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若飛 > 王若飛文集 | 上頁 下頁 |
吳佩孚侵豫聲中之河南 |
|
(一九二六年二月四日) 旬日以來,轟動全國的吳佩孚出兵攻豫問題,在滬漢一帶,鬧得天翻地覆,尤其是漢口發出來的專電,及與直系有關的報紙,更大肆宣傳:不日鄂軍已占信陽,嶽維峻已準備出走,便稱河南境內豫衛軍蜂起,二軍已陷於四面楚歌地位。其實在豫境內部情形,絕不如是緊張,開封鄭州市面,尚極安靜,不過車站上兵車較往日為多而已。二軍將領應付目前局面,亦未至張皇失措地步,截至今日(四號)的消息,信陽尚在二軍蔣師手中,並未攻下,吳軍自一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血戰三晝夜,衝鋒十餘次,均被擊退,死傷三千餘人,二軍損失甚少。蓋信陽城所據地勢甚高,前有獅河之險,吳軍仰攻形勢極不順利,況吳之圖豫,二軍遠在反奉戰爭初起時即有準備。在反奉戰爭中,二軍對直對魯,雖已開出大批的軍隊,但大部分的精銳,尚留豫中,蔣世傑,楊瑞軒,田生春,李虎臣等隊伍,密佈鄭州信陽一帶,即所以防吳之乘機北上,河南現有兵力不下十萬,所以吳欲一鼓而下河南,恐為不可能之事。吳佩孚現時之實力,本極有限,真能為吳拼力作戰的軍隊,不過寇英傑部兩師多人;陳嘉謨並不能真為吳效死力,蓋彼所注意者,在湖北督長一席,幸而勝豫,已不能有所獲,不幸而失敗,將同歸於盡;蕭耀南之反吳傾向,更為明顯,其原因亦是吳若勝,於己無所獲,吳若敗則收拾殘局者,當大有人在,現於最近發出卸責的通電,可以見其態度。蕭陳現均處於吳勢方張之時,不得不服從吳之命令,吳在豫之軍事行動若失敗,則後方必起變化,將從此斷絕吳之政治生涯,吳亦深知此種情形,故在過去遲遲不敢發動,現時之所以敢於出動,蓋有下列幾種原因: 一、奉系軍閥張作霖,得日本帝國主義者之全力援助,故能死灰復燃,擊敗郭松齡軍隊,並槍殺郭松齡;同時山東方面,初因國民軍中吳系軍隊之倒戈,致二軍最精銳之李紀才部全被覆滅;繼又賴日人之助張宗昌與李景林能聯合固守山東,並圖反攻天津,此種情形,使國民軍在北方的軍事,陷於不甚有利的地位。 二、國民軍現在的表現,固然不及廣州的國民革命政府,固然有許多不滿人意的地方,然而他總是不同于直奉軍閥的行事,總是與人民接近的武力,在五卅運動中,在反奉戰爭中,均能立在人民的利益上去奮鬥;在他所屬的境內,尚容許民眾自由的組織;特別是他最近的政治主張,試看鄧寶珊李仲三等兩次通電主張推倒禍國殃民的段政府,依據中山去年宣言召集真正人民職業團體代表的國民會議,組織國民革命政府,完全切合於民眾的政治要求,這也就是帝國主義所認為赤化的證據,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在所必除的勢力,是與帝國主義的走狗直奉軍閥不能並立的東西;於是遂促成直奉軍閥之聯合進攻,主要的指揮,完全是日本帝國主義,同時也是得一切帝國主義國家所默許的。 三、有了帝國主義者的援助,促成張吳之聲勢;吳又陰聯豫中土匪,使與內應。吳所放匪首師旅長,不下數十人。據吳的預計,果一動員攻豫,南有寇軍入武勝關,西有劉鎮華張治公吳新田據豫西,東有張宗昌靳雲鶚攻豫東,北有閻錫山出兵娘子關,河南境內又有數十萬的土匪騷動,同時直隸方面有張作霖出兵山海關牽制一軍李景林反攻天津牽制二軍,東南之孫傳芳不能有什麼積極動作,吳氏大可一鼓而下河南。 吳佩孚在以上的情形之下,遂取得目前反動勢力的領袖地位,假反赤護法的名義,向豫出兵,所謂反赤護法,就是反對國民會議,擁護賄憲,因此我們應該瞭解這次河南戰爭的性質: 一是帝國主義的武力向接近民眾的武力進攻,是要除滅北方國民革命運動的根芽。 二是吳佩孚張作霖所號召的反赤護法,實質就是反對民眾所要求的國民會議。 三是河南若不守,不僅是國民軍的失敗,民眾的自由國民革命的發展亦將遭受極大的壓迫;所以民眾對於這次戰爭,不能坐視旁觀,應該積極起來作倒吳運動。 四是張作霖是吳佩孚的積極援助者,故倒吳亦即是反奉,即是反對帝國主義的陰謀。 河南的大部分民眾,對於此次戰爭之挑撥者,很明白的知道是吳佩孚;很明白吳佩孚重行回豫,只有更增加他們的痛苦,是要壓迫他們的;所以他們是極堅決的反對吳佩孚回豫。特別是有組織的工農學生群眾,更進行有系統的反吳工作,河南境內的鐵路工人,當然是要拼命的去反對「二七」屠殺劊子手。河南現有二十萬的農民協會會員,和六萬多農民自衛軍,已在鄉間和吳佩孚奸細奮鬥,不讓他們能擾動國民軍的後路。吳佩孚之敢於攻豫,全靠利用河南境內土匪的響應,所謂豫衛軍,就是土匪編成,于時號稱數萬人,其實不過二三百人,不過他可借紅槍會名義,欺騙鼓動群眾,有時也可以足七萬人,但真正的農民群眾,是不願改編成軍的,所以群眾很快的就自行解散,況加以農民協會在各縣之宣傳,實能給吳之活動以大打擊。 固然,現時河南的戰鬥,吳佩孚軍隊進行並不很順利,河南內部情形亦尚好,不過吳張後面,終竟有帝國主義勢力絕大的援助,觀于郭松齡將軍之功敗垂成,不免於死,我們不得不小心的應付。全國的民眾,為我們的自由,為爭國民會議,應該起來作反吳的運動,以減弱吳佩孚的勢力並促使他早歸滅亡。 (原載《嚮導週報》第一四五期,一九二六年二月四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