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鑄 > 陶鑄文集 | 上頁 下頁
紀念孫中山先生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孫中山先生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他不僅領導了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而且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他的畢生事業對於中國人民為解除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爭取獨立和自由的鬥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國的一切愛國者都尊敬孫中山先生,都不會忘記孫中山先生對中國人民的偉大貢獻。

  廣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又是他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根據地。廣東人民對這位偉大的、傑出的革命領袖,感到特別的親切和深摯的懷念。

  孫中山先生不但是富有反對帝國主義鬥爭傳統的廣東人民的代表者,是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中國人民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亞洲和世界許多要求自由、獨立的反殖民主義統治的國家的人民的代表者。半個多世紀以來,投身於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廣大人民,都曾經和正在他的革命精神的影響和感召下,奮勇前進,因此,孫中山先生博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主持正義的人們尤其是被壓迫民族的人民的愛戴。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理想,是「天下為公」的理想,是「世界大同」的理想,這種理想,和共產主義者的崇高理想是一致的。孫中山先生說過:「中國革命的目的,和俄國相同。俄國革命的目的,也是和中國相同。中國同俄國革命,都是走一條路。」他又認為:「俄國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我國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則為黨員至今仍不明三民主義之過也。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實無別也。」可見孫中山先生對人類最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的嚮往。我們共產黨人,我們的廣大的青年團的團員們,必須和所有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一樣,為維護孫中山先生的偉大理想,為實現孫中山先生這一崇高的理想而奮鬥。

  孫中山先生不但有一個崇高的革命理想,而且也尋找到了一條救國救民的光明道路。這條道路是自從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以來,無數為國為民的仁人志士所不曾摸索得到的。這就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毛澤東同志說:「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直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一九一九年,中國發生了五四運動。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孫中山在絕望裡,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孫中山歡迎十月革命,歡迎俄國人對中國人的幫助,歡迎中國共產黨和他合作。」就是這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使得瀕於破滅的革命運動重又顯現出耀目的火花,使得國民黨從衰敗狀態中重又振作起來,使得孫中山先生深受一切革命人民的永恆崇敬。

  孫中山先生對列寧締造和領導下的蘇聯是有極其深厚的情誼的。他諄諄告誡黨員「今後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他對「國友人師」的列寧仰慕不置,直至他臨終的遺囑也吩咐必須聯共,聯俄,共同奮鬥。

  孫中山先生有高尚的革命品質。在他四十年的艱苦的革命歷程中,他表現出他是一個百折不撓、堅定不移的堅強鬥士。在辛亥武昌起義以前,他曾經組織過十次反清的武裝起義,而每次起義都失敗了,但是他從來不在失敗面前退卻。在辛亥革命失敗以後,他又發動了討袁、護法等一連串的反對封建軍閥的鬥爭,而每一次的鬥爭又都失敗了,但是他仍然繼續進行他的革命活動。直到他臨終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先生在他從事革命的一生中,曾經遭遇過敵人的無數次的威迫利誘,敵人千方百計地要使孫中山先生放棄救中國的志願,離開革命的道路,可是孫中山先生從來不在敵人的威迫利誘之前低頭,永遠堅持革命的立場,臨終時他還諄諄囑咐他的同志們要「提防被敵人軟化」。孫中山先生這種堅強不屈的革命意志和終身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是非常令人感動的,是永遠值得我們後代人學習的。我們應當學習和發揚孫中山先生這種高尚的革命品質,積極參加到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祖國,為保衛祖國的和平的鬥爭中去。

  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九十周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之下,不但徹底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而且已經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決定性的勝利。孫中山先生和百多年以來的革命先烈所夢寐以求的理想——建立一個自由、獨立、民主的新中國,已經完全達到了。這些光輝的成就,和過去我們無數的革命先行者的前仆後繼,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是分不開的。看看現在,緬懷往昔,更加增強我們對孫中山先生的景仰和懷念。我們所有年輕的革命者,所有獻身和將要獻身于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同志,應該牢記孫中山先生,從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革命意志和革命品質中吸取力量。廣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廣東的共產黨員們,青年團員們,應該和各民主黨派,和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承受孫中山先生的珍貴啟示,把生產建設工作搞得又快又好,並以此紀念我國的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