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項英 > 項英文集 | 上頁 下頁 |
對目前政治軍事鬥爭的意見 |
|
對目前政治軍事鬥爭的意見(1) (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毛、朱、胡、陳並告彭轉周、葉並張: 今天國共鬥爭主要仍以政治為中心,以華中為爭奪關節,中央對此有總的方針和必要措施,本毋庸個人多議。項閱澤東同志與胡、陳兩電,個人感覺所得,有提出之必要,以供中央及各方之參考有裨益。 (一)正因鬥爭中心在政治,我完全同意毛所提出之政治攻勢。但應注意鬥爭中的具體內容,既為爭奪華中,並以政治進攻為主體外,還應在軍事上作戰略戰役之必要佈置,以補助政治攻勢,使這種攻勢既有力而又能適應任何情況之變化。否則,情況稍有變動,即不能制止彼軍之前進。那時,使我在軍事上佈置不及,陷於倉促應付的不利狀態。同時,我認為目前鬥爭的特點,政治不能脫離軍事,是互相關鍵和相依相成。 (二)所謂戰略之佈置,絕不是單從軍事著眼,主要以毛之意見為基礎,而以軍事上可能發生之情況,而作戰略上各方面之佈置,控制必要之軍隊形成隅角之勢,便利策應,使彼方不敢輕動而增其遲豫猶疑,便於在政治上之談判,而取得暫時之緩和。 (三)所謂戰略之佈置,應擬彼方進攻之兵力,與各方之可能佈置,作一可能之到來(判斷)確定我之作戰主、次要方向,以各個區域之必要佈置,使能在彼方進攻之時,依照總的作戰方針進行戰鬥,而達到互相策應、協同一致之目的。否則,易陷於各自為戰與分兵之分配,而有遭受各個擊破之危險。 (四)敵、頑、我雜居是華中之特點,於我雖有害,但當國民黨尚未與日寇最後妥協時,彼亦不利。不能集其大兵作內戰時之全面進攻,特別是後方交通運輸,使彼無法順暢解決,而有被我各個擊破危險。目前問題中心是,我應擇戰略之必要地區,擬而鞏固之,取得利於我之策應配合,而不利彼方之聯繫呼應。但彼既佔優勢,對於將來作戰,以至目前雙方兵力展開中,使彼陷於劣勢不利地位。這在目前求得政治解決,與軍事和緩有極大幫助。 (五)自衛戰是被動的,在軍事上當然不十分有利。但主動與被動之形成與獲得,主要是在戰略佈置上,造成對我有利之條件,以求在戰事發動時,利用時機與敵之弱點,而爭取主動,故應在被動中力求主動。所謂主動,並不純為先發制人、先行進攻,而使敵就我,引敵襲我,窺其弱點,乘其空隙,而實行主動之反擊。 (六)我們的弱點不是兵力弱小或是太分散,而是缺少在各地應有之堅強主力,而是許多新地區尚未鞏固,黨與群眾工作太弱,最主要是尚未達到指揮統一(現在已解決),各自為戰,缺少整個計劃和戰役之配合。如陳已將韓擊敗[1],黃部[2]與陳部均集擁於阜、鹽東一帶,而不能依情迅速作新的佈置,而將照水網地帶被東北軍乘機進佔,不得不謂之失策。由於無統一指揮,無全盤計算與各部建制又常變動之所致。假如事先指揮已統一,絕不致如此。我們在黃橋戰鬥前曾經建議,惜未採納。 (七)除照澤東電之政治攻勢,以至謠言攻勢,加緊在各方面之勢力,恰當的進行,務須在各地區和部隊內積極備戰,以最有力之鼓動宣傳,增強士氣,提高軍民之信心與決心,進行各種之動員,作充分之積極準備。十年內戰與三年遊擊戰之戰鬥精神,應大大發揚光大之,使得處於不可戰勝之地位,這對於將來有決定之意義。 (八)目前佈置不應準備放棄某地,或單從軍事考慮某地不可保,而是依照戰略戰役之要求,有計劃的來確定:堅持某地,鞏固某地,爭取某地,而作各種必要之佈置,動員黨政軍之全力來進行,務求達成戰略戰役之目的。 (九)創造鞏固新地區,主要依靠黨與群眾工作之極度開展,各種政策之正確實行,糾正和嚴防可能發生之錯誤,而達到廣大群眾和各階層之爭取,將頑方之殘餘基礎,應力摧毀無餘,我之根基鞏固確實,以利我在政治上進行激烈鬥爭。 (十)依照今天現有之情報,某方大兵均來至西方,估計其作戰方針,可能以主力來皖東北與路東逼我向北退。另有東北軍與韓、李[3]等部會合,對陳、黃部堵擊。首先打通與桂軍之聯繫,然後由西向東,配合由北向南之東北軍,而向東逼陳、黃于大海、長江之邊進行殲滅。另一種在不進行討伐下,只以大兵步步逼近,先將陳、黃兩部及五、六支隊聯絡切斷,形成對我幾個包圍圈,而逼我退出華中。但在任何情況下,堅持路東保持彭部[4]地區,實為樞紐;保障蘇北與愛萍[5]津浦路東之聯繫是為關節;鞏固蘇北作大後方,來分配兵力。八路軍控制相當主力與魯南和魯西南適當地區,作戰略上之策應,必要時夾擊和側擊東進南下之敵。李先念[6]應準備在必要時,以主力向大別山作敵之側後牽制。這樣必要時,使陳或黃之一部,由東西援,首先消滅北面之敵;以一部控制蘇北,配合統戰工作,以威脅兩李[7]及其他雜色部隊,不敢有所動作,而八路軍南下配合之。對戰術上,在豫東與彭地區,應採取廣泛的遊擊堅持戰,而以運動戰為輔助,並動員廣大群眾與地方武裝,在敵人進攻地點進行堅壁清野與遊擊擾亂,破壞交通及其糧食輜重。在必要地點,作堅固之據點,以暫別和扼制敵人。施行戰場上最廣泛統戰工作,來孤立和分化敵人之部隊。將主力集結于適當地點,尋其弱點,乘其困疲,而在運動中進行各個擊破。估計敵可能繼續內戰之穩作穩打,逐步築堡前進,但在今天條件下,我們固有困難(缺乏炮兵),但因地區廣大,無法築成重壘之封鎖線,加以敵、頑、我雜居,空隙甚多,而求得在外線作戰中,對其部隊施以殲滅之可能,即更大更便於我將其後方截斷,使其困饑而不支持,我們應有這種信心。 以上,因對敵頑我三方情況俱不清楚,不能提出具體意見,雖帶抽象,但供各方參考,或可補千慮之一。 項英 十一月二十一日 [1]陳已將韓擊敗,指1940年10月上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指揮陳毅率部發起黃橋戰役,擊敗了國民黨軍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部。 [2]黃部,指以黃克誠為司令員兼政委的八路軍第五縱隊。 [3]李部,指國民黨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部。 [4]彭部,指以彭雪楓為司令員的新四軍第六支隊。 [5]愛萍,指張愛萍,時任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司令員。 [6]李先念,時任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司令員。 [7]兩李,指國民黨軍魯蘇皖邊區遊擊軍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 (1)本篇系項英致毛澤東、朱德等人的電報。根據中央檔案館館藏件刊印。篇題為編者所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