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俗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二章 彈詞 一 |
|
彈詞為流行於南方諸省的講唱文學。在福建有所謂「評話」的;在廣東,有所謂「木魚書」的,都可以歸到這一類裡去。 彈詞在今日,在民間占的勢力還極大。一般的婦女們和不大識字的男人們,他們不會知道秦皇、漢武,不會知道魏徵、宋濂,不會知道杜甫、李白,但他們沒有不知道方卿、唐伯虎,沒有不知道左儀貞、孟麗君的。那些彈詞作家們所創造的人物已在民間留極大深刻的印象和影響了。 方卿,清代蘇州彈詞長篇書目之一《珍珠塔》中的主人公。該書描寫方卿與表姐陳翠娥的婚姻故事。 彈詞的開始,也和鼓詞一般,是從「變文」蛻化而出的。其句法的組織,到今日還和「變文」相差不遠。其唱詞以七字句為主,而間有加以「三言」的襯字的,也有將七字句變化成兩句的三言的。 加三言於七言之上的,像: 常言道,惺惺自古惜猩猩。(《珍珠塔》) 把七言變化成兩句的三言的,像: 方卿想,尚朦朧,元何相待甚情厚。(《珍珠塔》) 這便和「鼓詞」之十字句有些不同了。在一般的彈詞裡,總是維持著七字句的。鼓詞的句法組織,便有些變化多端了。特別是所謂「子弟書」的,差不多變得很厲害,恣其筆鋒所及,已不復顧及原來的七字或十字的限制了。 凡彈詞都是以第三身以敘述出之的;即純然是史詩或敘事詩的描敘的方法。但到了後來,又分出不同的組織的體式來。大約受了很深的戲曲的影響吧,在吳音的彈詞裡每每的注明了: 生白(或旦白,醜白) 生唱(或旦唱,醜唱) 表白(即講唱者的敘事處) 表唱(即講唱者的以敘事的口氣來歌唱處) 等等,但在一般的彈詞裡卻都是全部出之於講唱者之口,並沒有模擬著書中主人翁或特別表白出主人翁的說唱的口氣的地方。 最早的彈詞,始於何時,今已不可知。但刻《元曲選》的臧晉叔在萬歷時曾經刻過元末楊維楨的《四遊記彈詞》(《俠游》、《仙遊》、《冥遊》、《夢遊》,他僅刻其三),這當是「彈詞」之名的最初見於載籍的。(臧序見他的文集中。但其體裁如何,卻不可知。)正德、嘉靖間,楊慎寫二十一史彈詞,其體裁和今日所見的彈詞已很相近。 臧晉叔(1550-1620),即臧懋循。明代戲曲家。字晉叔,浙江長興人。推崇元人雜劇,編有《元曲選》。 楊維楨(1296-1370),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字廉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的《四遊記彈詞》是現知最早的以「彈詞」命名的唱本。 《二十一史彈詞》每段,必先之以《臨江仙》等曲,後有「詩曰」數段,然後入本文。 本文為散文的敘述,都是歷史的記載。其次才為唱文三首,那唱文,全部是十字句,和鼓詞極相近,而和一般的彈詞不甚同。且引其一段為例: 第三段 說秦漢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游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詩曰: 戰敗興亡古至今…… 記得東周併入秦…… 剪雪裁冰詩有味,降龍伏虎事曾聞……春去春來人易老,花開花落可憐人!不如忙裡偷閒好,再把新聞聽一巡。 昨序說夏、商、周三代,到周赧王被秦昭王逼獻國邑,旋滅東西周,而周亡。 秦之先,原姓嬴氏……秦始皇至漢獻帝,通共四百三十三年。中間覆雨翻雲,幾場興廢,談論間不能細說,略將大概品題。 底下便是唱文的部分了: 戰七國秦昭王英雄獨霸,奪周朝取世界遷徙周氏。 昭王死子孝文繼登三日,奄然間無疾病做了亡人。……秦楚滅漢龍興二十四帝,轉回頭翻覆手做了三分。 底下又結之以一詩(或二句或四句)及《西江月》: 前人創業非容易,後代無賢總是宮。回首漢陵和楚廟,一般瀟灑月明中。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龍爭虎鬥漫劬勞,落得一場談笑。——《西江月》 明朝整頓調弦手,再有新文接舊文。 所謂「整頓調弦手」,正指彈詞是伴以弦索來歌唱的。鼓詞也用弦索來伴唱,惟多一面鼓。 今所知最早的彈唱故事的彈詞為明末的《白蛇傳》。(與今日的《義妖傳》不同。)我所得的一個《白蛇傳》的抄本,為崇禎間所抄。現在所發現的彈詞,無更古於此者。 明末柳敬亭的說書,不知所說的是否即為彈詞。但《桃花扇餘韻》一折裡,柳敬亭所彈唱的一段《秣陵秋》卻確為彈詞無疑: 柳敬亭(1587-約1670),明末說書藝人。通州(今江蘇通州)人。擅說《隋唐》、《水滸》等書。在《桃花扇》的最後一出《餘韻》,唱南曲《秣陵秋》,概括了一部南明興亡史。 〔醜彈弦介〕六代興亡,幾點清彈千古慨;半生湖海,一聲高唱萬山驚。〔照盲女彈詞介〕 〔秣陵秋〕陳、隋煙月恨茫茫,井帶胭脂土帶香。駘蕩柳綿沾客鬢,叮嚀學舌惱人腸。……全開鎖鑰淮、揚、泗,難頓乾坤左、史、黃。 建帝飄零烈帝慘,英宗困頓武宗荒。那知還有福王一,臨去秋波淚數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