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小言論·第二集 | 上頁 下頁 |
與努力成正比例的效果 |
|
迷信的因果報應的說法,在今日科學昌明時代,誠不足道,但效果必與努力成正比例,有一分努力,必多一分效果,這種自然的因果律,實為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試冷眼靜觀,在在可以尋得事實上的佐證。最近如十九路軍忠勇抗敵一個月零四日,不幸因援絕力盡而有總退卻之舉,但其所下的努力仍有其相當的效果,實有彰明較著的事實為鐵證,而足以引起我們深長思者在。記者覺得這一點最值得我們的注意,因為我們對這一點誠有徹底的明瞭與堅決的信仰,便不至發生僥倖的心理,也不至發生失望的心理,只知道向努力的一條路上走——除了這一條,沒有別的生路。(當然,努力的方向也有種種,向著絕路努力的,由因果律的作用,多努力一分,也多走近死路一分,例如軍閥政客貪官污吏的無惡不作,變本加厲,在他們也算在那兒努力,結果是為他們自己掘墳墓!我們這裡所謂努力,是指為民族求解放而從事的努力。) 試就最近在上海舉行的停戰會議而言,我國最初因日方打算由最高級司令長官白川擔任出席此次會議之軍事代表,所以也擬任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氏為我方出席之軍事代表,不料日方於開會前一日忽而變卦,改由第九師團長植田謙吉充任,蔣總指揮乃回京不出席此項會議。這雖與實際問題無出入,但能爭得這一口氣,還是十九路軍奮勇抗敵所建立的餘威。 此次停戰會議討論到第二條日軍撤退程序一節,日方首席代表植田忽然不顧預備會雙方所定的原則,主張以東自獅子林經楊行、大場西至真茹為日軍退駐防線,我方代表以日方如此無理取鬧,當即表示退席之意,會場空氣,一時陡告緊張,據西報所載,當時我國軍事代表與日方軍事代表舌劍唇槍,殊為激昂,後經在座之友邦公使竭力勸解,日方表示重行考慮,空氣始漸和緩。我國外交代表在會議席上有這樣硬的氣概,似不多見,我國軍人對外之義勇磅礴,亦非易得。這種硬的精神,也可以說是十九路軍奮勇抗敵所建立的餘威。 至於十九路軍在國際上替我們民族增高人格與聲譽的地方,處處使我們發生興奮與銘感。我們每讀西文報紙及雜誌,講到中國,只有熱諷冷嘲,令人嘔血,但是自經十九路軍忠勇抗敵之後,他們說到這件事,沒有不一致讚揚的,最近出版的在美國銷數最廣的週刊「The Literary Digest」(March 5, 1932),裡面有一文,題為《中國對侵略者的可驚的抵抗》(「China's Amazing Repulse of the Invader」),所述尤詳,這一篇文裡面所撮舉的各報言論,一致承認中國在道德上精神上已獲得勝利。像華盛頓的「Herald」報,說得尤其鄭重,它說「中國經過許多年的屈服與不抵抗,最後如真能學習與敵抗戰,東方的全域便要基本上改變過來。」又謂「這一戰對於東方未來趨勢的影響,是難於預見,是不能預料的」。總而言之,各國素把我們視為卑劣的民族,一見我們有相當的努力,便不能自禁的流露其相當的敬畏。 十九路軍的努力還是不幸因援絕力盡而未能始終不退的,但是所得的效果已如此;倘當時能有實援而堅持——至少至三月十四國聯調查團到滬之日——其效果又何若?能禦侮的軍隊至少須打時不怕死,敗後不搶劫,我國夠此資格的軍隊,除十九路軍外,再有多少?號稱模範軍的某私人的軍隊,其已給我們民眾的印象為何如?這都是當前無可為諱的事實。我們能抗外侮的軍隊只有這些,所以所能獲得的效果也只有這些。我們不能說滿意,也不能說不滿意,因為我們要想到效果與努力是成正比例的;幾分努力,只有幾分效果。 十九路軍努力的經過與所獲的效果,都是擺在我們面前鐵一般的事實。我們誠能不忽視這種事實而加以深切的推闡,便覺外患並非國家的致命傷,內部政治之黑暗與社會之萎靡,實握民族前途的命運。事至今日,幾于人人的心理上都隱然有「悲觀」兩個字。這種悲觀之所由來,其原因有二:一為僥倖的心理,即欲於未曾努力中求效果;一為失望的心理,即不知道或不注意效果必隨努力而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