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項英 > 項英文集 | 上頁 下頁
關於準備粉碎敵人五次「圍剿」的命令


  關於準備粉碎敵人五次「圍剿」的命令(1)

  (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一,敵情判斷:

  甲、北路敵軍——蔣介石訂了賣國的塘沽協定[1]後,即調其在北方軍隊三師一旅南來江西,充實其五次「圍剿」的基幹軍,力求與湘鄂的軍閥一致「進剿」,改組自己的軍隊,構築工事堡壘、緊張兩翼的活動力,特別是進擾閩浙贛、閩贛蘇區,企圖造成其利於領導並協同其他軍閥的「進剿」條件。我們估量敵人這次初次用兵的大概方向如次:

  一、從撫州[2]沿撫河流域進入房居地帶,是為主要作戰線。這是北路敵人領導和協同閩粵敵軍最有利的一條作戰線。

  二、從永、吉[3]經藤田或富田[4],趨龍崗[5]地帶,為次要作戰線。

  三、從宜、樂[6]出其主力的右面,經東口或經招攜,趨東韶、洛口[7]地帶,為次要作戰線。

  乙、福建敵軍——蔡廷鍇[8]在其所屬的七十八師在連城慘敗後,集結其主力約三師于龍岩、漳平[9],劉和鼎師[10]分佈於延、順、將、邵[11]地帶,盧興邦師[12]分佈于尤、沙[13]地帶。我們估量這一敵人用兵的大概方向如次:

  一、由龍岩區城乃至長汀,為其主要作戰線。

  二、由永、岩[14]經新泉或白沙出河田[15],為其支作戰線。

  三、由沙縣趨歸、清[16],為其支作戰線。

  四、由順昌經將樂趨泰寧,以及由建陽經邵武趨光澤,為其支作戰線。

  丙、廣東敵軍——粵敵取進式據安遠、尋鄔[17]兩城後,集結五師兵力于安遠、尋鄔及武平、上杭地區,集結三師一旅兵力於贛縣、信豐、南康、大庾[18]、南雄一帶。我們估量這一敵人用兵的大概方向如次:

  一、分由尋鄔、安遠、重石[19]以及武平趨會昌,為其主要作戰線。

  二、分由信豐和贛縣趨雩都[20],為其次要作戰線。

  丁、贛江敵軍——自湘贛紅軍擊敗陳光中師[21],特別是何健就任西路「剿匪」總司令後,不僅指揮其嫡系劉建緒所部[22]約五師,而且指揮了湘鄂贛及湘鄂的白軍,「圍剿」我湘鄂贛及湘贛蘇區和紅軍,其在贛江接近我中央蘇區者為駐在安福、峽江的朱耀華師[23],駐在吉安、泰和的李蘊珩師[24](近已隸于贛江軍衛立煌[25]指揮)和駐在萬泰的王懋德部[26]。我們估量這一面敵人除協攻我湘贛蘇區和紅軍外,將以李雲傑師[27]與王懋德師協同南路敵人沿贛江進攻蘇區。

  第二,作戰綱領:

  我軍各軍區應一面指揮其作戰分區、獨立軍及獨立團,配合地方部隊進行遊擊的戰爭,以鉗制、麻醉、分散和瓦解當地敵軍,同時要乘敵人在各種狀況之下指揮的失誤或協同不緊,同當地的基幹兵團轉移主要方向,深入□□□□□□□□□。

  第三,作戰地區:

  基幹〔部隊〕、各軍區之直屬基幹兵團和作戰分區,即按軍委規定如下:

  甲、江西軍區所屬的作戰分區,第×軍[28]在北方各地作戰,故無直屬基幹兵團。

  (一)永豐、廣昌劃為江西第一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四團為基幹兵團,其指揮機關設立于東坊、黃陂地域,其指揮要旨如次:

  A.崇仁、樂安南部至米場一帶山脈連接蘇區,並依託該地帶,向外發展遊擊,特別向東、北兩面遊擊,遊擊隊破壞兩南[29]、宜黃的交通。

  B.遊擊隊擾亂南豐及宜黃一線上的敵軍,配合中央軍作戰,尤須切斷裡塔[30]地帶,造成遊擊區域,便於向北挺進遊擊、發展攻進。

  C.赤衛軍模範營升編,造成強而有力的遊擊隊。

  D.□□□□□□都縣北的地帶至宜黃的敵軍□□□□□、肅清□□西部殘餘的地主武裝組織。

  (二)宜黃、崇仁、新淦[31]、樂安劃為第三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十一團為基幹兵團,又因戰略需要以及地形關係,在崇、新間另外要組成一獨立支隊(充實的團),現指揮機關設〔穀岡〕、歸峰、西原地區,其指揮要旨如次:

