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葉聖陶 > 潘先生在難中 | 上頁 下頁 |
從焚書到讀書 |
|
人類真是奇怪的動物,生來便有所謂「智慧」。以有智慧故,從最初勞動時或驚駭時所發的呼聲,進化而為互通情感的語言,由語言而造出文字,用文字記載事物,便又產生「書」這一類東西。 書,又是奇怪的東西:說它可愛呢,它確能把人類過去從奮鬥中所得到的經驗和理論都告訴了後來的人,做後來人努力的方向。說它可惡呢,自從它把經驗理論告訴了後來人,便使階級化了的人類社會常常感到不安。 在可惡這一點上,二千一百多年前聰明的秦始皇已經覺到了,他便取激烈手段,索性把藏在民間的書統統付之一炬。 但究竟這手段太激烈,不久便有不讀書的劉項,起來把妄想傳之萬世的秦朝打倒。後來的皇帝更加聰明,他們知道既然有了「書」這件東西,要根本毀滅是不可能的,與其「焚」,還不如索性教人家「讀」,不過「讀」要有一定的範圍、一定的方法,於是便找出了幾種有利於當時社會的支配階級的理論的書,定名為「聖經賢傳」,其他諸子百家便是「異端邪說」,都在「罷黜」之列,更定下一個「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科舉制度。一般人讀了聖經賢傳,不難在科舉制度下名利雙收,否則讀著異端邪說的書,便是「非聖無法」,可以使你身首異處。那時獎勵青年們讀書有四句口號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現在科舉制度早已廢止了,但是科舉的精神依舊存在著。 政府的煌煌明令,學者名流的諄諄告誡,都是說「青年應該讀書」!讀什麼書呢?他們沒有說,大概便因為有所謂「標準」在,不用細說了。合乎標準的,有文憑可拿,有資格可得。不合乎標準的書籍,便等於從前所謂諸子百家,是異端邪說,教師不敢介紹,書店也不敢刊行,青年們更少有讀到的機會了。不過社會究竟在進步,口號和以前不同了:「非聖無法」現在簡稱為「反動」,「……唯有讀書高」現在一變而為「讀書救國」了。 從「焚書」到「讀書」,方法和口號儘管在變換,精神是一貫的。我們不知道教學生埋頭讀書的學者名流有否想到這一層。 原載《中學生》1932年1月號(未署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