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作家 > 張太雷 | 上頁 下頁
張太雷生平大事年表


  1898年 誕生

  6月17日 誕生於江蘇常州西門外西倉街外祖父薛錦元家。本名張曾讓,譜名張孝曾,字泰來。在常州讀中學時用名張複,自號長鋏,北洋大學讀書時用名張曾讓,投身革命後改名張太雷,又曾用名張椿年、張春木,俄文名馬托春木(1921年在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工作時用名),筆名大雷、泰雷、春、大、雷、木、春年、之椿等。

  1901年 3歲

  隨父親張亮采、母親薛氏、姐姐張泰臨遷居江西萍鄉安源路礦。

  1905年 7歲

  隨父母居萍鄉。接受父親教授文化知識,兼習書法。

  1906年 8歲

  2月22日 父親病亡。全家搬回常州西倉街外祖父家居住。

  秋 考入常州西郊小學讀書,插班二年級。

  1911年 13歲

  夏 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西郊兩等小學堂。投考常州府中學堂,考試科目為國文、算術、歷史、地理,順利通過。

  9月 進入常州府中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稱江蘇省立第五中學校,現稱江蘇常州中學),被編入一年級三班。

  10月10日 武昌起義爆發。與同學瞿秋白等剪掉頭上的辮子。

  1912年 14歲

  10月 隨全校師生赴宜興遊覽。

  1914年 16歲

  6月 隨全校師生至上海參觀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江蘇省預備出品展覽會。返校途中遊覽蘇州等地。

  本年 曾一度傾心於基督教。

  1915年 17歲

  6月 臨近暑期,因支持被校方開除的同學李子寬,被校方「警告」,決意投考他校,遂離開常州五中,此時距離中學畢業還有一個學期。

  8月 偕李子寬等同往上海參加北京大學預科的招生考試,被錄取。

  12月 在上海報考北洋大學(現稱天津大學)法科預備班,考試科目為國文、英語、外國歷史、地理等課程,被錄取。

  1916年 18歲

  1月8日 進入北洋大學法科預備班學習。

  9月 升入北洋大學法科法律學門己班學習。學習刻苦,經常出入法律圖書館,並注重體育鍛煉。

  1917年 19歲

  4月 在天津與常州中學旅津校友聚會並合影留念。

  1918年 20歲

  6月 作為北洋大學的學生代表之一,參加北京學生向當局的示威、請願活動,與馬駿、郭隆真以及北京「學生救國會」代表許德珩等建立聯繫。

  夏 奉母命回常州與陸靜華結婚。

  初秋 在天津《華北明星報》(英文)兼職翻譯、編輯。

  秋 任俄籍漢學家、俄共(布)秘密黨員鮑立維的英文翻譯,接觸蘇俄進步報刊、文獻,秘密翻譯一些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和蘇俄新貌的文章,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

  1919年 21歲

  2月 在天津發起組織中國大學生最早的進步團體之一——「社會改造社」。其宗旨是變革黑暗的舊中國,建設一個民主自由的、有科學文化的新中國。

  5月 五四運動爆發。在天津參加「北洋大學學生會」、「天津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以及「天津各界聯合會」組織的愛國活動。

  6月1日 與北洋大學同學林汝植、陳汝良、李則昂一起赴塘沽演講。

  6月 參加天津各界聯合會與天津學生聯合會組織的愛國反帝活動。與北京大學李大釗建立聯繫,與時在北京政府外交部立俄文專修館就讀的瞿秋白有來往。

  8月下旬 作為天津各界請願代表之一,赴京請願,要求釋放被捕學生。

  12月10日 天津男女學校學生合組的新天津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成立,被選為籌備演講委員會籌備員。

  1920年 22歲

  1月 參加北洋大學反對校長馮熙運的學潮。

  2月 李大釗在送陳獨秀來津並幫助他轉乘輪船去上海後,在天津會見蘇俄友人和天津的先進分子,共同研究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形式問題。

  3月 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與天津一部分同學于方舟、韓麟符、安幸生等稍後參加。

  4月15日 長女張西屏出生。

  4月 經鮑立維介紹,擔任來華的共產國際代表、俄共(布)黨員維經斯基的英文翻譯,並參加了維經斯基在北京和上海的活動。

  6月 北洋大學法科畢業,未領畢業證書。

  8月 參與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活動。參與北京「革命局」工作。

  10月16日 在天津與即將赴蘇俄訪問的北京《晨報》記者、原江蘇省立五中同學瞿秋白長談,在場的還有五中同學吳南如等。

  10月 加入李大釗創建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11月 中旬 在天津與諶小岑、胡維憲、吳南如等7人創建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任書記。出版《勞報》,被查封後改名《來報》。