  A.赤化庫羅〔雞公〕嶂[32]至甘〔公〕溪一帶山脈來接連蘇區,並依靠這小山脈將宜黃、崇仁、樂安地域造成強大的遊擊區域,向各方面挺進遊擊,破壞兩南、宜、崇、樂特別是宜、崇間東北相互之間的交通及其工事,並襲擊、阻礙在這一交通線上的敵軍,配合我中央軍作戰。

  B.由新、崇間紫雲山山脈,南連西牛田及富游家山地區,應造成強大的遊擊區域而赤化之,以連接蘇區。同時,將這一區域的遊擊隊中組成基幹的獨立八支隊,起遊擊隊的核心作用,活動於故山山脈東西地帶,遊擊崇仁、新淦之敵,破壞交通,以呼應獨立第十一團的行動,便於我中央軍作戰。必要時並挺進樟樹、撫州的中間地帶,但對豐城、樟樹以東地域須設法派上遠殖的遊擊隊。

  (三)永豐、吉水、公略[33]劃為第二作戰分區,以獨立第三團為基幹兵團,現指揮機關設在白沙、水南[34]地帶,其指揮要旨如次:

  A.積極的發展永、吉北部的遊擊區域,破壞新、永、吉[35]交通,襲擊和阻止在這交通線上及贛江上的敵軍。

  B.完全赤化並鞏固烏江以南、贛江以東地區,加強地方武裝部隊,擇要構築支點,對於永、吉及贛江敵軍進攻部隊採取機動的遊擊的戰鬥手段,配合守支點的少數隊伍來進行積極的行動,使我中央軍無左側顧慮地來消滅敵人。

  (四)萬、泰、楊殷(均村)[36]、贛縣兵團劃為第四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十二團為基幹兵團,因敵情、地形的關係,另外要在興國以西地區組成一個獨立支隊(充實的營),現指揮機關要設〔在〕均〔筠〕村附近,其指揮要旨如次:

  A.興國西、北兩面,萬、泰及沿江兩邊遊擊的地帶,應加強地方部隊便於完全赤化而成為鞏固的蘇區,並確實保持。由贛江沿岸去來河西的交通,密切聯繫到湘贛省蘇區,並設法向遂川以南地帶(贛粵兩敵結合部)派出遠殖遊擊隊。為防止贛江萬、泰方向敵人之進攻,應在興國以西地帶成立一個獨立大隊。

  B.防止贛州、信豐方向敵軍進攻,興國和雩都特別現在要具有力遊擊隊活動贛州城附近,使上猶江以北、贛江以西的蘇區鞏固起來,在茅店、江口[37]等處須築強固的堡壘,以少數強幹部隊守之。遇敵人進攻此堡壘時,該分區基幹兵團應配合地方部隊,由北向南突擊,以與此堡壘呼應作戰,拒止敵人,而便於我基幹兵團行動,自主各個擊破敵人。

  乙、粵贛軍區直屬的基幹兵團是第二十二師,其作戰分區規定如次:

  一、信豐、雩都由江西劃為粵贛軍區,第一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六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設在新陂、小溪地域,其指揮要旨如次:

  A.破壞信豐至重石和安遠的交通,襲擊和側擊安遠敵人,特別是該敵向會昌前進時。

  B.破壞信豐至贛州的交通,襲擊和側擊贛、信方向的敵人,特別是該敵向雩都前進時。

  C.信、康[38]間和信、南[39]間地帶,挺進遊擊並繁殖遊擊隊,造成其為遊擊區域,向三南[40]、連平派出遠殖遊擊隊。

  D.加強三南並連平遠殖遊擊隊。

  E.擴大、鞏固信豐以及安遠北部的蘇區,在重石北部及濂江、貢河交會的上游,選擇適當地點構築堡壘,以少數兵力扼守,來配合基幹兵團、地方部隊機動的作戰,拒止敵人,以便於基幹兵團各個擊破敵人。

  F.以遊擊隊打破贛江方面要道上的經濟封鎖線。

  二、安遠、尋鄔、筠門[41]劃為第二作戰分區,以獨立第五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設在清平、長安、清溪一帶,其指揮要旨如次:

