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經歷 | 上頁 下頁
三一 社會的信用


  《生活》週刊突飛猛進之後,時時立在時代的前線,獲得國內外數十萬讀者好友的熱烈的贊助和深摯的友誼,於是所受環境的逼迫也一天天加甚。我參加蔡孑民、宋慶齡諸先生所領導的民權保障同盟不久以後,便不得不暫離我所愛的職務而作歐洲之遊。在這時候的情形,以及後來在各國的狀況,讀者諸君可在《萍蹤寄語》初集,二集,和三集裡面看到大概。我於前年九月初由美回國,剛好環遊了地球一周,關於在美幾個月考察所得,都記在《萍蹤憶語》裡面,在這裡不想多說了。回國後主辦《大眾生活》,反映全國救亡的高潮,現在有《大眾集》留下了這高潮的影像。隨後在香港創辦《生活日報》,這在本書《在香港的經歷》一文裡可見一斑。自九一八國難發生以來,我竭盡我的心力,隨同全國同胞共赴國難;一面儘量運用我的筆桿,為國難盡一部分宣傳和研討的責任,一面也儘量運用我的微力,參加救國運動。

  十幾年來在輿論界困知勉行的我,時刻感念的是許多指導我的師友,許多贊助我的同人,無量數的同情我的讀者好友;我常自策勉,認為報答這樣的深情厚惠于萬一的途徑,是要把在社會上所獲得的信用,完全用在為大眾謀福利的方面去。我深刻地知道,社會上所給我的信用,絕對不是我個人所造成的,是我的許多師友,許多同人,以及無量數的讀者好友,直接間接所共同造成的。因此也可以說,我在社會上的信用不只是我的信用,也是許多師友,許多同人,乃至無量數的讀者好友所共有的。我應該盡善地運用這種信用,這不只是對我自己應負的責任,也是對許多師友,許多同人,乃至對無量數的讀者好友所應負的責任。

  我這信用絕對不為著我個人自己的私的目的而用,也不被任何個人或任何黨派為著私的目的所利用,我這信用只許為大眾而用。在現階段,我所常常考慮的是:怎樣把我所有的能力和信用運用於抗敵救亡的工作?

  我生平沒有私仇,但是因為現實的社會既有光明和黑暗兩方面,你要立于光明方面,黑暗方面往往要中傷你。中傷的最容易的辦法,是破壞你在社會上的信用。要破壞你在社會上的信用,最常見的方法是在金錢方面造你的謠言。

  我主持任何機關,經手任何公款,對於帳目都特別謹慎;無論如何,必須請會計師查帳,得到證書。這固然是服務於公共機關者應有的職責,是很尋常的事情,本來是不值得提起的。我在這裡所以還順便提起的,因為要談到社會上有些中傷的造謠陰謀,也許可供處世者避免陷害的參考。

  也許諸君裡面有許多人還記得,在馬占山將軍為抗敵救國血戰嫩江的時候,《生活》週刊除在言論上大聲疾呼,喚起民眾共同奮鬥外,並承國內外讀者的躍踴輸將,爭先恐後地把捐款交給本刊匯齊匯寄前方。其中有一位「粵東女子」特捐所得遺產二萬五千元,親交給我收轉。這樣愛國的熱誠和信任我們的深摯,使我們得到很深的感動。當時我們的週刊社的門口很小,熱心的讀者除郵匯捐款絡繹不絕外,每天到門口來親交捐款的,也擠得水泄不通,其中往往有賣菜的小販和挑擔的村夫,在櫃檯上伸手交著幾隻角子,或幾塊大洋,使人看著發生深深的感動,永不能忘的深深的感動!當時我們的同事幾于全體動員,收款的收款,算賬的算賬,忙得不得了,為著急於算清以便從早匯交前線的戰士,我們往往延長辦公時間到深夜。這次捐款數量達十二萬元,我們不但有細帳,有收據,不但將捐款者的姓名公佈(其先在本刊上公佈,後來因人數太多,紙張所貼不資,特在《征信錄》上全部公佈,分寄各捐戶),收據也製版公佈,並且由會計師(潘序倫會計師)查帳,認為無誤,給與證明書公佈。這在經手公款的人,手續上可說是應有盡有的了。但是後來仍有人用文字散佈謠言,說我出國視察的費用是從捐款裡括下來的!我前年回國後,聽到這個消息,特把會計師所給的證明書製版,請律師(陳霆銳律師)再為登報宣佈。但是仍有人故作懷疑的口吻,抹煞這鐵一般的事實!這樣不顧事實的行為,顯然是存心要毀壞我在社會上的信用,但是終於因為我有鐵據足以證明這是譭謗誣衊,他們徒然「心勞日拙」,並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

  我們只要自己腳跟立得穩,譭謗誣衊,是不足畏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