  12月19日 與鄧中夏等4人前往長辛店參加勞動補習學校籌備會議。

  1921年 23歲

  1月1日 與鄧中夏等一起參加北京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開學活動。

  2月 受命離北京赴伊爾庫茨克,參加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工作。離境前致函陸靜華。

  3月 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正式成立。到達伊爾庫茨克,任中國科書記。

  5月4日 參加旅俄朝鮮共產黨代表大會開幕式,被選入主席團,代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致辭。

  5月 獲准成為出席共產國際三大代表,離開伊爾庫茨克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介紹瞿秋白加入共產黨。

  5—6月 與共產國際駐遠東全權代表舒米亞斯基共同起草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致共產國際三大的長篇報告。這是中共歷史上第一次向共產國際所作的介紹中國國內全面情況的報告。

  6月 起草關於殖民地問題致共產國際三大的提綱(草案)。該草案在7月11日共產國際三大的「東方問題委員會」會議上提出。

  6月22日—7月12日 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三大。所準備的長篇報告未在大會上宣讀或散發,會後刊登於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機關刊物《遠東人民》1921年第3期(稍有刪節)。在大會第23次會議討論東方問題時,作了5分鐘的簡短發言。

  7月9—23日 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二大,與俞秀松、陳為人聯名向大會提出報告,當選為執行委員會委員,並受委託回國主持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整頓工作。

  7月 參與籌備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起草關於召開遠東大會的呼籲書。

  8月 從伊爾庫茨克回國抵上海,擔任共產國際駐遠東代表馬林(亨克·亨德裡克斯·斯內夫利特)的翻譯兼助手,並負責聯絡與組織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選派代表去蘇俄參加遠東大會事宜。期間,回常州探親。

  9月1日 在《新青年》第9卷第5期發表譯文《對於華盛頓太平洋會議》。這是迄今看到的張太雷最早在國內公開發表的譯文。

  9月 協調陳獨秀與馬林在中共與第三國際及與國民黨關係問題上的意見分歧。

  10月初 根據馬林指示,以中國留日學生名義秘密赴東京,經過施存統介紹,與日本社會主義者界利彥、近藤榮藏等商談參加遠東大會事宜。

  10月中旬 回國。後與馬林等人一起營救被法國巡捕房逮捕的陳獨秀、楊明齋、包惠僧、柯慶施、高君曼等人。

  11月21日 陪同馬林在上海會見孫中山代表張繼。國民黨決定派張秋白為出席遠東大會代表,同時邀請馬林去桂林訪問孫中山。

  11月 主持正式恢復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工作,起草《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章程》。

  12月 陪同馬林南下,經湖南前往廣西,會見孫中山。在長沙,訪問文化書社,會見毛澤東等人,出席當地青年團體會議。到桂林後,陪同馬林與孫中山長談3次。

  1922年 24歲

  1月上旬 陪同馬林由桂林去廣州,與張繼及陳炯明會談,出席在廣州和海陸豐的青年集會。當時正值海員大罷工,就近考察工人運動情況。

  3月 陪同剛到上海的青年共產國際代表達林,繼續整頓青年團的工作,並共同會晤陳獨秀。

  4月初 陪同達林到北京。參加並指導青年團在北京開展的非基督教聯盟的活動。達林會見蘇俄駐北京的外交使團團長裴克斯,得到蘇俄政府正式授權,以全權代表身份與孫中山進行談判。

  4月 陪同達林返滬。受命與達林等籌備即將在廣州召開的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起草團綱、團章。受命以中共代表身份偕同達林與孫中山進行聯絡。

  4月26日 到達廣州。後陪同達林會見孫中山,商談國共合作問題。

  4月底 參加由滬來粵的陳獨秀召集的黨內工作會議,討論即將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勞動大會、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以及國共合作問題。

  5月1日 代表社會主義青年團在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上致賀詞。

  5月5—10日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主持開幕式,致開幕詞並作關於團綱和團章的草案報告。大會最後一天,當選為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執行委員還有高尚德(高君宇)、施存統(方國昌)、蔡和森、俞秀松。施存統被推選為書記。

