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激變 | 上頁 下頁
救亡的道路


  開封范若萍先生:(一)你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青年學生在這個國難嚴重的時候,是否可以放棄其學業而走于救亡的道路上?」這個問題不是一句簡單的回答所能解釋的。倘若你所受的「學業」誠然和這抗戰時期的需要能有聯繫,那末也可以說領受這樣的「學業」也就是「走于救亡的道路上」。你的意思只有「直接走上前線去殺敵,或間接的到鄉間去宣傳,以及訓練民眾,組織民眾等等」才可算是「走于救亡的道路上」,未免把「救亡的道路」看得太狹隘了。我們當然承認「直接走上前線去殺敵」是救亡工作的一部分,但這只是屬￿軍事的部分,軍事當然不能包括一切的救亡工作。如果你有志於參加這一部分的救亡工作,那當然是可以的,參加的途徑或是尋覓領受軍事訓練的機會,或者直接參加到前線去,倘若你的能力已經足夠應用。至於鄉間宣傳,訓練民眾,組織民眾等等,也有種種不同的方式,有的要用全部工夫加入專任的,那末只有少數學生有志于此而無意續入學校,客觀的機會和主觀的能力又配合得起來的,當然可以去做,有的無須用全部分工夫做的,那末學生可以利用課外餘暇來參加。所以總結起來說,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教育方面必須根據抗戰時期的需要而實行根本的改革,這方面的努力當然偏在政府當局和教育家的責任,可是青年們也可以用集體的力量去請願或建議,推動這件事的實現。第二,校課之外,應根據環境的需要,給青年學生以相當的課外餘暇,參加校外的救亡工作。(二)鄉村的安定與生產,政府應有相當的計劃,青年學生只能在這樣的整個計劃下盡力,如設立夜校,消除文盲,及其他協助農民等的工作。(三)遊擊戰誠然是重要的戰術,但同時還須和正規軍配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後勝利的效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