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文集 | 上頁 下頁
三民主義與抗日救亡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六日)

  一、首先須明瞭三民主義的時代性與社會性。三民主義產生於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制的中國,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的進行,聯結著而不可分。這是他的社會性。三民主義發生於資本主義走上帝國主義的初期而成熟於帝國主義猖獗之時,所以三民主義雖不能不走資本主義的路——因為這革命是資產階級性的——同時又不能不要避免資本主義的流害,這是他的時代性。

  二、三民主義的最高目的為救國,為「求得中國之自由平等」。中國所以淪為半殖民地是由於半封建的原故:人民沒有民主權利,沒有改良的經濟政策。國內的封建壓迫與國外的帝國主義壓迫勾結一起。國外帝國主義所謂「以華制華」,扶植並通過封建階級以壓迫剝削民眾。所以要反對國外壓迫,必先剷除國內障礙。即是說要民族主義成功,必須有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的建設。孫先生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上說得清楚:「……國內之軍閥,既與帝國主義相勾結,而資產階級亦耽耽然欲起而分其餕餘,故中國民族政治上經濟上皆日即於憔悴。國民黨不得不繼續努力以求中國民族之解放,其所恃以為後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蓋民族主義對於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吾人欲證實民族主義確為健全之反帝國主義,則當努力於贊助國內各種平民階級之組織以發揚國民之能力。蓋惟國民黨與民眾深切結合之後,中國民族之真正的自由獨立,始有可望也。

  「……蓋民國之民權,惟民國之國民乃能享之,必不輕授此權於反對民國之人。」詳言之,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罔民以效忠于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為個人或為團體,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

  「……貧乏之農夫勞苦之工人,……其要求解放之情至為迫切,則其反抗帝國主義之意亦必至為強烈。故國民革命之運動,必恃全國工人農夫之參加而後可以決勝,蓋無可疑者。」國民黨於此一方面當對農夫工人之運動以全力助其發展,輔助其經濟組織使日趨於發達,以期增進國民革命運動之實力。一方面又當對於農夫工人要求相與為不斷之努力,以促國民運動之進行。……

  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是孫先生提出而為全體代表通過者,其對三民主義的解釋,為國民黨最高經典。很顯然的,三民主義有他連環性,缺一不可,而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則為「中國之自由平等」,所以三民主義一名救國主義。

  三、如上所述,三民主義是聯合一切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質言之:「一切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都應是三民主義的執行者。所以國民黨本身即是「統一戰線」;現在全國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即是三民主義之具體辦法。10年以前,孫中山先生親身領導了第一次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造成了1925—1927年的大革命,後因分裂而使民族革命受到挫折。團結是我之利,分裂是敵人之利。孫先生告訴我們:「民族主義對於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

  即是說,反帝國主義高於一切,一切國內矛盾皆應在反帝國主義——在今天皆應在抗日前提下得到解決,其條件為有利於抗日,至少不妨礙抗日。

  有些人把民族統一戰線看成人民陣線,固是絕大錯誤,就把民族統一戰線看成不是國民黨所固有,與三民主義多少有些差異,也是根本不瞭解中國革命與三民主義。

  四、三民主義是根據世界進化原則來的,其終極在於世界大同。「民族主義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一次大會宣言)帝國主義壓迫我,我是要抵抗的,不屈服的。但同時,我即強盛也決不去壓迫人。帝國主義壓迫弱小民族不對,中華漢族壓迫國內其他民族也不對。孫先生遺囑:「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其致蘇聯遺書:「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帝國主義制度下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這就是民族主義的真義。

  「國民黨之民權主義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國民黨之民權主義與所謂天賦人權者殊科,惟求所以適合現在中國革命之需要。」「蓋民國之民權惟民國之國民乃得享有之,必不輕授此權於反對民國之人,使得藉以破壞民國。」(第一次大會宣言)至於民權主義的內容,則在對內政策上明白規定:現行代議制度已成民權之弩末,階級選舉易為少數所操縱,欲踐民權之真義,愛有下列之主張:

  甲、實行普選制度,廢除以資產為標準之階級選舉。

  乙、以人民集會或總投票之方式,直接行使創制、複決、罷免各權。

  丙、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居住信仰之絕對自由權。

  這是民權主義的真義。

  民生主義的最要原則:一為平均地權。「蓋釀成經濟組織之不平等者,莫大于土地權為少數人所操縱。」(第一次大會宣言)所以,平均地權之最終目的為「耕者有其田」。二為節制資本。「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同上)又「農民缺乏田地,淪為佃戶,國家當給以土地,並為之整頓水利,移植荒郊。缺乏資本,于高利借貸以負債終身者,國家為之籌設調劑機關,如農民銀行等。」「工人之失業者,國家當為謀救濟之道,尤當為之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國民黨正從事於反抗帝國主義與軍閥,反抗不利於農夫工人之特殊階級以謀農夫工人之解放。」(同上)這是民生主義的真義。

