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向警予 > 向警予文集 | 上頁 下頁
代答讀者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先禮先生:

  辛亥革命後,確有所謂合五族而成中華民國的一種變化。但「政治的組織是隨著經濟情狀而決定的,想將蒙古安放在經濟較進步的中國政治管理之下,便不會合蒙古人民的需要,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是會對蒙古生一種高壓的勢力的」,這種高壓的勢力,明白的說,就是中國商業資本對於蒙古民族的重利盤剝(參看本報第五期至第七期的《蒙古及其解放運動》),是要借「五族共和」中所占的政治支配地位更順利的進行的。所以除了軍閥的壓迫一層不算數,我們在根本上不能承認「五族共和」中占主要地位的中國資產階級不掠奪或壓迫經濟落後的蒙古人民。此處我們可舉兩個例:日本資產階級掠奪朝鮮為一種形式,英國資產階級隸屬愛爾蘭又為一種形式。愛爾蘭在英國「憲政」之下,不是老早就有「選舉權」、「自由權」嗎?我們可以「英、愛互助」、「共同生活」來解釋愛爾蘭的獨立問題嗎?

  普通的文化程度為一事,一民族的生活行動又為一事。你問蒙古有不有獨立的程度,我們可以正確的回答:有。何以有?就是蒙古民族業已產生了一個具有適當政綱、明確學理與堅決行動的國民革命党。本報第五期至第七期的《蒙古及其解放運動》那篇文章,就是蒙古國民革命党的代表做的。從這一點講來,恐怕中國國民運動的知識程度還遠不及他罷。

  蒙古獨立與解放的主要條件,就是與社會主義的勞農俄國聯盟。勞農俄國的反帝國主義的勢力,現在業已伸張到了海參威。所以你末了的問題已有事實作解答。「五族合力來抵制帝國主義」,這是很對的,我們並且要聯合全世界的被壓迫民族來抵制帝國主義呢。君宇不說過嗎:「中蒙終久是會合在一起的,不過他的實現,至少要在中國打倒軍閥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勢力,能建立一個真正共和國家的時候。」我現在更可申說一句:中國如果一旦有個為自由與獨立而奮鬥的政府出現,與勞農俄國聯盟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那末中蒙民族馬上就到「合力抵制」的陣上來了!

  振宇代答

  (載《嚮導》第13期,署名「振宇」)

  *

  附:讀者來信

  君宇[1]先生:

  今日的中國,差不多變成一種國際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和本國軍閥的搶擄場了!什麼「平等自由」、「國民自決」,都是一種口頭禪,全國的人民天天象在十八層地獄下過生活!貴報同人,竟能在這黑暗的中國,給人民一個很光亮的道路,創一種《嚮導》週報,全國人民沒有一個不歡迎,不慶祝!前閱貴報第三期內,先生曾經登載有篇《國人對於蒙古問題應持的態度》,我于先生所主張的覺有些懷疑;但我是一個師範生,關乎普通常識,都還沒有完備,那裡配談什麼問題,不過我有了這種懷疑,不能不求一個徹底的解釋,現在我把我所懷疑的寫在下面,請先生指教,更望原諒!

  先生說:「眼前我們公道的中國人,對於蒙古問題,應該和公道的日本人對於朝鮮問題一樣」,這裡我有點不贊成:宣統三年,孫中山、黃克強等大革命家,推翻滿清專制帝王,另外合漢、滿、蒙、回、藏五族,組織一個大中華民國,族族有選舉權,有自由權;這個中華民國,也不能說是漢人的,也不能說是蒙人的……漢人不能受制于蒙人之下,蒙人也不能受制于漢人之下……,五族互相幫助,作共同生活。日本人待朝鮮,以苛刻的手段,漢人待蒙人,並沒有這種情形。由此可知日本對於朝鮮,和漢人對於蒙人,根本是不相同的。至於先生說,「徐樹錚取消蒙古自治,官兵姦淫擄掠」,我以為這不過是少數武人如是,難道我們全漢族人民也同他們是一樣嗎?他們這些武人,不僅對於蒙古兇惡橫暴,就是對於內地漢人,也行一樣的舉動。

  依「民族自決」來說,蒙古人本然可以獨立,但是我們要問:蒙古有不有獨立的程度?有不有自決的能力?蒙古是開化最遲的民族,知識當然不及他國,我們漢族乃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知識比之蒙古,一定要高過幾層,一班學者平素所說的「民主共和」,都是一些空談;新學家所說的新名詞,無一不是模仿外人的皮毛,那裡有甚麼真程度呢?從此也可知道蒙古獨立,未必就是他們的本來面目?

  先生說:「中國自己還伏在國際帝國主義和國內軍閥交相壓迫之下,收回蒙古是不是能保障這位兄弟不遭和他一樣的命運?」這幾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固然是不錯,我們要問:蒙古獨立之後,誰能擔保蒙古不為帝國主義所侵犯?現在日本無時不在打蒙古的主意,無時不在想吞併蒙古的計策。我想蒙古與我漢族脫了關係後,日本更好施行他的主義,蒙古就難免不為他們口裡的肉,到那時候,我恐怕蒙古比現在還要吃苦些!蒙古在漢族之下,固且漢人不能保障他;但是五族合力來抵制帝國主義,那比單獨一族要強得多了!所以我不贊成蒙古獨立,蒙古獨立,只能使我們五族滅亡,不能使我們五族健強。現在軍閥雖然專橫,五族的人民,可以結一個很堅固的團體,去推翻他們,建一個真正的民主國,這就是我所希望的。

  宋先禮 十二月,八日,于常德

  [1]君宇,即高君宇(1896—1925),中共早期黨員,一九二二年曾任《嚮導》編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