  6月 指導廣東青年團的改組工作。致函在上海的施存統、蔡和森、俞秀松,報告廣州形勢,指出《廣東群報》仍為陳炯明掌握,應改組。

  7月16—23日 在上海列席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7月26日 在上海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與羅章龍被委派為參加青年國際三大代表。

  8月2日 在上海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會議決定批准施存統因病辭職的請求,由高尚德繼任書記,空缺的執委會委員由候補委員馮菊坡代理。

  8月12日 馬林抵達上海。

  8月中下旬 在上海陪同馬林與陳獨秀、鄧中夏等商談國共合作事宜。

  8月25日 陪同馬林與陳炯明兵變後來到上海的孫中山會談。馬林向孫中山介紹共產國際關於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的決定。孫中山表示深感與蘇俄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的必要性。

  8月29—30日 參加杭州西湖會議,討論共產國際關於國共合作的指示。與會代表還有馬林、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高尚德。會議決定在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條件下,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

  9月4日 陪同馬林、陳獨秀參加孫中山在上海召集的國民黨各省市負責人會議,討論改組國民黨問題。在此前後,與李大釗、陳獨秀等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

  9月8日 在上海參加青年團中央執委會會議,被推為經濟部主任、《先驅》編輯。

  9月中旬 赴廣東調查廣東黨組織問題,督促黨團組織改組整頓,處理人事問題。此前,廣東黨組織在陳炯明兵變後拒不執行中共中央關於立即脫離與陳炯明的關係,轉而支持孫中山的指示。其領導人譚平山被調離廣州,陳公博、譚植棠受處分。党團組織一度陷於混亂狀態。改組後,馮菊坡、羅綺園分任党、團書記。

  10月上旬 回滬向中共中央彙報廣州之行。

  10月30日 在上海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會議通過蔡和森、高尚德、俞秀松提出的辭職請求,提議朱務善、阮永釗、賀昌接任,改選施存統為書記。會議決定,團中央機關隨同中共中央機關遷移到北京。

  11月30日 次女張西蕾出生。

  12月4—16日 青年共產國際三大在莫斯科召開。缺席當選為執委會委員。

  12月下旬 在北京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討論青年團二大召開問題。

  1923年 25歲

  1月21日 被孫中山任命為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

  2月下旬 二七慘案後,中共中央機關、團中央機關遷回上海。隨之回上海。

  5月14日 青年團中央執委會在北京開會。缺席。被推為青年團參加中共三大代表。

  5月下旬 離滬抵廣州,籌備中共三大。

  5月 在《嚮導》第27、28期發表《外國統治下的商人政府》、《為廢止棉花出口禁令告中國實業家》等6篇評論文章,指出帝國主義與中國的封建買辦勢力相勾結是中國軍閥混戰的根源,只有把軍閥和列強都推倒,中國才能統一。

  6月10—11日 參加中共三大預備會議,與劉仁靜負責起草青年運動決議案。

  6月12—20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6月23日 作為馬林翻譯,列席中共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6月 在《嚮導》第29、30期發表《羞見國民的中國國民黨》、《國民黨目前之兩種責任》等6篇文章,批評國民黨只重視和軍人政客打交道而忽視宣傳和組織群眾進行政治鬥爭。

  7月上旬 回上海,參與《嚮導》編輯工作,主要負責撰寫國際政治、經濟方面的文章。

  7月下旬 中共中央機關從廣州遷回上海。

  7月 在《前鋒》創刊號上及《嚮導》第33、34期發表《乞丐嘴裡的上海社會資本主義文化》、《近代印度概況》等4篇評論文章。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解釋國內國際問題,揭露帝國主義列強剝削壓迫本國勞動人民及殖民地的本性。

  8月3日 在上海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商討青年團二大籌備事宜,決定《先驅》出至25期終止。

  8月12日 在上海參加團中央執委會會議,被允准赴莫斯科參加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會議。

  8月16日 參加「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蘇聯方面稱之為「孫中山軍事代表團」)離上海。後經大連、滿洲里於9月2日到達莫斯科。代表團組成人員還包括蔣介石(團長)、沈定一、王登雲。

  9月3日—11月29日 參加「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在蘇活動。先後會晤俄共(布)中央書記魯祖塔克、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斯克梁斯基、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俄共(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加里甯、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教育人民委員盧那察爾斯基、陸海軍人民委員托洛茨基等軍政界要人,考察紅軍、軍事院校,探望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班學員,參加共產國際執委會會議。

