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傳 | 上頁 下頁 |
雪山草地只等閒 |
|
毛主席回到紅軍的指導和領導崗位以後,立即建議師北上,同陝北紅軍會合,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 這一戰略目標的改變,迅速打破了敵人原來的部署,戰局出現了轉機,紅軍恢復了活力,部隊接連打勝仗。一九三五年五月,紅軍強渡大渡河,向雪山草地進軍。 一路上,謝老經受了各種艱難困苦的嚴峻考驗。就說行軍吧,部隊每天要走七、八十裡,有時甚至急行軍百余裡,謝老雖然有馬,但他總不肯騎,而讓給傷員騎或馱行李,自己堅持和戰士們一起跋山涉水。部隊經常是夜行軍,謝老的視力不好,行軍時常常高一腳,低一腳,甚至經常跌倒,但他始終沒有掉過隊。再說吃苦吧,在一個叫抱崠崗的山上,他是這樣度過的夜晚:「看看天晚了,據說到山頂只有十八裡高,但說是走不到。前面傳來了聲音:『宿營呀,宿營!』怎麼宿法?揀得三四尺可以放下東西的平面,就是好的。大家知道這一夜是不易過的,非有火不行,枯枝倒是不少,一下子那一堆這一堆的火著子。我因為插過了隊,落在後面,雖然相隔不過二三十丈,但要下去找多難,況且黑爛泥土上也無法睡覺。天公偏不做美,下起雨來,雨滴從樹上嘩啦嘩啦的流下,人們都打著傘,烤著火,我借得一洋磁放墊坐,許多同志坐著打鼾,我是徹夜沒有睡。」① 但是,雪山草地遠為艱險得多。雪山積雪終年不化,不但氣候特別冷,假如遇著大風,人馬還有被雪埋掉的危險,而且山上空氣異常稀薄,使人呼吸困難,爬雪山不能在山上停留,必須一氣走過,如果在雪山上栽倒,就再也爬不起來。過草地就更困難了,草地實際上是一望無際的沼澤地,氣候更是變幻無常,常常是風雨按著冰雹,一小塊烏雲飄過來,立即就是一陣暴雨閃電,頓時,地面上到處是黑乎乎的積水,還有許多沒頂的泥潭。多少戰士因陷入泥潭而長眠在這茫茫的草地上。 就在這種難以想像的長征路上,幾位老人不怕艱難險阻堅持長征以及他們之間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鼓舞著千千萬萬的年輕戰士,被人們傳為佳話。 一九三五年六月,紅軍隊伍搶渡大渡河,接著就要翻越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雖是盛夏,但氣溫驟變,寒氣逼人,同志們衣衫十分單薄,怎能抵擋風雪的吹打。吃的就更困難了,兄弟部隊送來兩隻羊支援他們,這兩隻羊飽含著多少革命隊伍的階級友愛啊!同志們決定把羊宰了,剝下羊皮烤幹,送給徐老和謝老禦寒。他們找到一根草繩,拿著一塊羊皮準備給徐老捆上,徐老連忙搖手說:「不行,不行,我能堅持,你們拿去給謝老,他身體比我差。」同志們說:「一共兩塊羊皮,您披一塊,謝老披一塊。」徐老說,「都給謝老拿去,一塊護胸,一塊護背,他體質弱,又生病,沒有這真過不了雪山哩,兩塊都給他。」謝老說什麼也不要,但同志們蜂擁而上,一面說服,一面用草繩把兩塊老羊皮一前一後扎扎實實地捆在謝老身上了。這時,謝老激動地閃著淚花,徐老和同志們都滿意地笑了。 過雪山前夕,謝老、徐老,董老和林老在卓克基會面了,四位老人坐在一間房子裡,侃侃而淡,笑語不絕。長征開始時,謝老和徐老、董老雖在一個單位,但有時也有短期的分離,林老開始就在另一個單位,四位老人同時相聚的機會卻並不太多。這次相聚,顯得格外難得。當時,前面就是白雪皚皚,高聳入雲的夾金山,但他們依然精神矍鑠。徐老喜樂觀,董老常幽默,林老頗健談,謝老則常常引經據典。他們在一塊,顯得那樣得樂觀,謙和、融洽。 這時,一個矮個子女戰士進來了,他把一件縫好的衣服交給坐在坑上的謝老。 「行吧?」女戰士問。 「縫得很好,謝謝你。」謝老笑眯眯地回答。 三位老人一齊望著這個女戰士。 原來這個女戰士名叫王定國,她是紅四方面軍文工團第三團的宣傳員。謝老是昨天才認識她的。因為快要爬雪山了,大家都在籌備禦寒衣服。長征路上不可能有軍服廠,部隊發給每人一團羊毛,要自己縫製衣服。謝老不善縫補,正想找人幫忙,在一個山坡上偶然碰上這位女戰土,謝老誠懇地說,「同志,請你幫幫忙,幫我把這兩件單衣合起來,裝上羊毛,縫成一件羊毛衣,過雪山草地時好穿。行嗎?」「行!這還不容易。」女戰士爽朗地回答。現在這件縫得相當合適的毛衣送來了。老人們望著王定國,滿意地笑了。 王定國向老人們道別,謝老特意囑咐她:「小王同志,你們過雪山草地的準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回去告訴同志們多準備一點辣椒,過雪山吃一點,可以禦寒。俗話說,三個紅辣椒,頂一件大棉襖呀!」 王定國滿懷喜悅而去。誰知這次偶然的相見,竟使他們後來結成了革命伴侶。 