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育南 > 林育南文集 | 上頁 下頁
致仁靜、安石、代英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仁靜、安石、代英諸兄鑒:

  在皖事畢,本擬赴贛一行,因陶行知[1]已到鄂,平民教育事,正宜趁此時機進行,故急行來鄂,弟于十五日早由皖上船,十六日下午到漢,十七日早渡江到武昌,會晤委會昌群、彥彬二兄,述弟來意並詢武昌事,約晚開委會,次日開全體大會。關於武昌情形,據委會雲前不久有一詳細報告寄中央,故弟不必詳述,略報大概如下:

  (一)委員會:(地方兼區)委長彥彬、秘書開國、會計昌群、教宣委員昌群兼、工運委員世頌、學運委員何恐。

  (二)團員:中華大學六人,師範大學七人,高等商業五人,外國語專門三人,第一師範四人,武漢中學四人,共進中學一人,造幣廠五人,電話局四人,游離者五人(內女同志二人)共四十四人。

  (三)組織:除共進中學外,在武各校及廠均組織支部,共成八支部,游離者屬￿附近支部。

  (四)發行人何恐(外語專門),以後寄此處,刊物請照人數寄,並請從速勿延。第二期團刊被扣留,請再寄。

  (五)社科研究會一時難於組織,暫由青年學會之演講及研究股代。

  (六)學生聯會,有同志三人任職員,現正設法引導,推同志的人負此會責任。

  (七)平民教育:委會及大會均討論此事,決用學聯及平民教社名義,盡力進行。

  (八)國民運動,由學聯會同志參加外委會活動。

  十七日上午下午弟會晤武昌及徐埠同志談話,他們對於中央進行的事務深表滿意,謂指導他們的事都甚合宜,弟與他們談政治問題,中央及各地情形甚詳,不多述。十七晚開委會由弟正式報告上述各種情形,並提出中央通告及對武昌議決案討論,結果,對通告及決案均極力進行,並即行大冶、黃岡、黃陂、黃梅等處之組織。平民教育決定趁此時機努力活動,並提出於次日之大會討論。十八日上午在洪山郊外舉行全體大會,到者三十餘人,由弟報告國際及國內政治概況,本團的任務、組織、歷史,第二次大會,第一次中央全體會,以及最近各地狀況,和中央對於武昌的決議;次由委會報告區之組織及武昌地方狀況,後提出平民教育問題討論,決定:(一)聯合學聯會、平民教育社、人社(學生的團體)等發起歡迎陶行知演講,並商議組織及實施辦法:(二)各支部開會討論在各機關進行辦法。此次大會同志精神頗振作,情形尚好。徐埠組織,因C.P.鄂區將劉一華調開,無專人負責,頗為困難;漢陽方面由彥彬負責進行。此二處均因工人對於C.S.及工會分別不清,組織難於弄好,決定先多用教育的工夫。

  弟經過甯、蕪、皖、鄂等處的大概觀察,前三處情形相似,組織薄弱,學生或職員忙於工作,不能專力應付團體事,進行較難,皖如學潮失敗,組織或竟破壞。武漢組織較有力,情形尚佳,各處對中央指示完全接受,服從。祝諸兄好!

  十一月十九日

  弟育南

  選自中央檔案館湖北省檔案館編:《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22—1924),1983年內部印刷出版

  【注釋】

  [1]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原名文浚,因早年就讀南京匯文書院景仰古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易名知行。1914年留學美國,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1917年回國,從事教育。五四運動後熱衷於平民教育,1926年創辦曉莊師範,實施教育與農民相結合、教育與社會相結合的教育。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教育是不能救國的,同時反省王陽明的哲學,洗刷唯心主義,覺醒應該先行後知,遂將名改為行知。1946年7月25日因病去世,其遺著有《陶行知文集》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