  11月底 未隨蔣介石等回國,留在莫斯科,參加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工作,兼任中國青年團駐青年共產國際代表。

  12月23日 長子張一陽在常州出生。

  1924年 26歲

  1月21日 列寧逝世。參加隨後的迎靈、守靈、葬禮等哀悼活動。撰寫了哀悼文章《列寧底死》,提出中國人民也是無限的悲哀,更須努力幹革命的事業,以補償領袖死了對於革命的損失。

  5月 在莫斯科《農民國際》第2期上發表了《中國的農民及其革命運動》,介紹了中國農民運動的情況。

  6月17日—7月8日 共產國際五大在莫斯科舉行,任中國代表團秘書兼翻譯。中國代表團成員還有李大釗、劉清揚、羅章龍、彭述之等。

  上半年除繼續在青年共產國際工作外,還與《真理報》中國部有聯繫,並曾到東方大學向中共旅莫支部成員傳達中共三大情況,強調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必要性。

  7月15—25日 作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代表,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四大,繼續當選為執委會委員,並在會上發表演說。與會中國代表還有卜士奇、任弼時、王一飛等。

  8月 從莫斯科回國,以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身份參加團中央局工作,並擔任《嚮導》編委,為《嚮導》、《中國青年》等刊物撰稿。

  9月4日 與鄧中夏、林育南、蔡和森召開團中央局會議,傳達青年共產國際四大情況,決定召開青年團三大。

  9月11日 在《團刊》第10期上發表《第三國際第五次大會對於世界政治經濟之觀察及其現在之策略》及《少年國際第四次大會關於殖民地之新議決案》,系統介紹國際召開的兩個會議精神。

  9月 執教上海大學,講授英文。接母親、夫人陸靜華及子女到上海共同生活數月,與瞿秋白、蔡和森夫婦、李立三夫婦等一起住在中共中央機關內。

  10月8日 在《嚮導》第86期發表《辛亥革命在中國國民革命上之意義》,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2月下旬 參加團中央局會議,討論籌備青年團三大。

  1925年 27歲

  1月11—22日 在上海以青年團代表參加中共四大,與張伯簡、張秋人、惲代英、任弼時起草關於青年運動的草案,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分工負責青年團。

  1月26—30日 在上海主持召開青年團三大,作政治報告,並當選為團中央總書記兼婦女部主任、會計,任《團刊》編輯。團中央局的成員還有惲代英、任弼時、張秋人、賀昌。

  2月2日 主持團中央局會議。會議對各地團的組織工作進行新的部署。

  2月—4月 與任弼時、惲代英等共同簽發團中央多篇通告。

  5月2日 在《中國青年》第77、78期合刊上發表《五四運動的意義與價值》,紀念五四運動。

  5月5日 與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聯名簽發《中共中央與青年團中央通告第30號——關於加強對國民黨工作》。

  5月6日 受命赴廣州,代替瞿秋白之職,擔任國民黨顧問鮑羅廷的助手和翻譯,同時進入中共廣東區委和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工作。其團中央總書記職務,由團中央候補執委、學生部主任林育南接替。

  6月23日 與中共廣東區委主要負責人陳延年、周恩來等領導省港罷工工人以及廣州各界群眾10萬人舉行示威遊行,抗議帝國主義的暴行,發生「沙基慘案」。

  6—8月 與鮑羅廷、陳延年、蘇兆征、鄧中夏、周恩來等商談省港大罷工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處理工作。

  7月1日 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鮑羅廷為高等顧問。

  秋 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長。

  12月20日 在毛澤東主編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機關刊物《政治週報》第3期發表《廣東政府內政上的兩大政策》,指出:「革命政府的整理廣東非特是為廣東人民的福利,更是為發展全國的革命運動,以謀全國人民的解放與福利。」

  1926年 28歲

  1月 陪同鮑羅廷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任翻譯。

  2月4日 鮑羅廷夫婦離粵赴北京。

  2月7日 中共廣東區委機關刊物《人民週刊》創刊,任主編。主編前29期,以雷、太雷、大、大雷、木等署名發表文章70多篇,成為該刊的主要撰稿人。

  3月12日 在《人民週刊》第5期發表《紀念孫中山先生》。指出中山先生主義的中心是革命。中國國民革命的成功,要靠民眾的勢力,要有一個有紀律的黨,要與世界被壓迫民眾共同奮鬥。

