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小說八講(提綱) | 上頁 下頁
第四講 《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


  一、講史書的發展——在什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王六大夫——《十七史演義》——人民的文學——從那裡得到歷史知識,批判歷史人物,吸取歷史教訓——人民的好惡所在——為受難者泣下,而切齒於奸惡權臣——當然是封建社會的批判,但是被剝削者們的批判——「是非不違於公道」(替天行「道」)。

  二、「書會先生」,生長於人民裡的作家們——是讀書人,但是依靠了人民而維持生活的,故好惡是非,不能違背人民的願望——他們自己也是「階級的叛徒」——《風月紫雲亭》——《藍采和》。

  三、施耐庵與羅貫中——施是誰呢?——施惠——施耳,施子安——白駒人(江蘇興化)——一二九六生——一三七〇死(或一二六〇——一三四〇)——羅貫中——本——木(牧),「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一三六四,元順帝二十四年)復會。別後又六十餘年(約一四二四,明成祖二十二年),竟不知其所終」——武林人,廬陵人——周亮工:「洪武時人」——若一三六四為四十歲,當生於約一三二四年,生卒約為一三三〇——一四二四——《三國志演義》——《唐傳演義》——《殘唐五代傳》——《粉妝樓》(羅燦、焜)——《說唐傳》——《平妖傳》二十回——胡永兒、聖姑姑——王則——文彥博——諸葛遂智——馬遂——李遂——《說唐傳》(前傳六十八回,《小英雄傳》十六回,羅通掃北)——他們是「書會先生」吧——以供給「話本」和「劇本」為業,自己不登場。

  四、《三國志演義》,講史的代表作——唐李義山:「張飛胡」——改寫了,題作:「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據史書以正「話本」的大不合理處——刪去「司馬仲相」陰司斷獄一段——刪去劉備到太行山落草,張飛喊斷長板橋等——煥然一新,成了他自己的創作——三訪諸葛亮——描寫的簡捷高超——曲折而明暢。

  五、《三國志演義》的得人民喜愛的原因——(一)愛憎分明。體現人民的愛與憎;歌頌愛護人民的、善良忠厚的政治家,反對狠毒詭詐的奸雄。(統治階級間的矛盾,及其與人民間的矛盾。)雖然不見有人民在活動;(二)故事曲折動人;(三)劉關張的義氣——血兄弟在中國;劉關張,平民出身;(四)諸葛亮的忠誠智慧,代表了正直無私的人物;(五)勇敢的將官,失敗了的英雄。人民所熟悉的英雄人物,有代表性的。

  六、從講史到「英雄傳奇」,即從《三國》到《水滸》——兩種不同類型的作品——《水滸傳》:英雄傳奇的開始——從講史分了出來——對歷史的片斷而加以剖析——不是歷史人物,而是人民的英雄——性質不同,作風也不同——真實地在人民裡生長起來,從人民裡走出來的英雄人物——他們為自己,也為人民,反抗著統治者——「官迫民反」——「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為自己雪恨報仇——為人民的正義而抱不平。

  七、《水滸傳》的時代性——封建社會的沒落期——宋元與元明之間——政治的黑暗,官僚的壓迫,連大地主也被迫而反。

  八、《水滸傳》的形成——今本《水滸傳》題「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百川書志》)、「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嘉靖本),正像石玉崐,創作並結集了《水滸》故事——(一)先有元劇?後有小說?小說是逐漸擴大的。(二)簡本先?繁本先?——《水滸》故事的「幾個單元」(1)王進、史進、魯智深三——七。(2)林沖七——一二。(3)楊志一二——一三,又一七。(4)生辰綱一三——一六。(5)小奪泊一八——二〇。(6)宋江二〇——二三。(7)武松二三——三二。(8)宋江三二——四二。(9)李逵四三。(10)楊雄、石秀四四——四六。(11)三打祝家莊四七——五〇。(12)雷橫、朱仝五一。(13)柴進五二——五四。(14)高俅五五——六〇。(15)盧俊義六一——六三。(16)關勝等六四——七一,(曾頭市)。(17)李逵七二——七五。(18)童貫、高俅七六——八〇。(19)受招安八一——八二。(20)征遼八三——八九。(21)田虎九〇——一〇〇。(22)王慶一〇一——一一〇。(23)方臘一一一——一一八。(24)大結束一一九——一二〇。一百回本無(21)及(22)兩單元。

  九、《水滸傳》人物出身的分析——

  (一)平民:李逵、白勝、石秀、武松、劉唐、時遷、燕青、三阮(小二、小五、小七)。

  (二)吏:晁蓋、宋江、朱仝、雷橫、楊雄、戴宗。

  (三)大地主:史進、柴進、盧俊義、李應。

  (四)武將:林沖、楊志、魯智深、關勝、索超、董平、花榮、徐甯、秦明、呼延灼、黃信、孫立。

  (五)技藝人等:吳用、公孫勝、安道全、皇甫端、湯隆、蔣敬、金大堅、蕭讓等。

  (六)地方有勢力者及強盜等:王英、孔明、張青、孫二娘、李俊、張橫、張順、穆春、陳達、楊春、燕順、周通等。

  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游離分子——「官迫民反」——同一個原因,迫得他們會聚在一起,梁山泊。——梁山泊的道德(李逵)。

  十、繼承了宋人「小說」之後,寫平民,寫社會生活。融合了講史與小說之所長。有戰爭,有英雄歷險,也有日常的生活。(小人物寫得很好)——博得人民的同情與喜愛:攻擊腐化透頂的官僚地主階級以及一切「為虎作倀」的壞蛋。處處充溢著不平之氣與正義感,同情於被壓迫者(《雙獻功》(李逵),被侮辱者——以打倒惡霸為主——仗義疏財——《三國》成為兵法之淵藪,《水滸》成為農民起義的教科書了。所以,統治者十分厭惡之。「三世皆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