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恨水 > 張恨水散文 | 上頁 下頁 |
斷橋 |
|
茅簷下,跨涸溪而為橋,出入所必經,初不覺其危。城中客來,則常渡之而股栗,股栗言其情緒,亦狀實也。橋下正為陡崖,深丈二三尺,且溪床為危石,墜則顱碎,初未知建屋主人,何以擇橋址於此?溪寬約二丈許,中立亂石附水泥之圓墩,以四木東西接軌於墩上。軌早折其一,另以一木合之。削窄板長二尺許,間空隙約寸,橫鋪於軌上,是即為橋。無欄,亦無柱。二人同行其上,則震震然如舊日文人之搖曳構思。若山洪驟來,橋下怒水翻騰,聲如奔雷,生客來,色沮輒不敢渡焉。然吾人終年居此,稚子坦然過之,亦安之若素。蓋初架此橋時,不過數十金,今則非二千金不辦。一二鄰居,初欲易之坦地,偶俄延,力遂不能為。婦孺習慣,亦忘其危而不思遷易矣。 橋如此,無足稱者。然盛暑之夜,悶不可耐。至橋上,則溪自南向北,奔出穀口,空氣受山夾峙,而順溪流蕩,其間乃常有徐來之物。每仰視繁星在天,滿穀幽暗,與同屋二三窮措大,攜竹椅坐橋上,閒談天下事。細至鎮上一周無肉,大至墨索里尼下臺,輒不覺夜之三更。有時殘月如鉤,高懸峰頂,夜氣微涼,勞人盡睡。予愴懷身世,長夜不寐,則隻身微步橋上。時清風拂衣,人影落澗,溪岸草中亂蟲聲,與竹叢瓜蔓上紡織娘,合奏夜闌之曲,雖側身曠穀,無可語者,而于其中時得佳趣焉。 按:橋至去冬,腐朽愈甚,予力籌千金,北移丈許,直達竹叢,夏夜可展席臥其上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