  A.遊擊隊破壞尋鄔、吉潭[42]敵人通平遠、大埔、羅浮的交通線,並打破其經濟封鎖線,繁殖遊擊隊,將這一地帶造成遊擊區域,隨時靈活遊擊尋鄔、石漳之敵。

  B.以挺進遊擊隊破壞安遠通尋鄔上魏村、岡炎的交通線,在這一交通線附近造成強大的遊擊區域,遊擊安遠的敵人。

  C.尋鄔、吉潭和安遠、重石之敵進攻蘇區時,須敏捷打擊和阻撓這些敵人,以協助基幹兵團作戰。

  D.須沿五華山脈、龍川間派出遠殖遊擊隊。

  E.普遍發展遊擊隊來保持安、鄔、門[43]原有蘇區。

  三、會昌、武平河西、上杭劃為第三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十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設筠村附近,其指揮要旨如次:

  A.遊擊武平附近之敵,並從先西北兩面逼近武平而赤化之。如敵向筠門嶺、會昌和瑞金進攻時,即靈活的以打擊或阻撓,以利基幹兵團作戰,並挺進、破壞武平通上杭的交通,造成遊擊區域,打破敵人經濟封鎖線。

  B.逼近上杭之敵,遊擊而恢復上杭西、北兩面的蘇區。如該敵向西、北兩面移動時,即靈活打擊或阻撓之,並挺進、破壞上杭通武平、岩前[44]方向的交通,造成向南發展的遊擊區域。

  C.肅清武、杭西、北兩面的團匪,恢復並鞏固其政權。

  D.挺進、打破敵人上杭河的經濟封鎖線。

  丙、福建軍區直屬基幹兵團是三十四師。其作戰分區規定如次:

  一、上杭河東、永定、龍岩劃為第一作戰分區,以獨立第八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設在大板附近,其指揮要旨如次:

  A.鞏固杭、永、岩的蘇區,保持與華家亭、白砂、舊縣蘇區之聯繫,並造成向東面發展的遊擊區域(在閩粵兩敵結合部而威脅兩敵側後)。

  B.破壞敵人上杭通永定大道,以及龍岩通永定的交通,同時打破南面敵人的封鎖線。

  C.以饒、和、埔、詔、漳[45]的遠殖遊擊隊聯繫協同動作。

  D.杭、永、岩敵軍移動時,須不失時機襲擊和阻滯之,以便利基幹兵團作戰。

  二、新泉、連城江東劃為第二作戰分區,以獨立第九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設在新泉營溪(目前設新泉),其指揮要旨如次:

  A.建立、恢復和鞏固太平山、賴坊、長校經連城魏地田,以至古田、華亭、白砂連接杭、永、岩蘇區(首先肅清內部團匪、土匪,特別是傅××、曹半溪、李××子[46])和建立地方武裝、組織後方,並與第一、三兩分區確實聯繫。

  B.向甯洋、白沙、梅村,特別在鐵山、羅地積極繁殖遊擊隊,造成遊擊區域,可能時並向大田派出遠殖遊擊隊。

  C.挺進、遊擊龍岩、永安、寧洋方面之敵,特別是當敵人進攻蘇區時,須打擊或阻撓之,以利基幹兵團作戰。

  三、寧化、清流、歸化、彭湃(安遠市)[47]劃為第三作戰分區,以獨立第七團為基幹兵團,指揮機關可設在清流、歸化(目前設在清流城),其指揮要旨如次:

  A.逐步恢復、建立和鞏固建、泰、將[48]南部的官橋、彭湃水南、婁杉鋪以南,及夏茂[49]、歸化、清流、安、沙[50],以至大豐山、長校連接蘇區的政治與後方及第二作戰分區,與閩贛軍區的蘇區切實打成一片,依次肅清童子兵團匪和建立地方武裝。

  B.向永安、沙縣河邊及順昌、南平河邊發展遊擊區域。

  C.挺進、打擊或襲擊盧興邦部進攻蘇區的軍隊。

  丁、關於閩贛軍區作戰分區的劃分及其他一切規定,由第一方面軍指導閩贛軍區根據上述一切原則擬定,交由本委員會頒行。但擬定時須計劃對閩浙邊的景甯、壽寧地帶,浙西的武義和遂昌地帶,以及江西的東鄉、進賢地帶派出遠殖遊擊隊。

  第四,各作戰區一般的軍隊區分:

  各作戰分區對敵人的作戰,應按當時情況區分出主要方向與次要方向,來指揮一切地方部隊在各地區獨立發展遊擊戰爭。同時,運用直屬基幹兵團在主要方向起核心作用,開展遊擊戰爭,特別注意集結這一兵團的兵力,靈活的轉移其突擊方向,各個擊破敵人。

  各作戰分區一切地方部隊,為要鞏固蘇區、發展蘇區,輔助紅軍作戰,在蘇區外領導階級鬥爭中擴大紅軍,及打破敵人經濟封鎖線起見,應區分衛戍部隊與遊擊部隊。這些部隊行動要旨如次:

