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太雷 > 張太雷文集 | 上頁 下頁
吳佩孚北上之意義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日)

  在國民軍退守北京時,吳佩孚本有聯合國民軍以敵奉軍之必要,但是因為吳張的主人——英日帝國主義不許他們分裂,仍舊要他們繼續合作以撲滅北赤國民軍及南赤國民政府,因此吳佩孚與國民軍的聯合未成而吳張仍能繼續合作。於是吳張一方面以全力壓迫國民軍退出北京並追擊至南口;一方面吳佩孚援助葉開鑫擾湘。但是自國民軍退出北京後,張吳各自的目光即不集注于南赤北赤而移轉於汙七糟八的北京:因為北京是中國名義上中央政府所在地,並且是太上政府公使團的駐在所,誰能掌握北京政府之印,即誰能簽字賣國,所以吳張要紅著眼睛張開著嘴想吞食北京,至於南赤北赤到底沒有這樣好的滋味,況且他們又是遠在天邊徒費力而難得的兩塊天鵝肉,又何如放在桌子上的肥美的北京底順手呢?於是北京就成為張吳兩狗爭奪的肉骨頭了,而南北兩赤就丟開了難管了。吳佩孚比張作霖聰明,雖然吳離京較遠,但是他早就養好了一班走狗政客,奉直聯軍剛到北京,他們已經把曹錕的辭職令預備好了立刻發表,把顏博士一抬就抬出來,一班小囉囉招搖呐喊居然在北京唱出戲來了。張鬍子這一來就趕不上,雖然起首還是表示對吳非常要好,但是後來看得老吳的戲班子唱出勁來,老張就不能不說話了,他表示反對護憲反對依憲產生的顏閣。於是張吳就破了臉,兩者之間的衝突就顯露而厲害起來。奉軍完全停止進攻國民軍,奉軍有與國民軍聯和以制吳之說,奉國間如無諒解,則國民軍現在以全力攻晉之事恐難實現。同時又有田維勤、靳雲鶚聯合國民軍與孫傳芳圖山東之事,因吳雖然因受帝國主義之命一時無與奉軍開仗之心,但是其部下因無地盤遂不得不與奉軍爭奪。在直隸山東,奉直間的形勢異常險惡,有一觸即發之勢。如果現時張吳在北方有軍事上的衝突,張是可佔優勢力的,因為吳佩孚的軍力太薄弱,因此吳秀才又著了急,不得不暫時去掉擾亂南方的指揮,一部快車向保定開去找張胡講和。到保定後吳秀才第一件事即撤靳雲鶚的差,藉以對張表示無圖奉之心。吳佩孚這次到北方去是否能挽回奉直破裂與拆散奉國結合而仍能繼續直奉聯合以維持反動殘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與中國全國政局及革命前途有絕大關係。照我們的判斷,吳秀才此去成功少,絕望多。因為我們知道:反革命勢力有了裂痕絕少有能彌縫起來的,愈調和愈破裂。張吳要調和吳佩孚一定要讓步,吳佩孚自己或者可以讓步,但是吳佩孚的部下不能讓步:吳佩孚如果讓步不免使部下渙散。再者拉攏吳張的英日帝國主義現在亦因目前的利益而發生衝突,英日帝國主義都想自己的奴才能握取北京政權然後可以聽自己自由支配中國,英國奴才吳佩孚的顏內閣把持北京甚招日本的嫉忌,五月十九日北京使團討論承認顏閣事,日使以顏閣為不合法不應承認,而英使則以顏閣為繼續十三年之內閣所以當予以承認;主人雙方既已衝突則各主人之奴僕間當難望其不毆鬥。現在北方敵人內部瓦解之時,不能不說是我們南方革命軍北伐最好之時機。希望人民與政府能一致進行北伐,完成革命領袖屢次進行而未完成之志。不勝為革命前途慶倖!

  (1)原載《人民週刊》第14期,署名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