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人物述評 | 上頁 下頁
現代中國的模範軍人


  去年俄軍侵我東北邊疆,十月十二日我國東北海軍江防陸戰隊隊長李潤青力戰禦外侮,為國殉難于同江之役,十一月十八日我國東北第十七旅旅長韓光第亦以力戰禦外侮,為國殉難于劄蘭諾爾之役。兩君為國殺敵,均忠奮一往無前,血戰數晝夜至死不屈。李君臨死時身受重傷,猶高呼殺賊,酣戰不止;韓君臨死時帶副官長張德元在前方督戰,腿部受重傷猶奮戰如舊,團長張季英見勢不可為,問以他策,韓君厲聲曰:「誓死與此土共存亡,即剩一卒一兵,亦不退卻。」張德元亦以韓君已受重傷,苦勸暫退,君慨然曰:「強敵在前,全軍將沒,我獨忍以身先退嗎?」言未畢而俄方之唐克車沖來,我方之手槍班被敵方之機關槍掃射殆盡,韓君腹部又受重傷,倒地猶手撫傷處,大呼殺敵而逝,張季英見君已逝,開槍自戕,張德元亦力戰陣亡。如此忠奮義勇為國家為民族力禦外侮而犧牲的模範軍人,其臨危授命時之一言一語,至今追想,猶令人如聞其聲而見其人,英風義氣,震鑠千古,我們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中華民族的後裔,對此現代中國的模範軍人,安得而不頂禮膜拜,永志哀思?

  關於李潤青君之殉國事績,記者曾有一文論述其事,關於韓光第君之生平,最近始獲讀他的詳傳(遼寧省城北陵前東北大學工廠印刷系印行),現特撮舉三點以告國人:

  (一)戰績。中俄之戰,我國喪師辱國,似無戰績之可言,但此次之敗實由於主持中俄外交者之顢頇,內戰之為敵作倀,其責任別有所在,若拚命血戰死而後已之前敵軍士,實可告無罪於國人。若韓君以七千人抵俄兩萬之眾,眾寡已如此之懸殊,言及軍器則尤不及俄軍遠甚:俄有飛機,他沒有;俄有重炮,他沒有;俄有唐克車,他沒有;俄有高射炮,他沒有。但韓軍死守劄蘭諾爾月餘,俄軍屢次來犯,皆受創而歸,韓君之善於用兵,於此可見。最後俄軍傾眾來侵,韓君率軍血戰堅持三晝夜,雖以眾寡不敵,利器懸殊,終至主帥陣亡,兵士死傷十之七八,而俄軍之死傷亦達四千以上。以一旅當兩師之眾,以舊式軍器當飛機重炮唐克車之包圍衝擊,猶能殺四千餘之敵軍以作代價,這種戰績不是可以告無罪於國人嗎?

  (二)愛民。軍人職在衛民,中國自內亂頻仍以來,殘民以逞的武人心目中久無人民,而韓君獨能處處以人民為重,軍紀嚴明,為人敬服。有一兵卒因在外私自征索驢馬,變價十圓,依法處死。平日對部下無時不以切禁擾民為嚴訓。前在延慶時,寄與他的胞兄潤亭書說起:「百姓餓死者傷死者,流離道路,家敗物亡者不計其數,觸目見此無惡不作之軍人,愈覺得驚心動魄。」悲憫之念,溢於言表。

  (三)學養。韓君平日在軍旅之中,仍時時不忘學問,讀書不倦,中俄決裂之後,奉命出防海拉爾,寄妻書猶囑帶下所開各書,其忠貞而勇於赴義的精神,實得諸平日的學養。現撮錄他的作戰經驗數語如下:「情況愈危險,愈緊急,愈宜鎮定。」「有事時萬不要怕事。」「困難關頭,犧牲一切,便可應付一切。」「當機立斷貴乎速,切戒遲緩觀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