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民間文學研究 | 上頁 下頁
香山寶卷


  《香山寶卷》為許多最流行的寶卷中之最古者。相傳為宋普明禪師于崇甯二年(即公元一一〇三年)八月十五日在武林上天竺受神之感示而作者。一名《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共二卷,有上海文益書局石印本,民國三年出版。又有《觀音濟度本願真經》一種(咸豐壬子,上海翼化堂刊行),內容事實與結構俱與《香山寶卷》相同,僅改作觀音菩薩的自敘傳的口氣而已。

  迦葉佛時,須彌山西,有一興林國,人皇婆伽,年號妙莊。人民安樂,國土闊大,只苦未有太子。皇后寶德連生二女,名妙書、妙音。到妙莊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又生一女,名為妙善。此公主並非常人,乃是仙女轉世。妙善不覺到了十九歲,每告上蒼,願舍皇宮,出家奉佛。宮娥采女見她在宮中修行學道,盡都笑她。一日,妙莊皇帝坐朝,想及尚無太子,心中抑抑不歡。群臣跪奏,三位公主,青春正當,合招駙馬,亦可繼後。皇帝便下令為三位公主招駙馬。大公主招一位文人,二公主招一位武將,惟有三公主立意修行,不肯招夫。皇帝大怒,便囚禁她於後花園。公主卻喜得出宮門,如鳥出籠,如囚脫枷,反為自在無憂。一月之後,皇后想念女兒,求皇帝寬赦了她。皇帝便叫她及二女和宮娥,逐一的去勸說妙善,要她回心轉意。不料妙善固執如故。半載後,妙善便到了白雀寺修行。皇帝叫尼僧勸她回來,不然,便將毀寺滅尼。尼僧設計磨難她。公主在寺吃了許多苦,都能容忍。尼僧無法勸她,也無法逐她,便去回報皇帝。皇帝大怒,起兵圍寺放火,虧得公主刺血,向空噴一口,即時成為紅雨,滅了大火,保全了尼僧與庵寺。皇帝更為憤怒,便派兵捉拿了公主到京。用刀斬她不死。公主禱天容其一死,免與父王鬥氣。再用弓弦絞定咽喉,便即氣斷命終。當時,山崩樹倒,海幹河竭,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本國他邦之人無不悲歎。突然的有一隻猛虎跳出,銜了公主屍身到黑林中去。於是公主魂游地府,以其慈悲大願,救度了不少惡鬼超生。閻王恐怕地獄為虛,便送她還陽。公主還陽,獨自在林中悲哭。因了太白金星的提示,便到了香山懸岩洞中去修道。九載之後,便成了道,名曰觀世音。這時,玉帝以興林王毀佛滅法,救差瘟部行病使者送病與他。於是妙莊皇帝得了不治之症,痛苦難忍。香山公主已知其事,便化身為僧人去救他,說須用不嗔人手眼,和合靈丹去醫治。同時,並叫他們到香山懸岩洞去求不嗔人手眼,果然得了她的手眼,治好了病。國王與皇后便親到香山謝她。不料舍手眼的仙人,卻是自己的女兒。皇帝禱求「再生手眼如舊日」,果然,她的手眼複生了。於是妙莊皇帝及皇后宮妃俱改行修道,崇信佛法,得歸淨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