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惲代英 > 惲代英文集⑧ | 上頁 下頁
中國民族革命運動史(1)


  (一九二六年)

  第一講 由反清複明運動至鴉片戰爭

  現在所講的是八十年來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的歷史。中國民族革命運動,並不是由今日起,也不是由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之日起,自從有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跟著即有民族革命運動。若再說遠些,滿洲入關以後,已有了民族革命運動;不過我們現在所注意的,卻只是八十餘年來的民族革命運動罷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即是幾十年來民族革命運動的事實,且說明民族革命運動的進化。現在的民族革命運動,和從前不同;從前的民族革命運動,是封建社會的革命運動;現在的民族革命運動,是與世界上無產階級及弱小民族聯合起來,以與帝國主義抗戰的革命運動。從前的民族革命運動因為沒有合當的策略,沒有合當的方法,所以不能成功;現在呢,卻漸漸改進了。所以現在的民族革命運動,實在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中國向來以天朝自稱,對於鄰近民族都指為夷狄之邦,是要年年進貢,歲歲來朝的;這種自尊自大,已成為根深蒂固的心理。我們自詡為有許多聖人,如孔夫子呵,孟夫子呵,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因此,我們時時以文化之邦自居!我們心目中,只有中國是人,那些「東胡」、「西夷」、「南蠻」、「北狄」是不能稱為人的。試看「蠻」字從「蟲」,「狄」字從「犬」,這便是我們不認他們為人的例子。

  中國人雖把自己看得很高,然而究竟文弱了,敵不住「北狄」,從前被遼、金之在北方擾亂,後來又被滿清征服了。滿洲人入關,以華夏自稱的「中國人」垂手屈服了二百餘年,這種屈服自然不是中國人所願意的。而且滿人入關後,又強漢人辮發,漢人因反抗為滿人所殺的不少,這更是中國人所不能忘的恥痛。所以中國人雖無能力反抗,仍時時罵滿人為夷狄,排斥之心,無時不蓄於懷;當時雖不能公開組織排滿機關,而秘密的團體卻不少,如洪門會呵,白蓮教呵,他們都是以反清複明為口號的。

  滿洲之入主中原,固然為多數漢人反對,而尤以讀書能懂得中國固有文化的人為甚,可是後來滿洲出了一位很聰明的皇帝——康熙皇帝,他以為讀書人反對滿洲,他們容易號召民眾:這是很危險的,因此,便想出種種法子來籠絡那些讀書人。他用什麼法子呢,即是「開科取士」!既開了科舉,又特別辦「博學鴻辭科」,對考取的人可給他們以大官,餌他們以爵祿;那些讀書人當初亦有不少「不屑就」的,後來因利誘威迫,漸漸也馴服稱臣了!但是仍不免有些人不為所動,而時發排滿的言論。可是後來又有幾個很利害的皇帝繼起,如雍正、乾隆等,他們非常注意那些讀書人所作的詩文,其中若有稍露不平之氣,或涉及排滿之意,一為其查出,便有斬頭之罪!他們這樣一方既脅以威,一方又餌以利,所以士氣便餒怯了。

  大多數的智識分子,既多為滿清所收買,所希冀以排滿的,只有下層階級的民眾了!當時許許多多的下層階級的人民,暗中組織反清的團體,如三合會、洪門會……這些團體,他們不許智識分子加入的。因為他們多認為讀書人是靠不住的,所以拒絕他。這些團體自己造出許多奇異的暗號和禮節,苟非局中人,即莫名其妙!讀書人對之,亦鄙之為「流氓」;那些「流氓」,他們也不願和士大夫為伍。當時反清的民族觀念,只有那些流氓階級。不過可惜那時他們絕不知工農應有組織,應為本身利益的奮鬥,並且也沒有革命的目的、方法和策略。他們只知將明朝的流風遺韻拿來做宣傳的材料,將崇禎王怎樣慘死,滿人入關時怎樣殘暴,來刺激而引起人反對滿清思慕明室的觀念!歸結言之,他們的目的,不過在反清複明而已;但他們卻無複明的辦法,因為他們還不認識工農的力量。

  清室的皇帝真聰明。他收買了一般「士大夫」、「讀書人」還不夠,更想進一步收買一般農民。如康熙做皇帝時,便將人民錢糧減輕,人丁稅完全豁免;他數次遊江南,考察人民的痛苦,隨處慰問,且當時的天下,的確表現出太平的景象;故人民對滿清仇視之心,減去了大半。不過,康熙的初年,雖施行了一些仁政,至了中年,即不然了!至雍正時,已比不上康熙;乾隆時也想效法乃祖,可是數次下江南,便騷擾得不堪。後來一代不如一代,把人民壓迫得一日甚一日,而人民怨恨之心,也日深一日了!這種人民是很容易引上革命之路的,只可惜那時一些三合會呵,洪門會呵,只知說滿清怎樣不好,明朝怎樣好,所以應該反清複明,而不知是站在民眾利益上說話,一般人民聽了之後,以為和自己利益並沒有多大關係,所以並不起來和他們同一路跑!

  到了道光時候,中國變化了,帝國主義的勢力西侵了。中國人受西洋勢力壓迫,即是從這時候起。以前中國人雖也曾與外人交接,可是總看不起外國人。至道光年間,外人至中國經商日多,那時中國人還是以夷狄對之,故時稱外人為紅毛鬼,外人在中國通商,中國人也時時壓迫他們,他們也不敢聲張。外人初至廣州通商時,只得與行家貿易,不准與華人直接交易。因之行家時時要佔便宜,如一件東西本可值十元,行家只給他們七八元,彼如不肯,只得將原貨物打回頭。這種情形,自然是十分困難的。還有一種予外人以難堪的事情,即是外人不准直接與中國官廳辦交涉,有什麼公事,要由行家代轉,有時行家置之不顧,他們即有冤無法伸。同時外人至中國,只准他們交易,交易完畢,即不准他們居留,不准他們在中國過冬,亦不准他們坐轎。還有一層,即是不准他們和洋姥同行;說男女混在一起,未免不成體統。若果他們不服這些規律,即實行驅逐出境。

  後來,外國的產業,漸漸發展起來;尤其是英國資本主義已極發達,出產物品增多,想在東方找市場,而中國卻緊緊閉關不納,這是英人最感困難的。英人時時設法解決這困難,他派公使與滿清政府辦交涉,當時中國人並不知什麼是外交,只以為英國來進貢罷了!便拿進貢旗子插在英國船上,到了北京以後,見不著皇帝;見了,又須行拜跪禮。英人雖不願意,實在也沒有辦法。有一次,有一英使來粵和粵督辦交涉;粵督稱有什麼事,可給行商轉來,若不遵照此種手續,便完全置之不理。即此可見那時中國華人看不起外人的一斑了!所以英人雖欲將中國的門戶打開,而中國則緊緊將門關閉起來,英人到了無奈何的時候,使用起武力來了!因此,便發生了鴉片的戰爭。

  鴉片戰爭是因為中國焚燒英國煙土發生的,可是其實是英人想要打開中國門戶的法子!當時英國由印度輸入煙土,年多一年,中國人便覺得這為害不淺,不久派了一位很利害的總督來粵實行禁煙了,這總督是誰?即是林則徐,他下令嚴禁煙土入口,已經運來之煙土,全數均令交出,以後再有運土之事,一經查出,船要沒收,人即斬決。林則徐搜了英人所運來共值六百萬兩的煙土,付之一炬,英人不服,便下令要驅逐出境!後來因雙方爭持的結果,便發生了鴉片戰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