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劭文集

               周黎庵及《葑溪尋夢》

                    
                                     趙國忠

    年過八旬的周劭(字黎庵)先生是位擅作隨筆小品的作家,本世紀30年代即
開始了創作活動。予生也晚,知道這位作家,還是近年的事。幾年前某日,接書
友電話,告知新購《閒話皇帝》一書,堪值一閱,聽了朋友的推薦,便托人代購
一冊。我知道,在30年代,艾寒松曾經以易水為筆名,在上海的《新生》週刊上
發表過《閒話皇帝》五文,為此還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新生》最終被迫停刊,
編者杜重遠身陷囹圄,艾寒松也成了通緝對象,因而魯迅說,這留下了文網史上
「極有價值的故實」。我以為這冊《閒話皇帝》正是艾寒松的作品結集。錯了,
待書友持書而來,才知這是周劭的作品,是他於80年代寫下的一組以談近代史事
及人物掌故為內容的隨筆,作者那淵博的學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令我深深折服。
不久,又讀到了他的《黃昏小品》一書,內容同樣是以談逸聞軼事為主,可讀性
強,寫得有情趣。我漸漸喜愛上了周先生的作品,並對其創作經歷也有了一點了
解。

    周劭先生1916年生,上大學時即開始創作,早期作品發表在《論語》等雜誌
上,他還擔任過《宇宙風》的編輯,也主編過《談風》半月刊。上海淪為「孤島」
時期,他是名噪一時的「魯迅風」雜文作家,與巴人、唐等人合作出版過《邊
鼓集》、《橫眉集》二書,積極宣傳抗戰愛國,揭露日本法西斯的強盜嘴臉。但
上海淪陷以後,他卻背離了「魯迅風」的立場,參加了汪偽集團的骨幹朱樸創辦
的《古今》雜誌,擔任主編一職。《古今》是一種文學色彩很強的文史期刊,刊
登過不少有價值的史料文獻,但不時也發表周佛海、陳公博甚至汪精衛等漢奸的
詩文,其傾向確實不好。

    周先生40年代曾出版過《清明集》、《吳鉤集》、《華髮集》和《葑門集》
四冊文史隨筆集。(《葑門集》與《清明集》兩書1996年已由遼寧教育出版社作
為《書趣文叢》之一種重新出版。)80年代,周先生又重拾筆桿,陸續寫了不少
談掌故之類的小品。除了《閒話皇帝》、《黃昏小品》兩書,他還著有《清詩的
春夏》、《中國明清的官》等書。

    《葑溪尋夢》是周先生於今年2 月由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一冊隨筆集,被編
入《憶江南叢書》。作者曾于1935年至1936年在蘇州生活了八九個月,住所鄰近
蘇州的葑門,「葑溪」指的就是葑門外的一條水道,但這條水道令他長縈夢思了
幾十年,以至和蘇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因而他把歷年創作的有關蘇州的山川、曆
史、人物及風俗的文章,結集為《葑溪尋夢》,就是要尋找失去的夢境。

    蘇州的園林,名聞天下,但讀了這冊《葑溪尋夢》,我感到周先生之于蘇州
的園林,不重在描繪其風景的秀麗,而重在將園林與人物、史事相結合,構成一
種含蓄雋永的藝術境界,豐厚耐讀。《世變滄桑拙政園》、《拙政園的紅妝》二
文,寫拙政園的主人陳之麟與錢謙益,更主要是寫二人所攜的眷屬,一位是有清
一代的首席女詩人徐燦,另一位則是鼎鼎大名的女詩人兼奇女子柳如是,通過寫
兩位女子的生活,來揭示園的興廢嬗變與社會的盛衰興亡。作者的這種寫法是巧
妙的,這不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也為寫好遊記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周先生是散文家,也是一位學者,他尤其對明清兩朝的史事很熟,因而文章
不僅具有知識性、趣味性,還有學術性,可稱為學者散文。

    在《葑溪尋夢》中,他就談了許多明清兩朝的文獻掌故,掌故于周先生筆下,
仿佛信手拈來,隨口說出,看似談野史,實則卻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內幕。《蘇
州「寓賢」賽金花》一文中,他指出:曾樸在《孽海花》中,寫賽金花在柏林邂
逅的那位瓦德西,其實與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並非同一人。前一
位只是下級軍官,後一位卻是陸軍上將,還是德皇威廉的侍從長,只因鴛鴦蝴蝶
派詩人樊樊山曾寫有前後兩首《彩雲曲》,硬把兩個瓦德西合而為一,致使讀者
傳為信史。在《蘇州恩怨錄》一文,作者更是侃侃而談,文中掌故迭出,可並不
給人以矜奇炫博之感,把翁同和與李鴻章兩家恩怨的前因後果,講述得清清楚楚,
亦可補史書之不足。另外,《蘇州的狀元》、《閒話狀元》等文,作者文筆從容
舒展,多談文史舊事,都是很值一讀的佳篇。

    周先生學生時代就開始了創作活動,又作過多年的編輯,他與近、現代文學
史上的某些人物有過交往,本書收了幾篇這類的回憶文章。

    如《半小時訪章記》是記他與林語堂1935年一同訪問國學大家章太炎,雖是
一鱗半爪,卻為晚年章太炎先生留下了剪影。其它如鴛鴦蝴蝶派作家包天笑、詩
人徐訁于以及林語堂等,書中均有回憶文字,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應
該指出的是,收入該書《魂兮歸來,張愛玲》一文,可能由於時間過久,晚年周
先生回憶起來,不免有失實之處,如他講張愛玲在上海發表的處女作,是《古今》
36期上登載的那篇談服裝裁制的《更衣記》就不對。這也是不能不查的。

    還應一說的是,《葑溪尋夢》中收有近140 幅皆不經見的插圖,這些插圖或
是舊時園林風光照片,或是人物及作家手跡的照片,以及書影及漫畫,圖文相映,
插圖既為文字作了注腳,同樣也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