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項英 > 項英文集 | 上頁 下頁 |
一九三一年的總結與一九三二年的開始 |
|
一九三一年的總結與一九三二年的開始(1) (一九三二年一月六日) 一九三一年已過去,一九三二年剛剛開始,當這新舊交替的時候,我們對於過去的一年應作一個總結,同時對於新的將來也要來一個前途的估量。 一九三一年在世界歷史的發展上,是最大轉變的一年。這種轉變,顯然的表現在: 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興盛,與資本主義經濟恐慌、衰敗,達到了高度。 資本主義的經濟恐慌和危機,在一九三一年是達到最高的程度,真是急轉直下的走向衰落、崩潰的道路。資本主義所號稱的繁盛興榮,已成過去的幻想,工廠關閉,銀行倒臺,貿易減少,生產無法銷出,全世界失業工人已超過三千五百萬以上。這種恐慌和危機,由工業發展到農業,普遍了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從前對於資本主義的歌頌,現在各帝國主義國家變成了「經濟衰落」、「世界不景氣」的狂呼。在德、英、日等國,更是公開呼號「挽救國難」,全世界已有十四個國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已改變金本位制。至於發生嚴重金融恐慌,或銀行倒閉和停止付款者,更不知有若干國。帝國主義雖然極力減低生產,調劑市場,傾銷政策,增高關稅,禁止現金出口等等,這都沒法挽救他將要到來的垂死命運,反而愈〔加〕促進經濟危機的擴大,特別是緊接著的帝國主義的財政大恐慌。這種恐慌表現在幾個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如英、日、美、德等國,更鬧得很凶,入不敷出的數目大得很,雖設法增加稅收、裁薪和減少失業津貼等都沒法解決。號稱金元的美國,一九三一年的預算,虧短了九萬萬金元,如連一九三二年及三三年預算不敷並計,將達三十二萬萬金元,其他各國更可想見。帝國主義國家的財政破產,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這一年的厲害。因此,一九三一年是資本主義衰落和走向崩潰的最厲害的一年。 相反的方面,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卻有驚人的成績。五年經濟計劃,已經四年全部完成,有的部門三年已告成,而且超過原定的計劃,社會主義式的工業與農業社會主義化有驚人的成功,工人的實際生活有大的改善。第二個五年計劃,又要從今年開始,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更為偉大。從前許多資本家的學者譏笑蘇聯五年計劃為妄談,現在不得不公開承認蘇聯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功,於是又由恐懼、驚慌而狂喊蘇聯經濟亦將於世界經濟恐慌中而衰落,企圖以全力來封鎖蘇聯與抵制蘇聯糧食、貨物出口。這更證明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功與資本主義的垂死掙扎。在這一年中,充分表現資本主義經濟的衰落和頹敗,社會主義經濟的興盛,日益向上發展的兩極端現象。這更加使全世界工人對於社會主義革命的堅信,積極為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世界而鬥爭。同時也就在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尖銳發展中,帝國主義仇視蘇聯、武裝進攻蘇聯的戰爭,愈加緊迫起來了。在歐洲以法國為領導者、在東方以美國為領導者的反蘇聯活動和軍事佈置的積極,特別在此次日本強佔東三省事發後更加明顯和緊張。 二、帝國主義互相衝突的加緊,與世界大戰要爆發的緊張形勢。 經濟恐慌與財政破產,更加緊了帝國主義的相互衝突。在爭奪市場上、瓜分殖民地上、關稅政策上以及歐戰賠款[1]問題上,這都使帝國主義的相互矛盾異常尖銳起來。英、美的世界主要衝突,歐洲大陸的法與德、意的衝突,日、美的衝突等等銳利的形勢,和彼此締結同盟對抗,而主要的表現在戰爭的準備。軍縮會已完全破產,各帝國主義競爭軍備擴充。最近自日、法公開主張增加軍備以來,更使各帝國主義猛力擴充軍備。帝國主義財政雖到絕境,可是,軍費是繼續的增加,這可以看出帝國主義在危機的時候,極力想以戰爭來解決。雖然帝國主義因為與蘇聯的主要矛盾尖銳,不願首先爆發帝國主義相互間的大戰,極力互相協調,以進攻蘇聯為主要條件,但是帝國主義互相的衝突,仍然無法緩和,而更加尖銳起來。最近,日本以武力強佔東三省,各帝國主義爭奪瓜分中國與互相協調來向蘇聯進攻,就充分表現了帝國主義這種矛盾。總之,這一年中表現的戰爭危險,比一九一四年前更顯明的銳利,同時也可見將來帝國主義大戰的殘酷和猛烈。 三、世界革命的高漲與共產黨的影響擴大。 一九三一年的革命高漲的形勢,特別顯示出它的特點:第一,工人的革命鬥爭,在德國、法國、波蘭、芬蘭、捷克、羅馬尼亞等國大罷工,尤其是西班牙幾次總同盟罷工和暴動,使西班牙的革命走向無產階級革命的暴動。這些罷工,充分含有極濃厚的政治意義。法國和英國特別是美國的失業工人不斷的示威和騷動。