  3月20日 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與毛澤東、陳延年、周恩來和蘇聯顧問在鮑公館就事件交換意見,商討對策。

  3月27日 在中共廣東區委舉辦的第二期幹部訓練班講授《目前時局與黨的策略》。

  春 在粵區幹部訓練班講課。為培訓黨團骨幹,中共廣東區委舉辦粵區幹部訓練班。每期學習時間大約一個月左右。課程有《共產主義ABC》、《社會發展史》、國內外形勢以及工人運動、農民運動、軍事運動、學生運動、婦女運動等。擔任該班講課的還有陳延年、周恩來、穆青、鄧中夏、蘇兆征、黃平、鄧穎超等。

  5月4日 在《人民週刊》第11期發表《五四紀念告廣東學生》,揭露帝國主義、國民黨右派分裂廣東學生運動的陰謀,提出「回復五四學生團結精神」口號,論述加強廣東和各地學生運動團結的意義。

  5月15—22日 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召開,通過《整理黨務案》。

  5月22日 為被迫撤出國民黨的共產黨員作報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會同中共廣東區委,將從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及黃埔軍校撤出的共產黨員,集中在大佛寺舉行「高級訓練班」,由周恩來擔任班主任。

  5月23日 受中共廣東區委委託,就「整理黨務案」問題為區委草擬宣言,揭露「帝國主義者及一切反革命派百般陰謀破壞革命勢力,尤以國民黨為其破壞之主要目的物」,他們「散佈謠言,離間挑撥,以圖釀成革命勢力之內部分裂」。重申:「共產黨永遠以革命利益為前提」,號召「革命勢力團結起來,打倒反革命的分裂陰謀」。

  5月 在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中國革命問題》。

  6月10日 在《人民週刊》第14期發表《到底要不要國民黨?》,指出攻擊共產分子不是共產分子問題而是國民黨生死的問題,是整個國民革命的問題。文章引起蔣介石強烈不滿。

  7月上旬 離粵赴滬。

  7月9日 廣州國民政府誓師北伐。

  7月12—18日 在上海參加中共四屆三中全會擴大會議。

  7月下旬 離滬返粵。

  8月19—26日 參加遠東局和中共中央代表團聯席會議。與會的還有瞿秋白、張國燾、陳延年、周恩來、維經斯基、拉菲斯、阿莫索夫、鮑羅廷等。會議討論黨際間會議、召開國民黨非常代表大會、左派和共產黨人在國民黨代表大會召開前的行動綱領等問題。

  9月上旬 參加廣東區委與遠東局(調查)成員談話,討論有關廣州政治關係等問題。

  10月底 辭去中共廣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及《人民週刊》主編職務。

  11月16日 隨鮑羅廷以及國民政府委員宋慶齡、徐謙、孫科、陳友仁等離開廣州北上,參加籌備國民政府遷都事宜。

  12月3日 在南昌與鮑羅廷參加南昌民眾歡迎大會,翻譯鮑羅廷演講,瞿景白筆記。

  12月7—8日 同鮑羅廷、宋慶齡在廬山與蔣介石商討國民政府遷都等問題。

  12月10日 與鮑羅廷及徐謙、宋慶齡等部分國民政府委員抵達武昌。

  12月11日 在漢口與鮑羅廷等參加十幾萬人的民眾大會。

  12月中旬 參加中共中央漢口特別會議。後加入中共中央漢口臨時委員會,其他成員有張國燾、項英、羅章龍等,張國燾主持。

  12月28日 參加在武昌舉行的會議,翻譯鮑羅廷在會上作的《英帝國主義最近對華政策》報告。

  12月 受聘擔任湖北省黨務幹部學校教員。該校於1926年11月創辦,由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領導,主要培養黨務幹部,共產黨人錢亦石擔任校長,許多共產黨人在校任教,學員來自湖北各縣。

  1927年29歲

  1月上旬 陪同鮑羅廷出席武漢各界人民集會,翻譯鮑羅廷演說。

  1月中旬 隨鮑羅廷等搬入鮑公館,繼續擔任鮑羅廷的助手和翻譯。

  4月4—7日 參加中共中央執委會、中共湖北區和共產國際代表團聯席會議,作反對帝國主義干涉報告。

  4月12日 上海發生四一二政變。

  4月18日 與鮑羅廷、陳獨秀等197人被南京政府通緝。

  4月22—26日 出席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中央執委會會議,討論確定了中共五大的議事日程和中央委員會向大會的報告以及大會各委員會、秘書處的名單。被指定擔任五大組成的政治委員會委員和大會秘書處成員。

