得不被「迫上梁山」。前後加入他們這一夥兒中的共有三十六個好漢。這三十六個好漢橫行一時,無人可敵。於是朝廷只得招安了他們,命他們去討方臘。宋江因收方臘有功,做到節度使。這是最早的一個《水滸傳》的故事(見《宣和遺事》元集末至亨集首)。宋江在歷史上是實有其人的,他所帶領的一夥好漢們,也似乎是實有其人的。最初是三十六個,後來的傳說才擴充到一百單八個。《宋史》二十二,《徽宗本紀》宣和二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又同書卷三百五十一《侯蒙傳》:「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清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自贖。』」同書卷三百五十三《張叔夜傳》,更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钜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十朝綱要》:「三年六月辛醜,辛興宗與宋江破賊上苑洞。」楊仲良《通鑒紀事本末》:「三年四月戊子,童貫與王稟等分兵四圍包幫源洞,而王渙統領馬公直,並裨將趙明、趙許、宋江次洞後。」又畢沅《通鑒考異》引《北盟會編》載《童貫別傳》云:「貫將劉延慶、宋江等討方臘。」是則宋江之實有其人,與他的投降和討方臘之實有其事,乃是確切無疑的史實了。這樣的一件英雄故事,流傳於民間,不到幾時,便成了一個盛傳各處的英雄傳說,這個傳說,又很快的便為文人學士所採取,而成為幾部盛傳各處的英雄傳奇。宋末遺民龔聖與作《宋江等三十六人贊》自序說:

  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不足采著。雖有高如李嵩輩傳寫,士大夫亦不見黜。餘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

  高如李嵩輩所傳寫的《水滸》,(按「高如」一本作「高手」。李嵩是南宋的一位大畫家,他所「傳寫」的,必定是宋江諸人的圖像或戰鬥的故事畫。)今已絕不可得見。然可知在南宋的時候,《水滸傳》便已盛傳於世了。《宣和遺事》原是雜采各書以成之的,也許其中所敘的「水滸故事」竟是這個傳說的節本。(不會是原本,說見下。)這是很有可能性的。南宋時候為什麼會盛行這種「水滸故事」呢?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為什麼會那末快的便成了一種英雄傳說了呢?這個理由是很簡單的。周密跋龔氏的《三十六人贊》說:

  此皆群盜之靡耳。聖與既各為之贊,又從而序論之,何哉?太史公序遊俠而進奸雄,不免後世之譏。然其首著勝、廣於列傳,且為項羽作本紀,其意亦深矣。識者當能辨之。

  換一句話,便是龔氏之作《三十六人贊》是有深意的。他處在蒙古民族的鐵蹄之下,頗希望有宋江之類的豪傑出來,以恢復故邦。南宋之盛行「水滸故事」便也是這個心理。他們為金人所侵陵,畏之如虎,便不禁的會想起了「能征慣戰」的水滸英雄來。雖然只不過是想慕而已,卻也聊足以快意,正如唐末之盛行著劍俠故事,劉邦之吟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曄之歎著:「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一樣的心理。這都是時代的變化使他們不由得不有這樣的心情。又,宋江諸人是離南宋時代很近的人,關於他們的遺聞軼事,一定是故老野民口中所津津樂道著的。——民間原是產生或傳播許多英雄傳奇的大本營。當時雖沒有「行吟詩人」將他們的小傳說團結為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卻有一班的說書先生與好事文人,將他們編為話本或散文的英雄傳奇。《水滸傳》的最初雛形便是這樣的形成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