在這些罷工中,尤其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罷工(如德國、波蘭等),不僅一般的反對資本主義,而且進一步的反對資本家的走狗社會民主黨[2],這是表現世界工人階級已離開社會民主黨的影響逐漸在共產黨領導之下,進行堅決推翻資本主義的鬥爭,是一九三一年工人鬥爭高漲的特點。第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運動高漲。如印度、安南[3],以至南美、中美諸國家反帝運動的發展,尤其是中國蘇維埃運動的發展和勝利,印度、安南的反帝運動已逐漸脫離民族改良者的領導,在共產黨領導之下,進一步反對民族改良主義了。在這一年更表現在許多殖民地的革命運動(如印度等)逐漸轉移到工農領導之下進一步的尖銳鬥爭。第三,是以前所未有的少數民族的鬥爭發展,如在波蘭之烏克蘭和但澤[4]之德國的少數民族反抗波蘭的壓迫。第四,農村工人和農民因失業和饑餓而堅決起來鬥爭,特別是在美國饑民不斷示威和騷動。第五,英國海軍的罷工,反抗減薪運動,這是歷史上很少的事件,將大英的威嚴完全打破了。世界革命的高漲,表現革命發展更加尖銳的形勢,統計世界革命的發展已有帝國十九國之多,轉入革命旋渦者人數占全世界人口總數之半,除主要的工人階級以外,還包括廣大的被壓迫的殖民地工農勞動群眾。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民和下層小資產階級群眾一直發展到帝國主義軍隊中的士兵群眾。這樣偉大的革命運動發展中,共產黨的影響擴大和領導加強,更逐漸取得這些革命鬥爭的領導地位。因此,各國共產黨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法國、中國、美國、波蘭、捷克、西班牙等等國家共產黨已取得廣大工人階級在其領導之下。社會民主黨在這樣革命急劇發展中,不僅社會法西斯蒂[5]化了,而且工人階級已直接起來反對社會民主黨。因此,目前全世界不僅是經濟的危機進到政治的危機,使世界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起來,而且有許多國家革命危機已存在了(如中國、西班牙等)。 四、帝國主義國家的法西斯蒂專政化。 帝國主義為挽救自己的危機,為了鎮壓本國和殖民地的革命,為進行戰爭,不得不採用更專政的手段,來支持這一局勢。一九三一年中在波蘭、葡萄牙、捷克、羅馬尼亞等國已是法西斯蒂專政了。在南美諸小國則行將軍獨裁的另一種法西斯蒂專政形式,在德國則出以緊急法令代替國會民主形式,在英國則出現混含各派的國民政府的法西斯專政,另一種是經過社會民主黨而實行法西斯蒂專政。這些都是為了更有力地鎮壓國內革命和對付無產階級的主要工具。證以歷史上的事變,這是世界偉大的事變將要到來的顯征。 總括起來說,一九三一年是世界最大變化的一年,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明顯不同的巨大表現,是兩種不同制度的矛盾發展到很尖銳的形勢,是資本主義表現極端衰落和頹敗的時候,是帝國主義戰爭要爆發的前一時期,是世界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起來,是造成了世界革命將要爆發和勝利的前夕。雖然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同樣的在革命發展上頭亦顯示極不平衡的形勢,但是在總的趨勢上是要使經濟危機更加深入和尖銳,更加使革命危機普遍的發展起來。 同樣的在一九三一年,在中國更加銳利表現這種形勢。 一、兩個國家的對立 中國政治經濟危機達到最高度的結果,國民黨統治的破產和崩潰,工農革命的殘酷鬥爭的結晶,已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國境內從此有了兩個極端相反的國家存在和對立,這是一九三一年的產物。蘇維埃共和國是在日益鞏固和發展,是取得千百萬工農的擁護,國民黨統治的國家是日益削弱和崩潰,已在全國工農群眾的堅決反對中宣告他們的破產。 二、全國政治經濟的危機與全國革命的高漲 中國經濟危機在世界經濟危機發展下、帝國主義國民黨的統治和剝削之下,愈達到了最高峰。城市工業的倒閉或轉移到帝國主義之手,農村經濟的劇烈破產,造成一九三一年的十八省大水災,災民達到一萬萬人,由城市直到鄉村普遍是失業狀態;帝國主義強盜在中國統治的加強和更加橫暴,國民黨露骨的投降帝國主義,這都更加深了中國殖民地化的過程。全國革命運動在這樣危機狀態之下,有了很猛烈的發展。蘇維埃運動已成為中國革命的主要標誌外,工人鬥爭已在主要城市由反攻進到進攻。自日本武力強佔東三省以來,全國反帝高潮達到高度,並由反帝運動發展到直接喊出打倒國民黨的口號。一萬萬災民的鬥爭,特別是軍閥軍隊的瓦解與士兵的急劇革命化,是一九三一年中的特點。全國兵變不斷發生,北方和寧都的兵暴[6]成為紅軍,成為發展蘇維埃運動的一個主要力量,愈促進軍閥軍隊的瓦解。這些證明中國革命的危機毫無疑義是存在著的,這些革命運動發展,在現在仍然是不平衡的發展,可是將來這些運動將要匯合在蘇維埃旗幟之下去爭取全中國的勝利。 三、蘇維埃的勝利和發展與國民黨統治的崩潰 帝國主義、國民黨為鎮壓中國革命,維持其統治地位,在一九三一年的開始,正是國民黨遭受第一次大失敗後,集中其最大的軍力和一年的時間向全國蘇維埃和紅軍不斷的進攻,可是被工農群眾和紅軍在全國各地接二連三的擊敗。