  一、衛戍部隊在配合作戰上,應以其基幹之一小部分,有時並以獨立團、營之一小部,在要道上選險構築工事(如火力不足則以土圍、碉樓之類為宜,同時要瞭解這些工事並不是過去的死守口子,而是進攻的跳板),拒止進攻蘇區的敵人,同時以其主力(其中要以基幹部隊為核心)適時集結於工事外的適當地點,對攻我工事之敵人的側背而突擊之。這是配合敵後方的遊擊隊和轉移打擊敵人的獨立團、營最有效的戰術(如敵侵入蘇區時,則應普遍的發展遊擊戰爭和堅壁清野等)。

  二、衛戍部隊不僅要赤色戒嚴、清查敵人間諜、封鎖消息、佈置防禦與鞏固蘇區的嚴密組織,而且要盡可能從積極方面以一部出動邊境去遊擊,發動群眾的階級鬥爭,打擊團匪,偵察敵情,才能使鞏固蘇區的任務容易完成。

  三、遊擊隊因其任務不同,應區分為下述三種:

  其一,邊區遊擊隊,通常以赤衛軍、少先隊之模範營的部隊任之。其任務是要發動領導邊區外的工農勞動群眾的階級鬥爭,消滅團匪,進行白軍士兵運動,繁殖新的遊擊隊,推翻反動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分配土地,健全地方武裝,同時要遊擊敵人,偵察敵情。這種遊擊隊主要是就近發展蘇區,並且注意以聯歡與歡迎參觀來開展白區群眾對蘇區的同情與擁護,以發展蘇區。同時,也是鞏固蘇區,萬不可造成固定物體,被敵人的碉樓、堡壘限制了本身的活動,更不可演成赤白的對立現象。

  其二,挺進遊擊隊,通常由獨立團、營的部隊任之。其任務是深入敵人後方交通線(敵人的血管)的地帶遊擊敵人,不斷的破壞交通,截奪輜重,來分散、疲憊、麻醉、窮困、瓦解敵軍,同時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線,揭破敵人的任何陰謀與欺騙,宣傳蘇維埃一切主張和法令,發動白區工農勞苦群眾的階級鬥爭、白軍士兵鬥爭,繁殖組織新的遊擊隊。這種遊擊隊主要是使敵人腹背受敵,配合紅軍基幹兵團作戰,同時也是擴大蘇區。

  其三,遠殖遊擊隊,通常由軍區或作戰分區揀選部隊編成的。其任務是:深入敵人遠的後方,發動領導當地工農勞苦的階級鬥爭,輾轉滋蔓的繁殖遊擊隊,將此地域造成廣大的遊擊區域,打入城市作工人運動,並抓住民族危機領導、組織抗日義勇軍,進行白軍士兵運動,特別要揭破帝國主義與國民黨任何陰謀和欺騙,宣傳蘇維埃的一切主張與法令。這種遊擊隊主要是在敵人遠後方造成地方暴動,建立蘇維埃政權。

  第五,偵察和通訊聯絡:

  各軍區特別是作戰分區指揮部,對於所在地域特別是作戰線上的敵情、地形,必須有計劃的進行間諜偵察(深入敵境的便衣偵察)及部隊的偵察(運用遊擊隊),特別要發動工農群眾的階級鬥爭積極性,隨時彙報敵情、地形,也只有敵情、地形都能隨時了如指掌,才便於容易襲擊和消滅敵軍。

  加緊赤色戒嚴,斷絕敵人交通,特別清查敵人的間諜,破壞敵人的偵察網,並有計劃的散佈謠言、佔領山頭放野火、插紅旗、佈置疑兵以迷惑敵人,更有利於我軍作戰。

  各軍區和作戰分區除利用現有的通訊工具外,應確實建立縱橫相互之間以及與紅軍的遞步哨,以保障通信的更加迅速與確實,並須籌設秘密通信所,準備在被敵隔離時仍能保持秘密的通信聯絡。這樣是使作戰指揮以及偵察所得材料適應時機。

  第六,後方設備:

  軍區應指定作戰分區適當的後方交通線,並發動群眾與合作社,在這一後方交通線上附近的安全的地方,儲蓄柴米鹽油之類,以便紅軍到達時購用。特別在作戰地區,要將戰地工作委員會一切工作適時的健全起來,擔任作戰的軍需運輸、打掃戰場、收送傷員、押送俘虜、採辦糧秣以及送信、引路等工作,使紅軍在乾脆消滅敵人後,儘快轉移突擊方向,順暢擴張戰果,從容應付敵人殘酷的連續戰鬥。