  於此可得一斷語:三民主義目的是救國,因此民權民生一方面以鞏固和加強救國的統一戰線為限度,過與不及,均所不許;一方面適應世界進化之趨勢,使能循序以進,達到社會大同。

  五、三民主義真義既如上述。有人說在抗日的今天,民權主義不能講,因為妨礙政府權力的集中;民生主義不能講,因為怕減弱政府的財政。我想,這種說法至少有下列錯誤:第一,在日本軍閥方面說,是對的,因為侵略戰爭違反了日本大眾的意向,同時又要搜刮大眾脂膏以供戰費。所以民權民生均不准講。我國則恰恰相反,「保障並扶植一切抗日的言論、出版、結社、集會以及武裝抗敵的自由」,發展千百萬群眾的力量在抗敵政府領導之下,政府權力將無限的擴大。同時,實行合理負擔,剷除中飽,安定民生,「百姓足君欲與不足」,抗敵財用,始能不匱。第二,如果說抗日時,三民中要減去「二民」,那無異說三民主義只是太平時的裝飾品,不是救國主義,那簡直是對孫先生的侮辱。

  六、三民主義的黨——國民黨得政10年,沒有實行三民主義,每個忠實于三民主義的黨員也都承認。甚麼原故呢?又都有點說不出。我以為最大根源是沒瞭解三民主義的統一戰線性,常常把各別利益超過總的利益。比如日本帝國主義是全國公敵,而因為黨派衝突,把公敵放鬆了。民權民生是增長民族力量的條件,而因為怕在民權民生中發展了某黨派的力量,於是民運不得不停止或統制,民生也只好放之紙上了。等而下之,乃至於把個人或派系的權位看得比國家還重。這樣失去三民主義實現的基礎,因而不得不把它擱在一邊。所以,我們應該認清一點: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在今日即抗日高於一切,一切服從抗日。彼党此派姑置不論;新仇舊恨,一筆勾消。

  七、我是個共產黨員,有人說共產黨主張國共合作為的是抗日,不是信仰三民主義。我說:三民主義是抗日的,假如共產黨不信三民主義,就談不上抗日。毛澤東先生在共產黨大會的報告:「共產黨是否同意三民主義?我們的答覆是同意的。……在對外獨立解放的民族主義,對內民主自由的民權主義與增進人民幸福的民生主義之下,兩黨重新合作並領導人民堅決實行起來,是完全適合於中國革命的歷史要求,而應為每個共產黨員所明白認識的。……我們不但不拒絕三民主義,而且願意堅決實行三民主義,而且要求國民黨同我們一道實行三民主義,而且號召全國人民實行三民主義,使共產黨、國民黨、全國人民共同一致為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這三大目標而奮鬥。

  「蘇維埃工農共和國的口號……我們的政策,並沒有超過資本主義範疇內私有財產制的界限以外,並沒有實行社會主義。在新的民主共和國口號下,他所包括的成份是甚麼呢?他是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及一切國內同意民族與民主革命分子,他是這些階級民族與民主革命的聯盟……」

  中國共產黨公佈國共合作宣言: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今日中國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

  又說:「中國共產黨願當此時機,向全國同胞提出我們奮鬥之總的目標,這就是:(一)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首先切實的迅速的準備與發動民族革命抗戰,以收復失地和恢復領土與主權之完整。(二)實現民權政治,召開國民大會,以制定憲法與救國方針。(三)實現中國人民之幸福與愉快的生活,首先須切實救濟災荒,安寧民生,發展國防經濟,解救人民痛苦與改善人民生活。」

  12月25日中國共產黨對時局宣言:

  「……共產黨不僅誠意在抗戰階級中與國民黨並肩攜手地共同救國,而且決心在抗戰勝利後與國民黨和衷共濟地共同建國……」。

  這就告訴我們:三民主義是救國的,實施三民主義必須有鞏固與擴大的統一戰線。各黨派及全國人民只有在這唯一主義與統一行動下由能救國一直到建國。

  (1938年2月16日)

  (根據謝覺哉手稿原件整理。此文曾載於1938年3月1日《戰號》創刊特大號 署名:覺哉)

  (1)這是謝覺哉在一個座談會上的發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