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徐志摩 > 紀念志摩 | 上頁 下頁
惜志摩


  煙波釣徒

  「我相信真的理想主義者是受得住,眼看他往常保持著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斷片,爛成泥,在這灰這斷片這泥的底裡他再來發現他更偉大更光明的理想。」

  ——《自剖文集·迎上前去》

  在三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記得,我夾著書向圖書館走,「到禮堂聽講演去!」「誰講?」「徐志摩!」那時的我對於他絲毫沒有加以注意——「paper還沒做呢!誰有功夫去!」據說志摩在我們學校裡講演有過好幾次了,但我相見這是第一次,不幸沒耳眼福的我,連這Firts and Last可以一瞻他丰采和一味他風趣的機會都在毫不經意之中輕輕地錯過,在我畢生的回憶中又添上了一個遺憾!

  惡耗傳來以後,我哀他!但我哀的為的卻不是他從百尺高的地所墜落下來的慘傷和重死。我惜他!但我惜的為的亦不是他是我所愛讀的一個作者。我之哀他惜他為的是中國將來文藝的花園中又枯萎了一朵鮮明美麗的花!我相信他現在一切的作品不過是他天才發展的一個起首,譬如他是一朵正在綻蕊的花兒,驟然間遭了意外的摧折,這能不逗起任何有心人的哀痛和惋惜?

  驀地裡我想起了印度詩人的泰戈爾,英國寫劇家兼小說家的蕭伯納和高斯華綏,及今年四月間逝世的本年諾貝爾文學獎金的獨得者瑞典抒情詩人Erik Axel karlfeldt,這幾位哪一個不是白了頭髮的文豪,我常和同學們談說:偉大作品的產生在乎作家有偉大的修養和偉大的生活,現在中國沒有偉大的作家和文藝作品的質的貧窮,就是因為這步功夫還沒有做到;國文藝作家之中,志摩是最有希望的一個,如果上帝再給他二十年活著做文學上修養的功夫,誰敢說他不就是中國的哥德或丁尼生?

  以上決不是我一味的辜惜和臆測,他個人的本性便是一個明白的顯示!他的思想,他的感情,都使我們看得出他是這麼一個人!他,能不以小小的摧折而退縮,他,更能不以小小的痛苦而頹喪,冒險——痛苦——失敗——失望,在他,卻以為「存心冒險的就得打算他最後的失望」;但他更指明了「失望」和「絕望」決不相同!這他要具有多明晰的眼光!多偉大的思想!我再錄下一節他在《自剖文集》的《迎上前去》一文中明示我們的堅確的見解:

  「我相信的理想主義者是受得住:眼看他往常保持著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斷片,爛成泥,在這斷片這泥的底裡他再來發現他更偉大更光明的理想。」

  葉公超在他悼志摩的文中——《志摩的風趣》——很能道著志摩的一語就是說他——志摩——相信「領略到人生的趣味就在這永不能達到理想的追求中。」假使人人事事都能和我們的理想一致,誰還能忍受這種凡俗?人生的興趣還在哪裡?我記得好像是Stevenson說過這麼一句話:The joy of life is not in achievement but in struggle to achieve,志摩就信心這個,所以志摩作事能夠「永不敗興」,能夠「愛一切生活」,這在他的的確確是一個「生命的信徒」,他自己曾反復地承認過許多次,他在迎上前去中曾更加重地說:

  「我是一個生命的信徒,初起是的,今天還是的,將來我敢說,也是的。」他接著說:「我決不容忍性靈的頹唐,那是不可救藥的墮落。」這一些思想——這一些感情——志摩的本性!豈不就是志摩將來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的一個明示?但,他死是一件事實!成功的光明從此永遠被那死的陰影遮擋!中國文藝的園中這朵花兒——是玫瑰,是牡丹,是臘梅我可不認識——也就這樣永遠地枯萎再沒有開枝的一天了!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十二月一日

  (原載: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六日天津《大公報》小公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