  代主席 項英

  副主席 彭德懷 王稼祥

  [1]塘沽協定,即1933年5月31日,中方代表熊斌和日方代表岡村甯次在塘沽簽訂的停戰協定。協定規定日軍佔領長城沿線,中國軍隊退至長城以南。這表明,國民黨政府實際上承認了日軍佔領東北三省和熱河的既成事實,將大片中國領土拱手讓給了日本侵略軍,使華北門戶洞開。

  [2]撫州,今江西臨川市。

  [3]永、吉,指江西的永豐和吉安。

  [4]藤田,地名,位於江西永豐縣城東南。富田,地名,位於江西泰和縣城東。

  [5]龍崗,當時所設之縣,位於江西寧都縣城西北。

  [6]宜、樂,指江西的宜黃和樂安。

  [7]東韶、洛口,均為地名,東韶位於江西廣昌縣城西北,洛口為當時所設之縣,位於廣昌縣城西。

  [8]蔡廷鍇,時任國民黨軍第19路軍總指揮。

  [9]漳平,今福建漳平市。

  [10]劉和鼎師,指國民黨軍第56師。

  [11]延、順、將、邵,指福建的延平(今南平市)、順昌、將樂、邵武(今邵武市)。

  [12]盧興邦師,指國民黨軍新編第2師(後改為新編第52師)。

  [13]尤、沙,指福建的尤溪、沙縣。

  [14]永、岩,指福建的永定、龍岩。

  [15]新泉,地名,位於福建上杭縣城東北。白沙,今白砂,位於上杭縣城東。河田,位於福建長汀縣城南。

  [16]歸、清,指福建的歸化(今明溪)和清流。

  [17]尋鄔,今江西尋烏。

  [18]大庾,今江西大餘。

  [19]重石,地名,位於江西安遠縣城北。

  [20]雩都,今江西於都。

  [21]陳光中師,指國民黨軍第63師。

  [22]劉建緒,時任國民黨軍西路軍第1縱隊指揮官。

  [23]朱耀華師,指國民黨軍第18師。

  [24]李蘊珩師,指國民黨軍第53師。

  [25]衛立煌,時任國民黨軍北路軍第2路軍第1縱隊指揮官。

  [26]王懋德部,指國民黨軍第28師。

  [27]李雲傑師,指國民黨軍第23師。

  [28]第×軍,此處原件如此。

  [29]兩南,指江西的南城和南豐。

  [30]裡塔,地名,江西南豐縣城北。

  [31]新淦,今江西新幹。

  [32]庫羅(雞公)嶂,「庫羅」二字疑誤,括號及括號中的「雞公」二字為編者所加。雞公嶂,山名,方位不詳。

  [33]公略,當時為紀念黃公略烈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設的一個縣,轄區以江西吉安縣東南的東固鎮為中心。

  [34]白沙、水南,地名,均在江西吉水縣城東南。

  [35]新、永、吉,指江西的新淦、永豐和吉水。

  [36]萬、泰、楊殷(均村),萬、泰指江西的萬安、泰和兩縣。楊殷是當時為紀念楊殷烈士所設的一個縣,在今江西興國縣西部。均村位於興國縣城西北。

  [37]茅店、江口,地名,均位於江西贛州市東北。

  [38]信、康,指江西的信豐、南康。

  [39]信、南,指江西的信豐、龍南。

  [40]三南,指贛南的龍南、全南和定南。

  [41]筠門,又稱門嶺,是當時所設的一個縣,位於江西會昌縣城南。

  [42]吉潭,地名,位於江西尋烏縣城東。

  [43]安、鄔、門,指江西的安遠、尋鄔(今尋烏)、門嶺(筠門嶺)三縣。

  [44]岩前,地名,位於福建上杭縣城西南。

  [45]饒、和、埔、詔、漳,指閩西南與粵東邊區的饒平、平和、大埔、詔安、漳浦五縣。

  [46]傅××、曹半溪、李××子,原件如此,人名,均為團匪或土匪首領。

  [47]彭湃(安遠市),當時為紀念彭湃烈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設的一個縣,轄福建安遠(寧化縣城北)、泉上(明溪縣城西北)、均口(建甯縣城南)地區。安遠市,即今安遠。

  [48]建、泰、將,指福建的建甯、泰甯和將樂三縣。

  [49]夏茂,地名,位於福建將樂縣城東南。

  [50]安、沙,指福建的永安和沙縣。

  (1)本篇系項英與彭德懷、王稼祥聯名簽發的命令。根據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館藏件刊印。篇題為編者所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