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坦白集 | 上頁 下頁
關於《生活日報》問題的總答覆


  《生活日報》創刊還不到半個月,各地讀者的來信,已經像雪片飛來,在我們編輯部的案頭總是堆得有一尺多高。這些來信對《生活日報》不是提出許多意見,便是表示一些希望。我們對於這些熱情的讀者們,除了表示十分感謝以外,認為有在這裡作一個總答覆的必要。

  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日報》

  把大部分的讀者來信歸納起來,不出兩種態度,有的鼓勵我們,有的抱怨我們(自然鼓勵我們的更多於抱怨我們的)。鼓勵我們的希望我們把《生活日報》辦成真正理想的報紙。抱怨我們的認為現在的《生活日報》還不夠稱作理想的報紙。

  對於這兩種意見,我們都樂意接受。因為現在中國出版的日報,雖然不算多,也有六百多種,假如我們不是存心要辦成一個理想的報紙,那麼,《生活日報》根本就沒有出版的必要。但是,目前的《生活日報》是不是就算理想的報紙呢?在我們,認為這中間的距離,正和地球和火星的距離一樣遠。可是科學的發明,必然有一天建立了地球和火星的交通;同樣地,我們相信靠了我們大家的努力,也必然有一天會有一種理想的《生活日報》的出現。

  《生活日報》是出世不滿半個月的繈褓兒。不管它怎樣孱弱,怎樣幼稚,我們卻希望,相信它將變成一個體力智力都十分強健的偉大人物,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日報》。所以我們正不必因為這初生的嬰孩,生得太渺小,而失望悲哀。反之,我們卻不妨開一次湯餅會,預祝它的偉大的將來。

  現在無妨先從目的地說起。什麼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日報》呢?換句話說,我們希望這繈褓兒,將來長成怎樣的一個偉大人物呢?

  理想的《生活日報》:

  必須是反應全國大眾的實際生活的報紙;

  必須是大眾文化的最靈敏的觸角;

  必須是五萬萬中國人(連國內國外的中國人合計)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因為是反應全國大眾的實際生活的報紙,所以必須成為一切生產大眾的集體作品,必須由全國各地的工人,農民,職員,學生直接供給言論和新聞資料,而不是僅由少數的職業投稿家和新聞記者包辦一切。因為是大眾文化的最靈敏觸角,所以報紙的內容,應該是記載一日中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各地大眾的生活活動和希望要求。因為是人民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所以這報紙所登載的消息,決不是要人往來,標金漲落等等,而是和人民大眾有切身利害關係的一切東西。

  從這裡,我們可以想像出未來的《生活日報》的一個輪廓,一百二十層樓上面的《生活日報》編輯部,每天由飛機送來各地工廠通信員,學校通信員,農場通信員的專訪通信。屋頂的短波無線電臺每天收得幾千萬封的國際特約電信。這些通信和電訊,報告了一日中全世界各地的生活活動。比方阿爾泰山的國營金礦,昨天生產多少純金,揚子江上游的大水力電廠,生產二萬華特的電力,都可以從每天的報紙上看到。國際新聞絕對不是由外國通訊社包辦,而是由報館直接組織了全世界的通信網。在南美或非洲無論那一個角落發生的事件,十五分鐘以後,就可以在《生活日報》上找到詳細的正確的報告。

  那時的社評,當然不會是主張抗日救亡之類(因為這問題早已不存在了),而是討論由空氣中吸收淡氣應該如何增加生產,或者香港冬令工人休養地應該如何改良設備等等。

  我們不希望銷路十分大,每天大約是印五百萬份,換句話說,平均每一百個中國人,有份《生活日報》。

  報紙上面所用的文字,當然不會是目前那種方塊字,把排字工友們忙得頭昏眼花,而是另一種大眾化的文字,並且是用機器排字的。

  那時的《生活日報》,也不會只在一個地方出版,至少同時在十個地方出版,就是南京,北平,瀋陽,庫倫,迪化,拉薩,廣州,新嘉坡,漢城和盤穀。有兒個地方出版的報紙,也許是用蒙古文,西藏文,朝鮮文或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字。

  只有在新中國才能有理想的《生活日報》

  說了這許多,讀者們一定要以為我是在說夢話。其實不然。我這些理想固然是一張遠期支票,但並不是一張空頭支票。到了一個時期,是可以十足兌現的。什麼時期兌現呢?那一定要在新中國出現的時候。

  諸位都明白,一切生物都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在沙漠上面不能長出美麗的花,沒有滋養的食品和溫暖的衣服,也不能把孩子養育成健全的人。報紙一刻不能和社會環境脫離。所以理想的《生活日報》,一定是產生在一個理想的環境——就是新中國。

