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向警予 > 向警予文集 | 上頁 下頁
教育取重自動說


  輪之浮水也,行也;地球之繞日也,亦行也。然輪之行,或百里而止矣,或千里而止矣。地球繞日則不然,一歲三百六十周,終古未嘗或有已時也。蓋輪之行也,機動之也,機停而輪停,不亦宜乎。地球之於日,則自動也,非有所謂機械者而使之動也,故其動也永。夫視兒童之心力,與以適當之陶冶,蘄其成為完全人格者,非教育之目的乎?所謂完全人格者,又豈非以學校為之鑄造爐,而其致用之途,終將歸諸社會乎?然則教育之目的夫既若是矣,是教育之效力不但當及于兒童在校之時,尤當注意于兒童出校以後,理甚明也。例如學校之服務,乃以養成兒童將來勤勞從公之習慣,使教育者不知自其心天中發動其勤勞從公之德,而惟命令強迫之,使其必為;或不欲焉,則又禁令壓制之,使不得不為,當其時固不難收置郵傳命之速效,然而脅於勢非出於情,其兒童在學校為一人,出而立於家庭社會又別為一人,無足怪也。今日教育界所大患者,莫不曰學校十年教育之而不足,社會家庭一旦破壞之而有餘。言者諸君乎,其謂為環象使然乎?吾則以為苟教育而能啟發兒童之自動心,俾其實具自動之能力,何以至此?嗚呼,斯言也,亦自作者自受之而已。故欲教育之效力永續不斷,以達教育之目的,非取重自動,則機停輪止,未有不為浮水之輪者也。抑更進而言之,則教育之目的,固非徒以鑄造適應于現世社會之人,而尤必鑄造因現世之社會,而創未來之社會,以左右現世之社會之人。彼軼群邁眾之士,移風易俗,前無古人者,雖不能為普通教育之正的,而亦普通教育中所當孕涵者也。脫不然者,則普通教育為人人必經之階,是舉天下之人而同鑄於一型之中,人云亦云,人否亦否,隨俗浮沉,與時俯仰,但受時勢之支配,而無利導改進之能力,食先代之舊賜,拘拘于成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偶有所異聞,則斷斷然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夫如是則數千年來又安能演此光明璀璨愈唱愈高之世界,以焜耀吾人之耳目,鍛煉吾人之心魂哉!由此以觀,是就社會進化之眼光,而發揮個人創造之能力,以達教育之目的者,亦不可不取重自動也。嗚呼,今日之中國之國民,其具有自動之能力,而應接現世之社會以左右現世之社會不為人所搖奪者,蓋幾幾乎僅矣。有力者如倡於上,曰共和善,則群響輳于共和,而共和之論調幾千篇而一律;明日而有力者又倡於上,曰專制善,則群響輳於專制,而專制之論調又千篇而一律。任公[1]先生有言曰:雖其論如何高尚,如何磅礴,而所謂奴隸之本質終不免。非激論也。嗚呼,民而如此,何以為國!以餘觀之,則前此不能啟發兒童之自動心,授與兒童之自動力之機械教育,夫又安能辭其咎?然所謂自動者,非標奇立異之謂,乃本諸吾心而為者是也。吾心自以為是而是之,自以為非而非之,則是非雖或偶同於人,終亦不失其自動之價值。第自動者既本子吾心,而吾心之力或有所未足,而智蔽焉,而情瞀焉,成而行之,其極也,非妄動則師心自用,其害正與被動埒。或且有過之者矣。故教育而欲取重自動也,其先尤必養成兒童純潔之感情,練習兒童正確之判斷,夫然後臨機應變,因時置宜,可言自動。非然者,則其結果必且適得其反。夫地球之繞日,其自動也,常不出乎一定之軌道。教育者之取重自動,亦勿失此一定之軌道而已。

  [1]任公:即梁啟超(1873—1929)。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