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文集·附錄 > 愛恨傾城小團圓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5、青青校樹下的灰姑娘】 張愛玲後來總結,說「中學時代是不愉快的」,說她那時候很壓抑,不大願說話。 我想,這只是一個總體的感覺,且主要是因後母的緣故。而她中學生活的細部,還不至於全都一塌糊塗。 她在中學時代,也有普通小女生的快樂。 她喜歡吃零食,每次帶弟弟出去,都要買紫雪糕和爆玉米花。她喜歡吃一個老女僕做的山芋糖,只要週末一回到家,那老女僕就會做給她吃。 她常和表姐妹們一起逛街、看電影。在這種時候,她都顯得相當開朗,特別是和三表姐黃家漪聊起天來,就更是嘻嘻哈哈,樂不可支。 她也渴望成熟與享受。在中學時代,她畫了一張漫畫投到英文《大美晚報》上,報館給了她5塊錢稿酬,她立刻去買了一支小號的丹琪唇膏。母親還怪她:為何不把那張鈔票留著做個紀念…… 她的性格,在中學時就已經基本形成,後來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她性格內向,審美天賦很好,不大注意俗務。 她需要的是審美知音——人群中很稀少的那種。 在遇到年齡比她大或陌生人時,她一向話少,只有和表姐妹們或要好的同學在一起,話才比較多。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談起她所喜歡的小說、電影、戲劇等話題,就忍不住逸興飛揚,滔滔不絕。後來跟弟弟談話,也多是這類內容,很少談到俗事。 因為太愛看書,在中學時她眼睛就近視了,帶了一副淡黃顏色鏡架的眼鏡。那時她人很瘦,又很高,衣著隨便,但整個人透出一種書卷氣,沉靜肅穆,給人感覺不是一個普通女孩。 她所讀的聖馬利亞女校,在上海白利南路今長寧路187號。,創立於1887年,到那時已建校44年了。它和聖約翰大學附中一道,為當時滬上最著名的兩大美國基督教教會學校。 這個女校的畢業生,一般會成為買辦或外交官的太太,獨立一些的,將來可能會成為交際明星,或者出洋去深造。 師生們很為這所學校而自豪,她們親切地簡稱自己的學校為「聖校」。 這裡的學生,每年都有因不堪課程壓力和管制嚴格而退學的,但張愛玲似乎遊刃有餘,各科成績都是甲或A。而且,在這裡,她還發展了自己的多方面愛好。 學校的課程,分為中英文兩大部分。 英文部,設置了英語、數學、物理、西洋史、地理和聖經等課程,全部採用英文授課,教師也全都是從英、美來的,其中以「老小姐」居多。 中文部則設置了國文、國史和中國地理三科,擔任教師的,初中部多為師範畢業的中國女性,高中部則多是前清科舉出身的遺老。 張愛玲入校後很長時間內,學校不大重視「國文」。教她們班級國文的,是一位30歲的老小姐,不苟言笑。 這位女老師的思維也很刻板,課講得乏味。一次作文課,她鄭重其事地講,文章開頭一定要好,如何如何;又講結尾也一定要好,如何如何。大家洗耳恭聽,只聽她又一字一板地說:「中間一定也要好……」 不等她說出下文,全班已經哄堂大笑! 如此畸輕畸重,學生們的英文當然都很好,國文水平則不敢恭維。有人連病假條都寫不通順,居然可以寫成:「某某因病故請假一天。」 1936年秋,在張愛玲中學生涯的最後一年,情況有了變化。學校新聘了一位國文教師汪宏聲,來當中文部的教務主任,並兼任張愛玲這一班的國文課。 在這裡順便說一下,「國文」,相當於現在的「語文」之意。一直到1956年,中國內地的課本還曾保留著這個叫法。我覺得這個名稱,準確而親切,有尊嚴感。被廢棄多年不用,現在看起來是那樣陌生了。 汪先生是個有才華、有見地的人,到校後,對國文課的教法做了改訂,為圖書館增添了中國的書報雜誌,力圖扭轉校方過去輕視國文的傾向。 他上的第一堂作文課,就在黑板上為學生出了兩個題目:《學藝敘》和《幕前人語》。 女學生們一片譁然。過去老師出的作文章題,不是說立志,就是說知恥,只能照著新八股的路子去作,從沒見過這樣談藝術的題目。 汪老師解釋道:第一個題,是寫學習鋼琴和唱歌的感想;第二個題《幕前人語》,實際上就是影評。他還鼓勵同學們,假如有另外的思想要發表,不妨自由命題,且可以使用任何體裁。 等到作文卷交齊,汪老師發現,大家的文章多為短短二三百字,似通非通,全無思想,無非以虛詞連綴了幾百字而已。看來,孩子們缺乏最基本的訓練。 但有一篇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惟一的一篇自命題作文,題目是《看雲》。行文很瀟灑,詞藻也華麗,只是有一些別字。 汪先生注意看了一下署名,是——張愛玲。 發回作文的那天,汪先生在講臺上唱名,學生們依次上來領回。念到張愛玲的名字時,汪先生特別留意了一下。 只見從最後一排最末一個座位上,站起一個高個兒而清瘦的女生,表情板滯,衣著也不入時——那時流行的是窄袖旗袍,可她穿的是寬袖。 汪先生對張愛玲的作文大加讚賞,當眾朗讀了一遍,以為示範。同學們自然是投來欣羡的目光,但張愛玲依然是面無表情。 在汪宏聲老師的帶動下,聖校的文藝空氣漸漸活躍起來。學生們自組了「國光社」,創辦了同仁刊物《國光》。發起者請張愛玲當編者,愛玲沒有同意,只答應為刊物投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