在中央區勝利尤其大,次之鄂豫皖區,其他蘇區都取得或大或小的勝利,消滅敵人在全國共有十六七師以上的反動軍隊。全國蘇區擴大八九個縣的版圖,並且建立大的蘇維埃根據地,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蘇維埃運動是在勝利地向前發展。 國民黨統治在蘇維埃和紅軍的勝利下,在全國反帝高潮下,在一萬萬災民下,已宣告破產,表示沒有力量繼續來統治中國了。雖然國民黨儘量的出賣中國,希圖在帝國主義羽翼之下來維持其統治地位,可是在日本武力強佔東三省後,愈加引起全國工農群眾和革命的學生直接起來反對國民黨的統治。國民黨的財政完全到了絕境,每月不敷超出收入一倍以上,公債發到八萬以上,信用已破產,這都是給國民黨統治更大的致命傷。國民黨各派的衝突,更是分崩離析,各派軍閥勢均力敵。最近在南京所開國民黨一中全會[7]的分贓會議,並不能團結一致,愈加因分贓不均更促進內部衝突發展和軍閥戰爭的爆發。蔣介石雖表面下野,實際上是暫時退讓,等候時機;汪、孫[8]二派雖分得了一部分南京的反動政權,其他各派也絕不甘心。國民黨只有愈加分裂,愈加加深中國的混亂局面。尤其是國民黨任何派別和軍閥,只有爭寵於帝國主義,以取得和維持在南京反動政權的領導。對於東三省事件[9],任何國民黨派別,任何欺騙方法(如汪精衛提出之國民救國代表會),事實上都只有投降帝國主義,使中國完全殖民地化,只有代替帝國主義鎮壓中國革命。這都必然更引起全國工農群眾起來,在蘇維埃旗幟之下做推翻國民黨的堅決鬥爭,將國民黨葬送到墳墓中去。 一九三二年雖然是剛剛開始,全世界和全中國的形勢是緊接著去年繼續地向前發展。這就是說,一九三二年是繼續一九三一年資本主義世界危機更尖銳地向前發展;是繼續帝國主義的互相衝突而走向最殘酷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帝國主義武裝進攻蘇聯,壓迫殖民地革命更成為一九三二年的最主要危險,全世界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和殖民地的革命運動,必然在這一發展中,愈加走上直接推翻帝國主義的道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更加興盛和鞏固,更加引起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勞動群眾圍繞在蘇聯的周圍,以武裝擁護蘇聯,以國內戰爭來消滅帝國主義戰爭。 國民黨統治也只有愈加崩潰,愈加在群眾中宣告他的統治破產。國民黨任何派別和一切社會民主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的思想和派別,都只有出賣中國和壓迫革命,任何反革命派別的欺騙在他取得政權後都要揭穿殆盡。這都必然使全中國的工農群眾堅決地站在蘇維埃旗幟之下,為推翻國民黨、打倒帝國主義、爭取蘇維埃新中國而鬥爭。因此,一九三二年在國際的和中國的極端有利的客觀條件下,是更便利於蘇維埃運動的發展和爭取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前提。同時,爭取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以革命戰爭消滅軍閥戰爭,也成為我們今年當前的實際任務。 [1]歐戰賠款,1919年6月—1920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先後簽訂對戰敗國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等國的和約,規定戰敗國的賠款數額、年限和方式。不久,德、意等國法西斯勢力興起,賠款遭到抵制。1929年6月,德國聲明,因經濟危機,無力支付賠款,戰勝國又擬定了58年7個月的分期支付賠款的「楊格計劃」。德國總統興登堡請求美國總統胡佛同意延期償付賠款。1931年6月,胡佛頒發「延期償付令」。但期滿後,德國仍以經濟危機為藉口,拒不償付戰爭賠款,楊格計劃遂最終落空。 [2]社會民主黨,又稱「社會民主工黨」、「社會黨」、「工黨」等。大多為機會主義者所控制的國際社會右翼政黨。 [3]安南,越南的舊稱。 [4]但澤,英文Danzig的音譯,即格但斯克。波蘭北部重要港市,格但斯克省首府。 [5]法西斯蒂,英文fascisti的音譯,指法西斯主義的組織或成員。 [6]寧都的兵暴,指寧都兵暴,又稱寧都起義。1931年12月14日,有中共地下黨工作的國民黨軍第26路軍參謀長趙博生(共產黨員)和旅長季振同、董振堂等率1.7萬餘人,在江西寧都舉行起義。起義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5軍團。 [7]國民黨一中全會,即1924年1月20日—30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8]汪孫,即汪精衛和孫科。 [9]東三省事件,即東三省事變。 (1)本篇系項英的署名文章,發表於1932年1月6日《紅色中華》報第4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