在長征路上,老人們處處是年輕人的模範。 紅軍過了雪山,進入藏族地區,毛主席指示全軍要宣傳和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要得到藏民允許才能買糧食。當時青稞麥雖然熟了,卻還長在地裡。毛主席下令各單位幫助藏族同胞下地收割青稞麥,全軍上至毛主席,下至炊事員,都投入了割麥工作。毛主席、朱總司令、周副主席、劉伯承總參謀長、葉劍英參謀長和董老,林老、徐老、謝老都參加了割麥。各連隊看老人帶了頭,便掀起了競賽熱潮,熱火朝天,歌聲起伏,笑聲遍野。老人們幹勁很大,全忘了行軍的疲勞。 儘管後來買了些糧食,但是全軍還是吃不飽。後來幾個老人經過藏族「中打鼓」地區休息時,糧食全沒了,他們拾了一張爛馬皮,就準備煮了吃。他們用小刀鑷去馬皮上的毛,把它切成小塊,揀來一些乾柴,找到一個可煮馬皮的瓦盆,支起三塊石頭搭成灶,就煮起來。卻沒想到,瓦盆忽然「嘎叭」一聲破了,馬皮塊和柴灰混成泥糊了。他們又一塊塊從灰泥中夾出來,洗乾淨,又到處找工具,後來謝老在先頭部隊住過的地方,找到了打破的半個鐵鍋,大家一齊動手又再煮,終於煮熟了。可是吃的時候,大家覺得不對勁,皮子裡的毛刺得嗓子針紮似的痛,怎麼也咽不下去。不吃吧,肚子實在叫苦,林老提出:「革命要緊,咬著牙往肚裡吞吧!留得生命在,全國革命就開花。」說得大家都會心地笑了。吃後,還留了一半,做第二天的得乾糧。後來,毛主席聽了老人們吃馬皮的故事,十分讚揚老人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號召大家向老人們學習。 紅軍翻過雪山後,還要去征服那縱橫數百里、荒無人煙得水草地。過草地時,謝老有病,腳心腫了,他拄著棍子沉甸甸地跟著隊伍後面蹣跚而走。這時,如有盆熱水燙燙腳,不就是最好的治療嗎?可是茫茫的草地,連枯樹枝也難得找到,哪裡能找到熱水呢?沒想到到了宿營地,林老卻端來一盆滾騰騰的熱水給謝老燙腳,謝老心裡一熱,謝絕了林老的好意,說:「還是留給同志們先喝吧,大家很渴了,我怎能燙腳呢?」林老瞭解謝老的心意,又另外用牛糞燒了一盆熱水給謝老,這種階級情誼,使謝老感到無限的溫暖。 草地的夜晚,籠罩著陰森的濃霧,寒風刺骨。謝老、徐老合蓋一條組織上發的毯子,他倆背靠背睡在一起,互相用身體取暖。當時徐老五十八歲,謝老五十二歲,不是年輕火熱的時候了,但是兩個老戰士,一顆奮鬥的心,希望彼此不要受凍,可是毯子太薄,並不避寒,加上互相只顧對方,結果兩個人都沒有睡暖。第二天兩人相對地笑了一場。 就是這床毛毯,還有一段故事呢。在以後的一天急行軍時,謝老再次病倒了。為了趕上隊伍,他被迫扔掉了毛毯。正好董老在後面行軍,發現路旁的毛毯,一眼便認出這是謝老使用過的。董老想,謝老為什麼把毯子扔掉了呢?他是個做事謹慎而又富有生活經驗的人。董老立即明白,今天謝老行軍一定太累了。於是,董老不顧自己年老體弱,把毛毯加在自己的被包上又繼續趕路。到宿營地後,董老把毛毯交紿謝老,毛毯失而復得,謝老的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激之情。到延安後,為了作紀念,謝老把毛毯送給了董老。全國解放以後,董老把這床有著不平凡經歷的毛毯帶到北京,贈送給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糧食就是生命。由於籌糧實在困難,每個同志只分得幾斤焙枯了的青稞麥,謝老又常常把自己的青稞麥分給傷病員。他總覺得多一個人走出草地,就給革命增添一分力量。結果,還沒有走出草地,謝老的青棵麥便早就完了。徐老知道後,毫不猶疑地將自己節省下來的二三斤乾糧全送給謝老。謝老那裡肯收,激動地拉著徐老的手說:「徐老呀,你的年紀比我大,多少天我都看到你老吃野萊,沒有吃糧食,現在你怎麼能把乾糧全送給我,你還是留著吧。」徐老說:「現在是我們講客氣的時候嗎?我的體質比你好,吃點野菜,還能對付對付,可你如果再不吃點糧食就不行了,我怎麼也不能看著你倒下去啊!……」 多少年過去了,謝老總不會忘卻生死與共、患難相交的革命情誼,他經常把這件事情用來教育子女,激勵後代。 一九三五年九月,北上的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很快到達陝北。謝覺哉、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等幾位革命老人也一道結束長征,到達陝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們又出現在新的征途上。 ①1945年10月27日日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