  4月 編輯並為之寫編者序言的《鮑顧問演講集》,由漢口《民國日報》社出版。輯錄了鮑羅廷抵武漢後一兩月內的演說。

  4月 受中共中央指派接任中共湖北區委書記,原書記張國燾調中共中央工作。由蔔世奇接替他擔任鮑羅廷顧問的翻譯。中共湖北區委機關設在武昌。

  4月27日一5月9日 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5月2、3日和5日的會上作了發言。當選為中央委員。

  5月10日 出席五屆一中全會,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5月11日 中共湖北區委改為中共湖北省執行委員會,與陳潭秋、鄭超麟組成省委常委會,任書記。

  5月21日 主持湖北省委會議,通過《對工人政治行動議決案》。

  5月25日 經中央常委會決定,被任命為中共中央委員會黨報籌備委員會委員,瞿秋白為書記。

  6月6日 列席中共中央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彙報湖北省委組織狀況,以及湖北全省黨的工作、工農運動、軍事工作等。

  6月14日 經中共中央決定,擔任中共出席國共兩黨談判的代表之一。

  6月15日 主持湖北省委召開的各縣共產黨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共五大精神。湖北省委作了工作報告,針對日益惡化的政局,準備採取「整軍經武」重要措施。

  6月中旬 主持中共湖北省委制定《關於對國民黨工作及工運、農運工作之策略要點》。

  6月26日 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與共產國際代表團聯席會議,討論政治形勢和共產國際指示。

  6月28日 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付即將發生的突然事變,決定公開宣佈解散工人糾察隊。

  7月12日 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在漢口召開會議,由鮑羅廷主持,決定改組中央政治局。與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共5人組成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停止了陳獨秀的領導職務。

  7月15日 江精衛等召開武漢國民黨中央「分共會議」,公開背叛革命。羅亦農由江西調到湖北,接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

  7月25日 出席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會議。與會的還有張國燾、周恩來、李維漢及共產國際代表羅米納茲。會議決定以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義在南昌舉行起義。同時,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還決定:立即實行湘、鄂、贛、粵四省秋收暴動和舉行武漢工人總同盟罷工,以牽制敵人兵力,保證南昌起義勝利進行。

  7月26日 參加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會議,討論共產國際關於南昌起義問題的來電,並決定派張國燾赴南昌,「以堅決前敵之發動」,並參與起義的領導和決策。

  7月27日 鮑羅廷等蘇聯顧問離開武漢,取道西北返回蘇聯。

  7月29日 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發佈《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致中國國民黨革命同志書》,號召革命的國民黨員團結起來,「努力建設國民黨的新中心」和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打倒背叛了中山革命主義並已成為「封建資產階級反動聯盟」之工具的蔣、汪偽國民黨中央。

  8月3日 出席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召開的討論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準備情況的擴大會,與李維漢一起首先向會議報告與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等談話的情況與結果,並在討論中發表個人意見。

  8月7日 出席在漢口舉行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這次會議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召開的。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中央監察委員、中央軍委代表、共青團中央代表和湖北、湖南地方黨委的的代表共21人,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和3位俄國同志參加了會議。

  8月9日 出席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提出願去廣東工作的請求,被批准。會議決定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組成中央常委會。

  8月11日 參加臨時中央政治局會議,被任命為南方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與楊殷、黃平組成臨時南方局開展工作。中央常委會確定其赴粵之任務是:傳達中央緊急會議之決議,準備全省特別是東江地區的暴動。

  8月19日 與黃平從武漢到達香港。

  8月20日 在香港主持召開中共廣東省委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詳細討論了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並改組廣東省委。

  8月22日 寫信給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彙報工作,並附上省委接受八七會議決議之決議案,省委委員名單和省委制訂的暴動計劃、口號、軍事編制與暴動工作大綱等,請中央常委會審查批准。