  要使報紙成為真正大眾的集體作品,那首先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中國人百分之百都能寫作,但是現在中國人識字的還不到百分之二十,換句話說,能夠用文字投稿的,只是小眾,而不是大眾。要使《生活日報》成為大眾文化的最靈敏的觸角,更必須使報上不有至「××」「□□」才好,大家都知道,這一點在現在就辦不到。要使《生活日報》,成為全國人民的精神食糧,目前也只能做到極小的一部分。因為大部分的人民,不但不能看報,而且也沒錢買報,沒有工夫看報。

  假如真有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能看讀寫作,而且都有錢定一份《生活日報》,甚至報紙上沒有「××」「□□」之類,那時的中國就變成新中國了。

  新中國的輪廓也不難想像出來:大家都有飯吃,大家都有工做。十歲以上的中國人個個都有目前大學生的知識程度。中國只有國慶,卻沒有什麼國恥。中國地圖上更不會缺著一隻角。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獨立自由繁榮的中國!

  雖然我們的國家現在是在風雨飄搖中,雖然我們中國的人民大眾,目前都生活在饑餓線上,但假如你是一個愛中國的中國人,你決不會相信中國沒有廣大的前途。獨立自由繁榮的新中國,必然有一天出現,這不僅是我們的希望,而且也是我們的信念。

  新中國既然會有出現的可能,那麼理想的《生活日報》必然有一天產生,自然更沒有疑問了。但是新中國並不是等著就會到來的。這要倚靠我們全國大眾共同努力創造。而在這創造工作中,《生活日報》更有它自身的重要任務。所以《生活日報》斷不能等待著,到了新中國建立以後才出版。只有在目前創辦了《生活日報》,和大家共同努力創造新中國,等到新中國建立以後,才會有理想的《生活日報》的出現。

  何況目前我們還談不到創造新中國。我們要先救亡。救亡是火燒眉頭的急事,自然更不能等待,因此在國難嚴重中,我們趕忙創辦了《生活日報》,想要盡我們的一點力量,推動民族解放運動的迅速發展,喚起民眾來共同奮鬥,把危殆萬分的國家搶救過來。因為在這樣危迫的時候,急急忙忙地把《生活日報》辦起來,我們在事實上來不及有什麼充分的準備,所以在種種方面都有著很多的缺憾。第一件是印刷的困難。排的格式往往不能照我們的意思做。錯字改了,第二天翻開報紙一看,它仍然站在那裡不動!有一次發現「社論」在報上翻了一個大筋斗,在看大樣的時候明明看見它規規矩矩的,不知它究在什麼時候發了昏!這都是我們在印刷方面沒有充分準備的毛病,對讀者只有表示深深的歉意。此外在內容方面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離開我們所注重的系統化研究化的理想很遠很遠。我們已經說過,理想的《生活日報》只有在理想的環境中才辦得到,現在只是救急的時候,能早一日出版,便得早一日對於救亡的運動多盡一些推動的力量,所以我們也就顧不得許多,把這個報辦起來再說,雖則開始就知道有不少客觀的困難。

  怎樣培養衛護這艱苦的孩子?

  但是無論如何,這艱苦中產生的孩子已在繈褓中了。我們怎樣培養衛護這艱苦的孩子呢?這孩子不是什麼軍閥官僚豪紳的後嗣,他的爸爸媽媽是中國的大眾,所以他的長大健全,全靠大眾的贊助指導。同時我們做保姆的人要不負這孩子的爸爸媽媽的委託,想法克服種種的困難,使他能得到好好的滋養,好好地長成起來。他有什麼缺點,我們要盡可能的範圍去改善他。

  當然,這個孩子能長成什麼樣的人,不能超越他所處的現實的環境。所以他的生命的欣欣向榮,是要隨著新中國生命逐漸實現而俱來的。這裡面誠然有著互相影響的關係。這孩子的努力可在創造新中國的歷史過程中盡他所應盡的任務,同時歷史巨輪的前進也影響到他的生長欣榮。

  新中國的創造過程,必然地要經過很艱苦的努力奮鬥,不僅是少數人所參加的努力奮鬥,需要大多數的民眾共同團結起來的努力奮鬥。《生活日報》既是大眾的孩子,他的生命前途又是和新中國的創造相依為命的,他所要經過的艱苦奮鬥的過程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我們準備著與困難相見,我們當排除困難向前邁進,同時希望讀者諸君多多給我們以改善的南針,我們當以極誠懇的態度考慮諸君的賜教。

  我們希望理想中的新中國早日實現!

  我們希望理想中的《生活日報》早日實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