  8月28日 赴廣州,瞭解廣州市委準備暴動情況。

  9月12日 從廣州返回香港,主持召開中共廣東省委會議,討論對廣州工作大綱。決定派黃平、楊殷兩人回廣州指導暴動的準備工作。

  9月16日 給中央寫信,詳細報告廣東敵我雙方軍事形勢。

  9月20日 向中央報告南方工作情況。派廣州軍委書記黃錦輝回廣州調查軍事情況,派木青回廣州任共產國際代表紐曼(毛子)的翻譯。

  9月21—23日 離開香港赴潮汕地區,接應南昌起義部隊攻佔潮州、汕頭,與周恩來、賀龍、葉挺、張國燾等會合。

  9月26日 在汕頭參加南方局會議,被推為南方局書記。

  9月27日 在汕頭致中共中央緊急信,報告南昌起義部隊攻下汕頭後的軍事活動。

  9月29日 從汕頭給廣東省委寫信,推進廣州暴動的準備工作。

  9月30日 隨南昌起義部隊撤出汕頭。

  10月13日 從廣東脫險回到香港。

  10月15日 主持南方局和廣東省委聯席會議,作題為《「八一事件」之經過、失敗原因及其出路》的報告,總結了南昌起義及潮汕人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會議通過了《最近工作綱領》,堅持在廣州舉行暴動的既定方針。

  10月16日 廣東省委向中央報告南方局和省委聯席會議情況以及改選後的南方局及省委成員名單。與周恩來、惲代英、黃平、楊殷、彭湃共6人為南方局委員;繼續任廣東省委書記。

  10月20日 幼子張知春出生。

  10月22日 到達上海,與中央研究有關廣州暴動的問題。

  11月9—10日 參加臨時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開的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最近組織問題的重要問題任務議決案》等。

  11月20日 離開上海赴香港。

  11月22日 在香港寫報告給中央政治局,報告廣州暴動的準備情況;並決定赴廣州,處理廣州市委與共產國際代表紐曼關於廣州暴動要不要爭取張發奎參加的爭論問題。

  11月26日 從香港到達廣州,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黃平、陳郁、吳毅、沈青、王強亞和國際代表紐曼等參加,研究廣州暴動的準備情況。會議決定發動廣州暴動。與黃平、周文雍組成暴動總指揮部——革命軍事委員會,任總指揮。隨後,任命葉挺為起義軍事總指揮,葉劍英為副總指揮。

  11月28日 寫信給在香港的省委常委惲代英、張善銘、沈寶同,報告11月26日會議情況。廣東省委發佈《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員會號召暴動宣言》,宣佈廣州暴動的政綱,號召工農兵奪取一切武裝,保衛廣州,準備為廣州蘇維埃而戰爭。

  12月4日 召集教導團、警衛團及黃埔軍校特務營等單位的中共黨員和革命骨幹分子200余人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旁舉行秘密會議,代表廣東省委作起義的動員報告。

  12月6—7日 召集在廣州的省委成員開會,討論起義後建立蘇維埃政府職員名單、起義政綱、宣言、文告以及起義的策略等問題,通過了蘇維埃政綱、宣言以及行動部署,被推選為人民海陸軍委員、代理廣州蘇維埃政府主席(主席是蘇兆征,未到任)。決定12月12日舉行起義。

  12月7日 主持召開秘密的工農兵代表會議,通過工農兵代表會議執行委員會名單。

  12月8日 召開各行業支部書記聯席會議,向他們報告起義政綱及起義的準備情況;工人赤衛隊則以聯隊為單位,召開各級幹部會議,研究如何破壞敵人防禦,進一步發動群眾,奪取政權。

  12月10日 存放武器的米店被敵人察覺,張發奎電令黃琪翔由江西前線回廣州鎮壓革命,局勢突然發生變化。主持召開省委緊急會議,決定在12月11日淩晨提前起義。

  12月11日 淩晨,偕同工農紅軍總指揮葉挺、秘書長惲代英以及工人赤衛隊代表等,在教導團的一位連長陪同下來到四標營,領導教導團革命官兵誓師起義。淩晨3時半,廣州起義爆發。天亮前,除少數敵軍據點外,起義軍已佔領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地區。上午6時,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主持廣州蘇維埃政府和工農兵執委代表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通過《廣州蘇維埃宣言》。晚,主持召開指揮部緊急會議,討論時局,決定以教導團和工人赤衛隊為基礎,迅速擴建工農紅軍,並將戰線推移到郊外等。

  12月12日 中午,參加「廣東工農兵擁護蘇維埃政府大會」,在會上發表演說。會後,與國際代表紐曼乘車趕赴大北門指揮戰鬥。車至大北直街(現解放北路)附近,遭敵人伏擊,壯烈犧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